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琉璃拼图/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
内容
编辑推荐

彭素华著的《琉璃拼图》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中国读书报》副总编辑吴祝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舒伟诚挚推荐!小说入选2015“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并被评为金鲸作品!

《琉璃拼图》这部作品具有较高的立意,触及青少年成长的疼痛和战胜自我的渴望,表现了险恶环境下团结友爱的力量。别出心裁的冒险情节环环相扣,设计巧妙,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彭素华的这本《琉璃拼图》是“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系列之一,讲述了:四个六年级的孩子即将步入青少年阶段,心中各有人生的迷茫与渴望。一天,一股神秘力量借由一个黑衣男孩,交给他们一本书。这本书撕不烂、烧不坏,竟然写有四个孩子从未泄露过的秘密,还预测了他们接下来的遭遇,并将他们带入一片诡异山林。

被困在这充满危险的山林中的四个孩子,他们争执、恐惧、饥寒交迫,甚至面临生死考验。一面有图案缺块的模糊铜镜、四颗颜色不同的琉璃珠,以及这本神秘之书,是他们仅有的线索。他们该如何走出这片山林?

目录

一、梦境/

二、钥匙/

三、一本书/

四、转学生/

五、琉璃王朱/

六、毕业旅行/

七、火伞高张·出口入口/

八、黯然无光·露影藏形/

九、不日不月·试炼开始/

十、无源之水·杀死悲伤/

十一、黑影男孩·三颗琉璃/

十二、星火燎原·径寸之地/

十三、枯木逢春·如影随形/

十四、山阴道上·尖牙利齿/

十五、风行之路·血染琉璃/

十六、无字页/

十七、悬崖转石·明心见性/

十八、那本书/

试读章节

一、梦境

“玲绒,这么晚了,还不睡觉,你在干什么呀!”门外传来妈妈的呼叫声。

“好啦!好啦!我就要睡了!”嘴巴虽然答应,但玲绒仍埋头振笔疾书,丝毫没有要去睡的意思。

汤玲绒是个十二岁的女孩,念光明小学六年级,长相秀丽,拥有一双慧黠大眼,思考时喜欢扇动两排毛刷似的眼睫毛,食指无意识地在嘴唇上轻轻搓揉。功课不错,办事能力强,最大的兴趣是编故事。她每天都不停地写不停地写,写了一本又一本的奇幻小说给同学看。有人建议她学某本美国少年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复印卖给同学,但她不肯,只希望满脑子的故事与人分享。

“玲绒,”妈妈打开门,探进半颗头,“最后警告喔!你再不睡,我就把电源切掉!哪有小学生这么晚还不睡的!”说着,妈妈张嘴打了一个大哈欠。

“好啦!好啦!我把这一句写完。”汤玲绒心不甘情不愿地回答。

不知过了多久……

汤玲绒忽然觉得自己置身在一片黑森林。森林里全是高耸挺拔的桧木、圆柏,每棵树都高到伸入天际,像一个个低头凝视的巨人,深如刀刻的树纹是千年的痕迹,枝干上挂着一条条藤蔓,浓密的枝叶几乎把天隔绝在外,偶尔透过缝隙,阳光才支离破碎地渗进来。但是稀稀疏疏的光影并没有为森林带来一点点明亮的感觉,反而与晃动的枝叶交织出一股如魑魅般的影子。大树下则是密密麻麻七横八竖的灌木丛,一根根带着刺的枝丫张牙舞爪地伸展着。相反地,小径旁除了蕨类外,还被一些小花球盘踞,有的紫色,有的橘黄,更多的是多色混杂。小花球虽然花形简单,但颜色鲜丽五彩缤纷,甚是可人。尤其所结的紫黑色果子,油亮饱满,小巧可爱,有一种诱人的甜美。

黑色、巨木、荆棘,五彩、小花、果子,这片森林透着浓浓的矛盾!

