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冲绳札记/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冲绳札记》是大江健三郎作家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在中译本序中写道:“论述了我一生的主题的.则是《冲绳札记》。”

作为储藏美军核武器的前沿基地.冲绳也是朝鲜战争直至越南战争的战场。冲绳一直被日本和日本人置之不顾,那里的人们痛苦而执著地斗争着。大江健三郎通过多次访问冲绳,彻底重新追问: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

这种”黯淡的内省”却被日本右翼势力批判为“自虐”史观。《冲绳札记》和大江健三郎甚至因此被推上被告席。

内容推荐

由大江健三郎所著的《冲绳札记》是一本长篇随笔,作者试图在书中思考这样一些的问题:所谓“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形成的?近代化的结果让它在世界,特备是在紧邻诸国中,居于怎样的存在?它真强大吗?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悲惨教训了吗?于是,作者把焦点转向冲绳。那个叫琉球的国家是如何被纳入日本的?作者写了日本近代化历史中冲绳和冲绳县民与日本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中作为日本唯一的地面战场的冲绳遭到美国袭击的冲绳战;他还论述了作为美军基地的冲绳以及由美国返还的冲绳县民在战后的续存状态。书中,作者不断追问:“何谓日本人?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这种“黯淡的内省”却被日本政治右翼批判为“自虐”史观。《冲绳札记》并因此被推上审判庭。

目录

中文版序言 最期待的翻译

序章 愤怒于死者的愤怒而哀悼

1 日本属于冲绳

ll 《八重山民谣志》

Ill 面向多样性

lV 内部琉球处分

V 苦世

VI 接受抗议

Vll 战后一代的坚持

VⅢ 日本的民众意识

IX “本土”实际并不存在

译后记 当内心的法庭遭遇世俗的法庭

试读章节

我进行了如下不祥的构想。正如美国国际关系专家和法国资深新闻记者所指出的,面向大陆进行的岛国核装备,是规模最为宏大且保证实效的全国性自杀计划。那位不再年轻的议员说,不搞核装备,就无法发挥外交关系中的政治想象力。因此,姑且不论这位议员,只要是具备正常判断力的人,大概不会认为,由于日本本土的核基地化,那么在核威胁所造成的升级体系中,日本本土能承担起有效的责任吧?我隐约感觉到,从进攻的意义上看,支撑着核保护伞之类宣抚工作的根基的、将凶鹫的羽翼伸至日本本土的美国核武器体系,凭借羽翼的力量,并非是出于使其免遭攻击的动机,而是反过来要对其一点点地加以控制。尽管明显的矛盾不断暴露出来,暖昧的现状仍在持续,也并不理会核保护伞的神话,只求在这个核时代能够暂时整天安稳地度过漆黑的日子,这大概是接受宣传一方大多数人的态度吧?大概我们不能无视,在那种根植于无力感、持保留判断的态度的深处,隐藏着最为悲惨暗淡的悲观主义:当被美国这个所谓巨大的核凶鹫打翻在地的时候,我们自己虽然被放射能滚滚的黑色火焰焚烧殆尽,却不试图做任何反抗。

不过因此我也意识到,用数枚核武器进行报复性攻击,被毁灭的将是那个岛国上所有的人,这是一幅确切的、不远的光景。那个狭小岛国的强权开发着核武器,试图将导弹头指向广阔的大陆,如果从民众一方来看,这种构想显然像是发了疯。那个岛国是具备大规模自杀倾向的民族,如果不对这一点进行明确的诊断,那么这种形式的威吓,大概是不能让理应受到威吓的对手产生动摇的吧。无论多么荒唐无稽的情节都能想得出来的美国通俗小说家,为了让从日本本土向中国发起核进攻这样的小说在心理逻辑上好歹能讲得通,他做出这样的假定:在中禅寺湖附近的美军基地内,像是在近乎疯癫的热情的驱使下,将军偷偷地独自准备配备核弹头导弹。这是故事的梗概。

然而,冲绳比日本本土更为狭小,与中国大陆更为接近,并且几乎全岛裸露,为什么会作为核基地,在恐怖升级中起着重大作用呢?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开始被噩梦般的景象纠缠着。也就是说,在设置核武器的基地上,在试图发出恐吓的华盛顿白宫和五角大楼的人的想象中,他们确信,冲绳民众就是在报复性的核进攻中应该遭到歼灭的人(敌人)。如果这个核基地作为抑制力量能够发挥作用这一点是事实的话,即使在美国借助冲绳的核武器进行威胁的对方国家的政治领袖和军事当局的想象中,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冲绳民众将会被歼灭,成为廉价的牺牲品,正是配置于此的核武器在威吓着冲绳人自己的生存。这就是事实。因此,那个裸露的小岛上的核基地,作为胁迫的武器和恐怖的焦点才开始成为实际的存在。

P56-57

序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四国岛一个被森林围拥着的小山村,成年人都聚集在村长家里收听天皇宣布战败的所谓“玉音”,一个10岁的小小少年与他的同学们一道,在村长家的院子里收听同样内容的“玉音”广播,尽管听不清更听不懂那些拗口的内容。广播结束后,村长面色苍白地走出屋子,对院子里的小学生们凝重地说道:我们战败了,我们全都完了!然而,一位母亲却用坚定的口吻对她那年仅10岁的儿子说:“那只是他完了,你们却能够重新活一遍!”这位伟大的母亲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帝国灭亡了,曾狂热支持那场战争的国民需要彻底摒弃头脑里的军国主义思想,否则将会冥顽不化地带着这种旧思想苦度残生。然而,指向未来的孩子们却有时间、有机会汲取长辈们的惨痛教训,在此基础上走向光明的未来,宛若重新活了一遍。

