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中东行纪(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张信刚著的《大中东行纪(修订版)》是深具科学知识的人文主义者对世界文明的观察,也是深具人文关怀的科学家对全球未来的思考。他走遍世界,用眼看,用脚量,用耳听,更用心想……他看到的是各种文化的激荡与全球文明的传播。在他的讲演中,过去成了现在的背景,未来成了现在的方向。

内容推荐

“大中东”是人类文明最早出现的地区,是历史上不同文明冲突与交融最为显著的地区,是当今世界各种矛盾集中表现的地区。

恐怖主义为何主要在大中东猖獗?“伊斯兰国”何以兴起、搅动世界?

突尼斯小贩自焚何以点燃“阿拉伯之春”的燎原之火?

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利比亚、苏丹、索马里、也门等纷乱不断的前因后果如何?

大中东有怎样的历史和文明?

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和前景何在?

张信刚著的《大中东行纪(修订版)》由作者逐一游历大中东各国的经历,追述大中东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以人类历史的纵深和国际政治的视野,探究中东、北非、高加索等地区硝烟不息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原因,汇聚作者对人类不同文明之间横向交流与纵向演变的观察和体会。修订版根据最近五年来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最近几次访问观察,作者重新梳理全书,增订对五年来主要变化的解读,并补充不少背景资料与个人感想。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之间的碰撞与消长,罗马、波斯、阿拉伯、蒙古、奥斯曼等帝国(民族)的冲突与兴替,英、法、俄(苏)、美等强国百余年来在大中东的掠夺和影响,以及大中东各国谋求独立、发展的抗争与曲折——作者将他在大中东三十一国的经历、见闻和思索,连缀起来,拼接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中东文明图卷。

二百余幅精美彩图,让神秘的大中东更为真切、具体。

目录

[修订版绪言] 这里绝非静悄悄

[上辑] 大中东外缘:舛错的命运

 埃塞俄比亚:人类的起点

 埃塞俄比亚:非洲之角的雄狮

 厄立特里亚:红海西南的孤立古国

 亚丁湾风云:也门

 亚丁湾风云:索马里与吉布提

 苏丹:分裂边缘的非洲第一大国

 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

 北非:马格里布文化速写

 摩洛哥:真正日落的地方

 希腊:金融危机中故地重游

 希腊:古典希腊文化与西学东渐

 拜占庭:说希腊语的罗马帝国

 塞浦路斯:大国博弈下的岛国

 从罗得岛到马耳他:医院骑士团的故事

 高加索:欧亚交界线上的东西对峙

 亚美尼亚:历史的伤痕

 格鲁吉亚:斯大林的故乡

 阿塞拜疆:诗人与石油之国

[下辑] 传统中东:历史的足迹

 埃及:尼罗河畔与金字塔下

 埃及:从“蒙昧时期”到“埃及学”

 埃及:阿拉伯世界的中心

 伊斯坦布尔:永远的郁金香之都

 土耳其:正在上演的“文化革命”

 土耳其:清真寺的召唤声

 土耳其:从“脱亚入欧”到“在欧不脱亚”

 伊朗:革命之后

 伊朗:波斯文明巡礼

 伊朗:要东方还是要西方

 美索不达米亚:人类文明的摇篮

 伊拉克:城市文明的源头

 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文明的诞生地

 波斯湾诸国:购买现代化

 叙利亚和黎巴嫩:游走的文明

 叙利亚:作家·教师·司机·总统

 黎巴嫩:再度近距离观察

 约旦:谁说命运可以自己掌握

 以色列:犹太人的国家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归属

 以巴之间:一块土地,两个民族,三种宗教

[别辑] 通史而知今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游牧民族与亚欧大陆历史

 国王与僧侣

 伊斯兰源起略谈

 突厥语民族与伊斯兰教

 蒙古帝国与现代世界

大中东地区大事年表

索引

试读章节

埃塞俄比亚:人类的起点

人类走出非洲

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位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但它却是人类祖先的发源地。

1974年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副三百二十万年前的女性骨骼化石,现在陈列在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的一个玻璃柜橱里。她被学者们昵称为“露茜”(Lucy)。“露茜”能仅靠双足行走而无需用前肢触地来保持平衡。1994年,又发现了一副四百四十万年前的雄性类人动物(hominid)的骨骼。他也可以用双足直立行走,但脑容量较“露茜”要小。这说明人类的进化是先直立行走,然后头颅才变大变重。此外,在埃塞俄比亚还发现了二百五十万年前的石制工具;在肯尼亚发现了二百万年的化石上有人类远祖用双足行走的脚印。

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的远祖大约是一百七十万年前由非洲东部游走到世界各地的。他们某些留在非洲东部的后裔在大约十万年前进化为现代智人(Homosapiens),并再度“走出非洲”,这就是今日人类的直接祖先。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表明,今天全世界所有人类都有可能是由十万年前的同一祖先繁衍而来,间接支持了“走出非洲”的理论。