走在爬坡的泥泞小径,旁边虽有许多小花,可是空气里混杂的尽是泥土、树叶腐败和各种植物混乱的、沉重的气息。这股气息浓稠得像膏状,堵着汤玲绒的喉头和胸口,让她因缺氧而面露痛苦表情。她嘴巴大开,用力喘气,胸口剧烈起伏,双手紧紧压着胸膛,仿佛害怕胸膛因过度换气而爆裂,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在静谧的林间回荡。

在林间回荡的不只此起彼落的喘息,还有踩踏落叶的噼里啪啦的碎裂声,玲绒的后面跟着三个男孩:一个是现在的同学李聿航;一个是中年级的同班同学林楷崴;另外一个则不认识,汤玲绒想看仔细,却觉得他有一张模糊的脸。

后面传来林楷崴的声音:“你干吗停下来呀!”

只见李聿航蹲在地上,伸手拔了小径旁的紫色花球,汤玲绒大叫:“不要拔!”一个跨步向前打了一下李聿航的手背。  “小心!这花有毒!”汤玲绒说,“这种花叫马樱丹,虽然很普遍,花朵小巧可爱,但茎叶和果子都有毒,因为它的枝叶有刺鼻的气味,所以又叫臭草。我爸爸以前念的是森林系,有次在爬山时他教我的。他说曾经有儿童误食这种果实而死掉,也有小学生在学校摘玩马樱丹,造成十几个人集体过敏气喘送医的案例,所以千万别拔。”

林楷崴一听,立即瞪着大眼呵斥:“累都累死了,路又难走,你竟然还有闲情逸致蹲下来玩花!”

这时李聿航像是脑袋被打了一棍,如梦初醒般赶紧把手收回来,茫然又惶恐地说:“我也不知道,我没有真的想拔!”

“没有真想拔?”林楷崴音量拔高,“那你刚刚伸手过去是干吗?说你不想拔,难道是花叫你拔它的吗?花活得不耐烦了,想自杀啊!还是你是饿死鬼投胎,连这种小野果都想吃?万一中毒,这个荒郊野外,谁有办法救你!”

“我真的真的不想,”李聿航急于解释,“我……我……我不知道怎么说,我的脑袋里好像……好像有个声音,叫我去拔……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把手伸过去,那花朵好像有魔力……”

“见鬼了!”林楷崴翻一个白眼。

“别再吵了!没事就好,我觉得这片森林有点怪怪的,”汤玲绒说着四下张望了一下,打了个寒战,“我们还是赶快离开这里!”

话才说完,一转身,汤玲绒惨叫一声:“哎哟!”整个人狠狠跪在地上,膝盖硬生生撞上横在小径的树根上。

“玲绒!玲绒!快醒来!”是妈妈的声音。

妈妈用力摇晃汤玲绒的肩膀:“你干吗叫那么大声,做噩梦了是不是?”妈妈轻拍她的脸颊,“快醒醒,到床上去睡啦!叫你到床上去睡,你不去,偏偏趴在桌子上睡……”

汤玲绒迷迷糊糊听不清妈妈在絮絮叨叨些什么,她很想醒来,但醒不过来,总觉得身体好重好沉,仿佛有一股力量一直把她往下拉,就像溺水一般,双手拼命滑动,但水却像强力吸盘,甚至将她淹没。她努力地想撑开眼睛,眼睛却好像上了千斤重的锁。

“玲绒!你还好吗?”是妈妈的声音,也是林楷崴的声音。

“玲绒!玲绒!你快起来!”是妈妈,也是林楷崴。

“你到底怎么了?”是妈妈,也是林楷崴。

两个声音重叠……是实是虚……是里是外……

“我……我起不来!”是回答妈妈,也是回答林楷崴。P1-5

序言

用幻想文学经营生命共感的空间

——王泉根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势头看好,亮点多多,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儿童文学新人新作新面孔越来越多,70后已成为创作的中坚力量,80后甚至90后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前台。由大连出版社携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白鲸世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5‘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及其评出的作品,同样有力地印证了我对儿童文学“新人辈出”的这一判断。

资料显示,“2015‘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投稿作品550部,总字数高达1800余万字,其中长篇168部,中篇71部,中短篇结集14部,短篇297篇。作者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500多位作者中,大多数都是70后、80后、90后,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仅9岁。

