《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精)》是一本通俗经济学著作,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统计数据,揭示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之下的真实情况。在这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
图书 |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精)》是一本通俗经济学著作,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统计数据,揭示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之下的真实情况。在这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 内容推荐 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话题五花八门,却都与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有关。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精)》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同时,作者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证据、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黑社会卧底的秘密日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巧妙分析,作者得出了种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论。他将教会你如何用数据分析你所看到的世界;他将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著名的书评人兰兹-伯格把《魔鬼经济学》比喻成一部侦探小说,说自己在阅读读书的过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间,吹跑书中的那股灵气。在他看来,《魔鬼经济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本一流侦探小说的所有元素。只不过列维特所要侦破的最终目标不是“找到凶手”,而是“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魔鬼经济学》书中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智慧的颠覆,他的许多发现被认为是惊世骇俗的,有些甚至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本会让人眼界一新的书。 目录 《魔鬼经济学》所获赞誉 本书的由来 前言 万事万物的隐秘一面 第一章 教师与相扑力士有何共同点? 第二章 为何三K党和房地产中介是一路货色? 第三章 为何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 第四章 罪犯都去哪儿了? 第五章 怎样才算完美父母? 第六章 完美父母续章 后记 通往哈佛的两条道路 附录 房地产中介欺骗你的概率 《纽约时报杂志》“魔鬼经济学”专栏文选 作者问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 |
译者 | 王晓鹂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579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8 |
CIP核字 | 2016008187 |
中图分类号 | F0-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5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京权图字:01-2014-7282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