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五次批判(一种反思性的学术解读)(精)/东南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在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的讨论中,黑格尔的形象长期被遮蔽在马克思的文本中,而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真实思想关系也被遮蔽在诸多阐释者的建构中。翁寒冰著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五次批判(一种反思性的学术解读)(精)/东南学术文库》的任务就是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文本出发,还原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碰撞的真实过程。本书以历时性线索细致梳理了马克思理论历程中对黑格尔的五次正面批判。从共时性的角度看,本书将在两者关系的以下几个专题中提出新的见解。包括:马克思对黑格尔在市民社会与国家问题上的批判性扬弃;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异化与对象化理论上的差别;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历史观差别;黑格尔的逻辑学对马克思理论的复杂影响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通过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一次次批判的不断深入而循序推进,以期剥离出在每一阶段上,在种种理论形态的中介下,马克思对黑格尔不同方法论层面的接受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并深化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第一次批判:马克思在黑格尔理性国家观框架内的理论反拨

 第一节 马克思选择“国家”章进入批判的原因探微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批判的缘起

二、马克思对《法哲学原理>>的选择性批判及其原因

三、“国家”章在《法哲学原理》中的真实地位

四、马克思的选择性批判对其哲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对马克思批判“国家”章逻辑神秘主义的辩证解读

一、黑格尔的逻辑神秘主义在《法哲学原理》中的表现

二、马克思批判黑格尔“逻辑神秘主义”所凸显的学术进步

三、马克思批判黑格尔“逻辑神秘主义”过程中有待克服的理论空白

 第三节 马克思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问题上对黑格尔的批判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论断所呈现的真实方法论层面

二、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理论根据

三、黑格尔仍是有待进一步批判的“幽灵”

第二章 第二次批判: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理解与批判

 第一节 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错误与合理意义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整体逻辑建构缘起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

三、黑格尔辩证法中包含着“隐蔽的、自身还不清楚的、神秘化的批判”

四、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理论视域与马克思此时理论视域的不同

五、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对马克思形成人本主义异化逻辑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施特劳斯、鲍威尔等人仍然拘泥于黑格尔的逻辑学

一、马克思对鲍威尔等人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无批判性所作的批判

二、施特劳斯、鲍威尔等人仍然拘泥于黑格尔的逻辑学

三、马克思此时的抽象人本主义哲学背景所产生的学术效应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路径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高度评价及其原因

二、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站在不同的理论平台上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尚未完成

第三章 第三次批判: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黑格尔思辨秘密的揭露

 第一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的揭示

一、黑格尔哲学是绝对主体的自我运动(一)

二、黑格尔哲学是绝对主体的自我运动(二)

三、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学术意义及尚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黑格尔对自然科学与工业的扬弃路径

一、黑格尔的《逻辑学》与《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原理》是统一体

二、扬弃市民社会并非意味着排除掉市民社会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批判的理论意义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对鲍威尔等人的思辨逻辑的批判及其评价

一、鲍威尔等人的思辨逻辑在“批判的蒲鲁东”身上的体现

二、蒲鲁东不可能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决定性批判

三、马克思对蒲鲁东的过高评价所透露的方法论缺陷

四、《黑格尔现象学的结构》对《神圣家族》观点的进一步补充

 第四章 第四次批判:马克思亚845年诸文本中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完成

 第一节 《笔记本中的札记》所透露出来的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

一、神灵的利己主义者对想象中的对象的扬弃

二、利己主义的人:最后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象

三、对现代国家起源的历史的研究使马克思跳出经验直观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重新评价

一、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现实的能动的方面

二、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评意味着什么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抽象性”还需作出怎样的解读

 第三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黑格尔唯心史观的批判及其评价

一、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从观念出发来解读物质实践

二、鲍威尔等人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运用

三、马克思的新历史观对黑格尔观念历史的批判性扬弃

四、黑格尔的“抽象”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上升到“具体”

第五章 第五次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时期对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的继承

 第一节 1848年革命给马克思带来的重要思想转折

一、1848年革命之前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模式以及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背景

二、1848年革命之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逻辑必然性的探索

 第二节 黑格尔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幻觉

一、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思维的自我运动的结果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和再现具体的方式

三、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第三节 “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

一、马克思在论述价值理论时所运用的黑格尔式表达方式

二、《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的自觉运用

三、辩证法按其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第四节 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一、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层逻辑的把握为全面理解黑格尔提供了条件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壳中包含着合理内核

三、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从根本上说是截然相反的

结语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推进程度决定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把握程度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五次批判(一种反思性的学术解读)(精)/东南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翁寒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64379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1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2016061828
中图分类号 A81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8
17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