由于整个作品评选过程(包括初评、复评与终评)均采取“盲评”,统统隐去作者姓名,只看作品不看人,不仅确保了评选优秀作品的质量与公正性,而且直接推出了一大批儿童文学圈子以外的新人新面孔。从最终获得优秀作品等级的17位作者看,除了王晋康、彭绪洛外,其余均是我所不熟悉的新人。以我从事文学评论三十余年来对儿童文学、科幻文学圈子内作家的熟悉了解程度,竟有10余位是首次进入我评论视野的“闯入者”,这着实使我惊喜:儿童文学事业真正是后继有人,而且是“高品质”地后继有人。

被评为“钻石鲸”作品(如果是评奖,此应是特等奖)的《拯救天才》的作者王林柏是一位成都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另一部“钻石鲸”作品《梦街灯影》的作者王君心,则是厦门大学的大三学生。其他分享“玉鲸”“金鲸”“银鲸”的作者,既有报社、出版社的编辑,农场的管理员,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的经理,也有乡村教师、在读研究生,更难得的是有一位“白天汗出如浆干农活,晚上文思泉涌写童话”的甘肃农民工。他们的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但对文学、儿童文学、幻想儿童文学都有着一致的理解与践行:保卫想象力,讲好中国孩子的故事,用幻想托举远大理想。

幻想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已经成熟了才从宙斯的脑袋里突然爆发出来。幻想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漫漫长途。“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两千年前中国诗人屈原振聋发聩的《天问》,如闪电惊雷,穿越历史隧道,至今依然回响在21世纪的思维晴空。

德国文学家赫曼·赫塞动情地说:“大自然是上帝最伟大的创作,但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当中。”在我们迷茫、不知所措、生命面临危难的时候,那些用人类幻想之光烛照的幻想文学作品,就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学读物。因为,运行了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已是千疮百孔,试图保留其内核,对社会结构修修补补,已很难挽回人类文明衰落的命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所用的材料都是大自然已经有的物质,从自然中来,也能回到自然中去。但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则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人造的物质。尤其是在化学工业产生之后,人类大大地改变了地球上的物质的化学组成。而这些人造的东西,比如苯和甲基叔丁基醚这样的物质,从来不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一部分,也无法正常地加入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并且必然会干扰和破坏大自然本身的物质循环(参见田松《警惕科学》)。人类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反思并探寻生态文明之路的同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人文精神,从而情不自禁地向幻想文学发出了求助的呼吁。君不见,纠缠人类的不少问题,都在等待着借助幻想文学的神奇之箭击穿那些迷惘失控的靶心。

比如,“人虫大战”。人类与“害虫”已经战斗了将近一个世纪,但是“害虫”在人类发明的各种农药的磨炼下,反而越战越勇。据统计资料,我国每年农药用量高达337万吨,分摊到13亿人身上,即每人2.59公斤!这些农药除了一小部分(小于10%)发挥了杀虫作用外,大部分进入了生态环境:或飘浮空中,污染大气;或被雨水冲刷,流入江河;或渗入地层深处,污染地下水。更糟糕的是侵入人体,危及生命。现在国家明文规定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就高达3650项,其中与鲜食农产品相关的高达2495项!在漫长的人虫战争中,为什么昆虫总能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农药越用越毒,而虫类却越治越多?当然,虫子多了就必然要再花钱去买农药,这就给农药生产厂商带来了滚滚利润,拉动了GDP。但这是人类需要的GDP吗?或许消灭昆虫,并不是地球人要做的事情。未来的“人虫大战”又该怎么办?法布尔笔下《昆虫记》中人虫静好的画面何处去寻?看来人们只有从幻想文学中去探求人虫共存的正当性与途径。

再比如,全球气候危机。刚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2015年12月12日),提出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我们知道,人要呼吸,就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温室气体排放。烧饭做菜使用液化气、煤球或柴草,都会排出二氧化碳。养猪养牛养宠物,这些牲畜要呼吸要排泄,也会排出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就意味着你呼出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收回,除了在森林中生存,否则谁也无法做到。全球如果真的实现了“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标准,那么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呼吸、做饭和吃肉这些天赋权利都将变成社会义务,也即你的呼吸、做饭和吃肉都得净排放,都得为此付出代价,说不定那时候就要交“呼吸税”。为了实现和推动“净零排放”,全球最聪明的人已经想出了办法,这就是使用“碳货币”,即将碳排放货币化。有专家称,“碳货币”的出现是非常重大的货币金融事件,在人类货币发展史上,是继黄金货币化、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最重大的变革,其等级甚至要超过石油美元和粮食美元一级(张庭宾《气候协议或推碳货币成为中国新绞索》)。怎么办?“碳货币”真能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真的是人类的不二法门?看来人类也只有从幻想文学中激荡出更多的灵感与创意。