我这个“游走于文明之间”的系列文字由埃塞俄比亚写起,可以说是顺理而成章。遂自评曰:既符合科学知识,又带有人文情怀,还兼及国际政治。

曲线留学

约半个世纪以来,我在世界各不同文明区域学习、工作、游历和考察,也是从埃塞俄比亚开始的。

1962年我从台湾大学毕业,服了一年兵役之后,和当时大多数同学一样,准备到美国留学。但是我有一个一般人所没有的问题,那就是我父母早前已申请移民美国,只因当时美国的移民法给华人的名额很少,要等许多年才能轮到,所以他们就先离开了台湾,到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工作;我的弟弟妹妹们也因此都离开台湾到美国念书去了。美国驻台北“领事馆”的一位华人雇员看了我的留学申请表之后跟我说:你只身在台,又有明显的移民倾向,拿不到留学签证的;如果你一旦被拒绝签证,别地方的美国领事馆也不会给你发签证。你父母不是在埃塞俄比亚吗?你不如就到他们那里去办签证。

我火速禀告在埃塞俄比亚的父母。他们通过台湾派驻西非喀麦隆的“使馆”办理了侨居证明,然后我去办理留学护照的探亲加签。拿到了出境证后,开始买飞机票。

当时没有电脑,旅行社职员需要反复翻阅各航空公司的一本本厚厚的航班时间表来为顾客订位,然后要等几天才能通过telex得到航空公司的确认。为我办票的那位中年职员对我十分照顾,他认为我父母既然要花一笔可观的路费让我“曲线留学”,不如就一路上观光个够,长点见识。所以他特意找了几个转机不方便的班次让我搭乘,这样我就可以按规定享受航空公司的招待,在一流酒店里“等候”转机。

1963年7月中旬,我开始了当时没有意识到的亚非文明之旅。第一站是香港,接着是曼谷、孟买、贝鲁特(Beirut),然后到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小住两天后,飞到古都贡德尔(Gonder),见到了阔别三年的父母亲。

三千年文明古国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的文明古国,旧称阿比西尼亚(Abyssinia)。它的面积是英国的五倍,自然景观十分奇特引人,有高原峰峦,也有低于海平面一百多米的低地;有茂密的森林,也有荒芜的沙漠。大约三千年前,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希巴(Sheba)女王跨过红海,统治了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地区;她同时又和北方的犹太国往来密切,传说曾和所罗门王(King Solomon)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埃塞俄比亚的开国之君。埃塞俄比亚的统治者历来喜欢强调犹太国和希巴女王的王统。最后一位坚持这个王统的就是二次大战前奋力抵抗意大利侵略的塞拉西(Haile Selassie)皇帝。我到埃塞俄比亚的时候,老皇帝年事已高,但仍然紧握大权,不让太子问政。那时他刚刚压制了一个军人趁他出国访问时发动的政变。政变中,没有权柄的太子发表了准备接大位的声明。老皇帝回国后问太子是怎么回事,太子解释说是被军人胁迫的。老皇帝只冷冷地说:我就是被杀死也不会背叛我的父亲。P40-43

序言

这里绝非静悄悄

一、前言和定义

2010年底,本书第一版书稿已大致完成,内容包括我个人在“大中东”地区居住与旅游的经历和观感,各地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概况,以及各国历史与文化的综述和比较。

正在积极准备出版的时候,北非和中东爆发了“阿拉伯之春”。无疑,“阿拉伯之春”使本书受到更多读者的注意,而读者对于《大中东行纪》的兴趣也可能因此从我个人的体验和认知,转变到本地区的政治斗争、社会转型和文明困境。

然而,一本专谈当前局势的书,很难令多数读者详加咀嚼,细细回味;而对于一个地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缺乏基本认知的读者,也很难真正了解这个地区的社会变化和政治动态。

另一方面,“阿拉伯之春”出现后,几个阿拉伯国家里数目庞大的年轻人起到了冲击社会稳定的作用。他们许多人都受过良好教育却不能顺利就业,他们憎恨本国权贵的跋扈,但对外国社会的“公平正义”过分理想化。他们能够上网联络同道者,勇于和善于表达意见,自认为(并且确实是)社会的未来,但是对未来并没有一致的理念。

所以,尽管《大中东行纪》在2011年出版时全世界都已经熟悉了“阿拉伯之春”这个西方媒体创造的词汇,地缘政治和大国角力的痕迹几乎无所不在,各国青年人的能量得到宣泄,本书的重点仍然放在作者五十年来亲身在“大中东”地区行走、观察与思考的综合心得。

