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艺术是黑暗的中世纪最为辉煌的成就,也是中世纪的艺术家留给后人的一大笔财富和宝藏,《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作者罗兰·雷希特走进12至14世纪的大教堂艺术领域,揭开大教堂艺术的神秘面纱,带领读者一起领略大教堂的神秘和独特魅力。
跨越多个学科,一部极为博学之书:以视觉为基础,内容涉及艺术、建筑、技术、工艺、宗教和观念史等,充满了颇具启发性的引用和洞见。作者研究方法新颖,基于大教堂而不限与此,对当下的艺术研究颇具参考意义。
图书 | 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教堂艺术是黑暗的中世纪最为辉煌的成就,也是中世纪的艺术家留给后人的一大笔财富和宝藏,《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作者罗兰·雷希特走进12至14世纪的大教堂艺术领域,揭开大教堂艺术的神秘面纱,带领读者一起领略大教堂的神秘和独特魅力。 跨越多个学科,一部极为博学之书:以视觉为基础,内容涉及艺术、建筑、技术、工艺、宗教和观念史等,充满了颇具启发性的引用和洞见。作者研究方法新颖,基于大教堂而不限与此,对当下的艺术研究颇具参考意义。 内容推荐 哥特式大教堂艺术只是关于尖形拱券、飞扶壁等建筑技术的创新么?抑或是否可以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关于光线的审美?人们所惯用的那套对哥特式艺术的解读语言,忽略了怎样一场革命?…… 《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作者罗兰·雷希特就哥特式大教堂艺术提出全新定义,为我们理解大教堂空间打开了崭新的维度。 目录 中文版序 理解中世纪大教堂的五个瞬间李军 前言 导论 上编 从浪漫化的力学构造到象征光明的大教堂 第一章 哥特式建筑:技术与象征 哥特式体系:一部“浪漫化的力学”? 象征层面的解读和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章 装饰、风格、空间 第一和第二维也纳学派 奥古斯特·施马索夫:作为体系的艺术 风格问题或对统一性的追寻 作为平面的空间和画面 下编 大教堂艺术概论 第三章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观看圣体 圣方济各与见证人 观睹秘迹 对视觉的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探讨 第四章 建筑及其“爱好者”的圈子 建筑遗存与新创 视觉效果的强化 建筑的图像学和建筑师的角色 夏尔特与布尔日的对比:“古典式”还是“哥特式”? 法国模型的果实:坎特伯雷、科隆和布拉格 建筑:颜色和彩画玻璃 第五章 雕塑作为图像的功能 用于敬拜的图像 雕塑与礼拜仪式 作为“记忆戏剧”的大教堂 表现性元素、颜色、衣褶 第六章 哥特式艺术作品的创制与传播 王室肖像:新式的模型 形式和程式的传播 创作和生产方法 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交易 结论 作为视觉体系的大教堂 译后记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罗兰·雷希特 |
译者 | 马跃溪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6116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17-02-01 |
首版时间 | 2017-02-01 |
印刷时间 | 2017-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2 |
CIP核字 | 2015173010 |
中图分类号 | J1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2411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