再比如,人类科技的发展,有望揭开生死之谜,从此阴阳两界的大门将被彻底开启。21世纪出生的人,将有可能生活几个世纪,远古神话中的不老泉、长生果将有可能变得如同网购一件T恤那样容易。然而阴阳大门两边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梦幻王国的色彩到底又是如何浸染的?这也只有幻想文学才能呈现给我们。中国第一位“冰冻遗体”者杜虹女士就是刘慈欣《三体》的责编,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幻想文学给予人的精神力量是如此强大,愿人世间一切美好的梦都能成真,愿杜虹五十年后如同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那样苏醒过来。

再比如,今日人类的想象力和智慧,已足够将自己送上火星遨游太空,欧洲一家公司正在招募第一批前往太空的移民。但是,这是一次注定有去无回的旅行。到达火星的人们将只能在那里建设和发展,直到他们建造出能回到地球的飞船。对于这样的探险移民,谁能告诉他们火星上会发生什么,怎样在火星上生存?这还是要依靠幻想文学,过去两百年里人们撰写的关于火星探险的幻想文学作品,无疑都将成为他们的培训教材。

再比如,3D打印技术、媒体新技术、脊髓干细胞技术等,都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至于它们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革,目前也只有依靠幻想文学来呈现。在这个未来与科技无限地嵌入当前的时代,幻想文学已然成为表现人类生命共感的最重要的文学形式。

但是,在今天人们的现实阅读环境中,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阅读,理性、知识与幻想、游戏总是如同楚河汉界那样沟壑对峙,家长和老师始终不放心孩子们手上标明“幻想文学”的读物品质,因为他们不相信幻想能给孩子带来需要由理性与知识作为支撑的考试分数。对此,哈维·达顿敏锐地指出,理性说教类图书创作与幻想文学类图书创作之间的对决是一场哲学意义上的信仰的冲突,是针锋相对的厮杀。坚持理性原则、反对幻想的理性主义者本质上奉行的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原则,将生活简化为数字与事实的功利主义,并进而把道德教育、理性原则与幻想精神、游戏精神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品能够激荡读者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头脑风暴与想象力,理性与幻想并非水火不容,而是手心手背一体两面互相贯通的。正如托尔金所言:“幻想是自然的人类活动。它绝不会破坏甚或贬损理智;它也不会使人们追求科学真理的渴望变得迟钝,使发现科学真理的洞察变得模糊。相反,理智越敏锐清晰,就越能获得更好的幻想。”这也正是爱因斯坦特别强调童话故事的重要性的原因所在: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局限于我们目前所认识和理解的东西,而想象力却包容整个世界,包容我们想认识和理解的一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保卫想象力,用幻想文学托举远大理想,这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需要。我们希望在幻想文学的共感空间里,每一个灵魂都得到安抚,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出令人感动的容颜,而不会因剧毒的农药与“碳货币”而恐惧与迷惘。

(2015年12月于北京文慧园)

书评(媒体评论)

或许对于少年小说而言,成长是共同的课题,需要让故事中的孩子体悟苦难,心灵获得成长,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挣脱现有的泥淖,获得成长后的甜美。关于这个方面,《琉璃拼图》做得不错。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林文宝

作品具有较高的立意,触及少年成长的疼痛和战胜自我的渴望,表现了险恶环境下团结友爱的力量。

——《中华读书报》副总编辑吴祝蓉

这部带有奇幻色彩的少年小说,不仅深深触及少年成长所付出的诸多代价,而且也激发少年极欲战胜自我的那份渴望。它成功揭示了少年小说的两大主题——成长与启蒙。

——台湾儿童文学史料研究者邱各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琉璃拼图/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素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10470
开本 16开
页数 1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7
CIP核字 2016093762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1
16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