1946年11月3日,日本颁布取代《大日本帝国宪法》(亦称《明治宪法》)的新宪法,确立了国民主权、基本人权以及和平主义的基本理念,规定不成立军队并放弃战争……翌年,日本颁布《教育基本法》,基于新宪法的精神,规定了教育机会均等和义务教育等内容。因着这个后来被称为和平宪法的新宪法,因着刚刚颁布的《教育基本法》,这个被母亲告知“能够重新活一遍”的家境贫寒的少年,侥幸躲过失学的厄运,从小学升人村里刚刚创建的新制中学,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有关民主主义的知识。再后来,这个少年升入东京大学并成为著名作家,开始在自己的诗歌、随笔和小说里改写战败那天母亲教导自己的那句话——“我无法重新活一遍,可是/我们却能够重新活一遍”,以此告诫他的读者,告诫日本的孩子们,要牢记历史教训,要珍惜战后和平,坚持走民主主义的和平发展之路!

这位当初的少年,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先生。当然,在日本保守势力越发猖獗的当下,大江先生并非是在独自呐喊,至少在我们这个五卷本的译丛里,就有诸多贤达——井上厦、奥平康弘、泽地久枝、三木睦子、小森阳一、高桥哲哉、子安宣邦、目取真俊、松井茂记、外间守善、大田昌秀、石原昌家、村上有庆、谢花直美、小牧薰、坂本升——在与他一同呐喊: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维宪,不准改宪!要民主主义,不要国家主义!

《冲绳札记》便是这种呐喊的产物之一,也是一部基于查阅大量史料并多次进行现场调查,作者借此反复追问、反省甚或自省的长篇随笔,揭露出二战末期冲绳当地民众集体自杀的人间惨剧,揭示造成这一惨剧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纵向构造”,也就是“天皇一日本军队一日军驻守冲绳的第32军冲绳各岛屿守备队”这种纵向构造。同时,作者在这部长篇随笔中不断追问:“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形成的?近代化的结果让它在世界,特别在近邻诸国中是怎样的存在?它真的强大了吗?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惨痛教训吗?大江先生进而自问:“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①在说到日军惨无人道地在冲绳一个小岛上胁迫冲绳民众集体自杀时,大江先生在2009年10月的一次讲演中这样表述:

“……村长三呼‘天皇陛下万岁’,聚集的村民也随声附和。手榴弹引爆后仍然活着的人,则由家人代为绞首断头,一共死亡三百二十九人。此番强制集体自杀的行动,是由‘天皇陛下万岁’这句话引发的,这种情形令我感到异常恐惧。

“因为,这句话当时也曾支配着我这个年仅10岁的日本山村少年的国家观、社会观和人类观。……倘若身处冲绳强制集体自杀的……

……排时,先生首先提出,为了表示对自己所敬仰的鲁迅先生的敬意,希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大会堂上演一台戏——《上海月亮》,还希望能邀请到莫言先生和铁凝女士等中国作家现场观摩,其次要去重庆调查日军无差别大轰炸的战争罪行,打算以此为题材创作戏剧作品……正当我们的接待准备工作顺利进展之际,却接到小松座剧团的传真,表示井上先生身体抱恙且日程繁忙,希望将访华日程顺延一年。再往后,也就是2010年4月10日,我得到了噩耗,说是前日夜间,井上先生因罹患癌症而于家中去世。呜呼,这世上再也没有井上厦先生,唯余未及在社科院上演的《上海月亮》和其他诸多戏剧作品留存人间。这次译文出版社将《和爸爸在一起》与《上海月亮》收入译丛之中,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慰藉了井上先生的遗愿。井上先生,您当可安息了!

译丛收人的《日本现代思想批判》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子安宣邦先生的重要著作,本书的译者赵京华教授在译序里告诉我们:子安宣邦的日本思想史批判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思路,那就是“在近代思维中思考近代”构成了战前战后日本知识话语的重要特征,而那个最关键的“近代性”本身却没有获得真正深入的反思。如果说,柳田国男民俗学有意遮蔽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意图和实现途径,支那学有着与帝国日本殖民主义的东亚战略同步的意识形态性,而“近代的超克”论则是在大东亚战争激发下发出的超克“欧洲近代”的诳语,那么,战后对“超克”论的重新解读因对导致日本国家走向战争的根本依据之“近代”本身不曾做深刻的检讨和质疑,对柳田民俗学和支那学未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反省,而暴露出日本现代知识话语的重大缺失。

赵京华教授认为,子安宣邦先生是在以日本思想史家的深邃眼光告诫人们注意:提倡“亚洲叙述”和东亚文化一体化时,不可忽视这一话语的历史性,要注意到20世纪前半期由日本提起的“东亚”概念的背景,更需要注意这个话语叙事与帝国日本及其殖民战争之间的深刻关系,尤其要警惕今天的“东亚”论不能重蹈覆辙,成为以某一国为中心的新的话语霸权。  “我无法重新活一遍,可是/我们却能够重新活一遍”!大江先生如是说。我们相信译丛的其他作者也在借助自己的文字表述着同样的意愿,我们期待诸多读者加入进来,站在大江先生等作者身后,以这句话语共勉,从而牢记历史教训,珍惜战后和平,坚持走民主主义的和平发展之路!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冲绳札记/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大江健三郎
译者 陈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4012
开本 32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1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2016261338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