数十年来,全球的新闻焦点经常在“大中东”——从阿以四次战争到国际石油危机,从巴勒斯坦难民到黎巴嫩内战,从伊朗革命到两伊战争,从两次海湾战争到“九一一”和“基地组织”(Al—Qaeda),从“阿拉伯之春”的充满希望到阿拉伯国家的深重苦难,从乌克兰多番政争到克里米亚重归俄罗斯,从希腊民粹政府面对债务危机到土耳其民选政府逐渐走向专权,从叙利亚内战到“伊斯兰国”猖獗,从恐怖主义连连暴行到欧洲在难民问题上进退失据,从伊朗签署核问题协议到以色列的愤怒……最近,土耳其、叙利亚、也门、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的形势都有一年前无法预见的发展;俄罗斯在叙利亚更为主动,土耳其与俄罗斯交恶又再和好,沙特与伊朗却断绝了外交关系。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闻在在提醒我们,要了解21世纪的全球政治态势,不能不继续盯住“大中东”。

因此,根据最近五年来国际局势的变化,加上最近几次访问的观察心得,我把《大中东行纪》梳理了一遍,增补了对五年来主要变化的陈述,并加入不少背景资料与个人感想。

此外,我重写“绪言”,增加了篇幅,希望读者能够对这个本来就“并非静悄悄”,而现在变得“绝非静悄悄”的地区稍多些概括性的认识。

一点个人看法

2004、2006、2009和2014年,我四次在土耳其两所大学做学术访问,几次听当地人说起西方一些战略家认为:既然伊斯兰力量无法消灭,一个“浅绿”的穆斯林国家的“身教”要比西方政府和传媒的“言传”更有影响力。根据这个说法,西方战略专家情愿土耳其由温和伊斯兰政党执政,因而暗中扶持这样的力量。

不论这个说法是否属实,它背后的逻辑的确代表一种思维的突破,而它的预见已经被近几年的一些事实所证明。

伊朗的革命领袖霍梅尼非常反对当代西方文明,曾称美国、英国为“撒旦”(Satan,即“魔鬼”)。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里,撒旦是上帝的敌人、地狱的主人,邪恶无比。但是上帝(真主)也承认撒旦的本领是能诱惑人。在这一点上,霍梅尼的比喻可能比他的原意更加恰当。如前所言,在所有的中东穆斯林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同现代西方的价值观与政治制度,伊朗也不例外。

西方现代文明的确有诱人之处——生活富裕、选择自由、公民权利等,都具有强烈的普适性。假如大多数人民想要与“魔鬼”共舞,当权者大加挞伐也未必能够奏效。那些由于意识形态而拒斥和扬弃西方近代文明的政府,不论是在外交上亲美的沙特阿拉伯,还是反美的伊朗,都有可能在大中东的新格局中被自己的人民摒弃。

埃及19世纪末的伊斯兰学者穆罕默德·阿布杜(MuhammadAbduh)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早期鼓吹者。他反对西方的侵略和本国的封建君主制;认为宗教可以和科学合作,信仰可以与理性互补。他主张逊尼派法学家应该改变12世纪以来认为“创制之门”已闭的保守传统,使用早期伊斯兰教法学者所拥有的“独立判断”之权,重启“关闭”的“教法大门”。

依我看,“大中东”地区哪个穆斯林国家能够涌现大批“独立判断”、尊重科学的学者,在大众接受的教法范围内找到可行的现代化途径,哪个国家就会成为“大中东”穆斯林国家未来发展的模式。而这一途径最简单的表述方式与中国“五四”时期所提倡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很接近,那就是:“伊斯兰+民主+科学”。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深具科学知识的人文主义者对世界文明的观察,也是深具人文关怀的科学家对全球未来的思考。他走遍世界,用眼看,用脚量,用耳听,更用心想……他看到的是各种文化的激荡与全球文明的传播。在他的讲演中,过去成了现在的背景,未来成了现在的方向。

葛兆光

文史学者,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前院长

张信刚教授是用脚步探讨、解答文化问题的。……听张信刚教授的讲座,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我愿意推荐给更多的读者。这是读者从一个科学家出身的人文学者的角度学习知识的机会,非常难得。

张维迎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

我过去也看过一些“世界通史”或国别史的书,仍然有许多盲点不甚了然。作者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把这样广阔的地理范围内的各国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的脉络清晰地勾勒出来,对于我来说,真有堵塞的经络被打通的感觉。

这本《大中东行纪》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给予我们丰富的中东文明作为对比的参照物,让我们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文明史。同时,中东现实也为我们的今后敲响了警钟。

荣新江

历史学者,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

这不是一般的阿拉伯世界巡礼,更非寻常中东游记。因为张信刚教授尊崇布罗代尔的名言,从地理切入历史。他发明了“大中东”的地理概念,恰足以涵盖和处理这片广大土地上各自分立却又彼此相联的政局与文明,过去及现在。

梁文道

文艺评论家、著名主持人

作为一位跨文化的考察者,一位跨学科的思考者,张信刚先生以亲身经历和广博学识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大中东的瑰丽图卷,给予了一种纵横自如的新鲜视角,令人欲罢不能!

杨澜

著名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和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中东行纪(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信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06620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4
CIP核字 2011148283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9
出版地 广西
23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