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即可以书写偏楷,有一定的用笔体会后,转而学习楷书,又可以草意偏多。李冬、黎妮编著的《苏轼行书技法解析》是以“行书”为主的技巧解析,是选择宋代苏轼的《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为范本学习,此书作是苏轼晚年的书法精品,近千字行书。苏轼的行书偏楷书笔意较多,此作也不同于早年的风格,相比较而言,更为法度精严,深得二王之法。又因为苏轼本人人文素养的原因,此作也不同于一般书家的单纯技巧,而可以感受到人文之大美!
| 图书 | 苏轼行书技法解析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行书是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即可以书写偏楷,有一定的用笔体会后,转而学习楷书,又可以草意偏多。李冬、黎妮编著的《苏轼行书技法解析》是以“行书”为主的技巧解析,是选择宋代苏轼的《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为范本学习,此书作是苏轼晚年的书法精品,近千字行书。苏轼的行书偏楷书笔意较多,此作也不同于早年的风格,相比较而言,更为法度精严,深得二王之法。又因为苏轼本人人文素养的原因,此作也不同于一般书家的单纯技巧,而可以感受到人文之大美! 内容推荐 李冬、黎妮编著的《苏轼行书技法解析》包括苏轼晚年的名帖《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的全部临写示范及技巧解说;苏轼部分书论的解释;西方对中国书法和苏轼的理解等内容。 苏轼书法取法王羲之、李北海、颜真卿、杨凝式、柳公权等人。苏轼的书法技巧在晚年渐至大成,书体也稍异早年的样貌,黄庭坚《山谷题跋》:“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酬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本书解析的两帖中,明显能看出东坡先生取法的来源,作者通过对本帖的研习,发现其中很多技巧与现存的王羲之书法墨迹有共通之处。读者学习本书的内容,将对理解和学习书法传统技巧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实用、示范技巧可靠、针对性强,适合于初学书法和大学相关专业的人士,也可以供理论学者和书法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一、苏轼简介 二、《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介绍 三、临写及技巧解析 l、《洞庭春色赋》临写及技巧解析 2、《中山松醪赋》临写及技巧解析 3、释文 四、苏轼书论解(附图) 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书法和苏轼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苏轼行书技法解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冬//黎妮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3002203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8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7 |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 首版时间 | 2015-02-01 |
| 印刷时间 | 2015-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82 |
| CIP核字 | 2014304063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6 |
| 高 | 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