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
内容
试读章节

2 成长之路

李:在我认识的老人中,你大概是真正的老北京吧?

王:我祖父那一代从福州来到北京,到我是第三代。

李: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芳嘉园的小院是你们家什么时候买的?

王:生我的时候,父亲买芳嘉园这所房子。修好后,我已出生。八九岁时,我父亲到任驻墨西哥使馆公使,兼理古巴事务。我得了猩红热,初愈不宜远行,母亲为了我留在上海。十岁从南方回到北京,然后二十多年一直没动。

父亲驻墨西哥两年,回国后的职称为“待命公使”,随时有可能出使。考虑到要带我们出国,就把我送到干面胡同的外国学校念书。那是一家美侨学校。这样,我从小就学了英语,讲得很流利,用英文演讲没有问题,别人还以为我是在外国长大的。

李:你父亲又出去过吗?

王:父亲后来到北洋政府担任国务院秘书长,那是孙宝琦执政时,此后就没有再出国。

李:听说你母亲娘家也是望族。

王:母亲一家有钱。外公在南浔镇。发了财的是他的父亲,做蚕丝生意。外公没有出过国,但很有西洋新派思想,办电灯厂,投资开西医医院,把几个舅舅和我母亲一起送出国,到英国留学,那还是19世纪末。

李:你们王家在福州影响大吗?

王:高祖王庆云在《清史稿》中有传。他编撰过一本书《石渠余纪》,讲清初至道光时期的财政,是研究清史必读之书。太平天国时期,他负责理财,还担任过陕西总督。祖上于明代到了福建,是福州的大家族之一,当时有名的家族是沈、郑、林、王等。

祖父的哥哥、我的伯祖王仁堪是丁丑科状元(光绪三年,1877年),任镇江知府,是有名的清官。他曾上条陈劝阻慈禧修颐和园。调任苏州知府,一年即去世。父亲的弟弟王允恭参加同盟会,与黄兴一起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在驻苏联使馆担任过武官。最后死在南京。

李:看来你没有继承你们家从政的传统。

王:(笑)父亲不让我进官场,认为没有意思,不如学一门技术。

李:你小时候家里对你管得严吗?

王:父亲他让我学医。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全玩了。从小学英语,讲得流利,但写不好,名著也读得少,比起同学来要差,我不用功呗!但每天从学校回家后,家里给我请最好的古汉语老师,学什么经学、史学、小学、音韵等,我学不进去,只喜欢古诗词,连历史我也没好好学。医学预科念了两年,功课多门都不及格,本来应该是三年后进协和医院,结果被刷了出来。燕京大学规定,如有两门不及格就退学,但其他课如有分就可以继续念。这样,第三年又转文学院,当时同学有后来的《文心雕龙》专家杨明照、史学家王钟翰等。老师有郭绍虞、容庚、邓之诚、王力、陆侃如等。在班上我的诗词好,女同学的诗词作业全是我包了,还能考虑到不同人的风格。老师没发现,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班的学生有这么整齐的水平。

李:都说你是大玩家,金鱼、蟋蟀、鸽哨、葫芦、竹刻、鹰、犬、古董,太多了。人说玩物丧志,但你没有丧志,还成了大学问家。

王:1939年母亲去世,对我打击很大,我觉得家里这么重视我的学习,我愧对他们。于是,我开始研究画论。燕京大学没有美术系,我在文学院做的算是跨学科题目,学校同意了。三年获得硕士。我一直到进研究院才开始念书。

燕京有一个哈佛燕京学社,每年派学生去哈佛念博士,齐思和、周一良、翁独健等都是这样去的。1941年我快毕业时,课分不错。讨论时,有人提议要我去,因为燕京没有艺术系,难得有一个学生研究艺术,可以派他去。历史系主任洪业(煨莲)先生是福建人,他也是哈佛燕京学社负责人,和我们家很熟。他说我精力过人,但不务正业,这两年稍微好一点儿。如果真正用功,以后会有成就。他认为我是个未知数。他们的奖学金有限,不能押在一个未知数上。后来有一天他碰到我,说:“你留学的事让我否了。你好自为之。”我回家后告诉父母,他们说洪先生很正确,要是他们也会如此。

李:失去这个机会是不是很可惜?你现在觉得后悔吗?

王:1980年,是解放后我第一次有机会出国。当时文物局在美国办展览。到波士顿,我见到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我说要见洪先生。费夫人开车送我去。当时我还没有多少成果,只带了一本油印的《髹饰录解说》给洪先生看。他很高兴,又讲起当年否定送我赴美留学的事。他还哈哈大笑,说:“我没说错吧,只要努力还会有成就的。”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李:他说得的确不错。《画论》写完了吗?

王:《画论》是一生中最难写的一个题目,涉及哲学、历史、艺术等许多学科。研究院毕业时只写到宋代。离开学校后,父亲鼓励我把书写完。1941、1942年两年,靠父亲养着把全稿写完。后来又害怕说是唯心主义,至今未出版。

李:现在应该会有机会出版了。

王:1943年《画论》完成后,父亲让我找工作。我不是进步学生,就绕道河南、陕西到了西南。我到南方去,行程一两个月。我到成都燕京大学分校,校长是梅贻琦,他留我当中国文学助教。我不愿意,到了重庆,在故宫的办事处见到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先生与我父亲是小学同学,他在故宫接待外宾时,还请我父亲来任翻译。马先生是看着我长大的。马衡给我一个秘书职位。南迁的文物,分别放在乐山、安顺、峨眉山的山洞里。我提出看文物,但战时不能看,我就不愿意当这秘书。我想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当时所长是傅斯年。梁思成带我去见他。傅斯年对我说,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不配到我们这儿来。

P6-9

目录

王世襄谈文化之痛

林贤治谈鲁迅

马悦然谈中国文学

蓝英年谈苏俄文学

陈思和谈教育

王元化谈“五四”运动

杨宪益谈往事

周扬之子周艾若谈周扬

周扬之子周迈谈周扬

附录:旋涡之中,写好一个“人”字

序言

从小爱与人聊天,未想到,这一习惯,成为后来记者职业必备的一种技能:采访、对话。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言极是。三十几年前,在复旦大学与陈思和兄开始研究巴金,我们与恩师贾植芳先生聊天,拜访巴金和他在上海的老朋友吴朗西、毕修勺,教科书和作品之外的往事细节与文坛掌故,把我们带进消逝的场景。年轻的我,顿时有了触摸历史的质感,仿佛自己伴随着他们置身其间。

这种感觉,妙透了,令人陶醉。

1982年至今,做记者转眼就是34年。实际上,34年,我只做了一件事——不停地与人聊天、对话,然后,在此基础上,写感兴趣的人物,展开自己觉得值得深入的话题。坦率地说,没有与众多人物的访谈,就不可能写出《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巴金传》《浪迹天涯——萧乾传》《沈从文与丁玲》《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世纪之问——来自知识界的声音》《人在旋涡——黄苗子与郁风》《传奇黄永玉》等这样一些作品。

猴年将至,恰是我的花甲之年。承蒙北方文艺出版社社长宋玉成先生厚爱,约我将多年的访谈录,加以筛选,选择一个合适主题结集出版。

主题确定,其实很难。不同的访谈对象,不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思考,在我看来一起构成历史与现实、情感与命运的丰富内涵。时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016年,有不少重要的历史节点:白话文与新文化运动兴起100年、鲁迅逝世80周年、“文革”爆发50周年……时间流逝无情,人与历史场景,却不会离我们远去。王元化的回忆与对话,让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近代中国和“五四”运动的关联;林贤治的对谈,再看鲁迅在历史画面中远远近近的身影;杨宪益的往事漫忆,呈现政治运动中不堪回首的心灵伤痕;王世襄的漫谈,文人如醉如痴拥抱文化的情怀令人难忘;陈思和的对话,令人思考文化教育,如何走出以往的伤害,重新起步……

不同对话,看似相对独立,其实互有关联。曾经出现的诸多世纪难题,并没有解决,仍将人们困扰。

走进新千年之际,黄永玉先生创作过一个人物雕像,前两年复制一尊,捐赠上海巴金故居,安放于庭院草坪。雕像为一位年轻人,昂首仰天,伸开双臂,迎接新世纪到来。黄永玉起了一个充满乐观和富有诗意的名称——“新世纪不再忧伤”。今天上午,我再次走进巴金故居,又一次凝望雕像,又一次感受伸开双臂迎接新世纪的青春力量。

“新世纪不再忧伤”,是每个人心底的期望。期望中,人们充满乐观精神,对未来充满信心。期望中,人们却又必须肩负沉甸甸的历史前行。

如何不再忧伤?谁还忧伤?

于是,我借用黄先生的雕像之名,将这本访谈录的书名定为《新世纪谁还忧伤》。  2015年11月18日 上海

内容推荐

《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为一本访谈录,整理收录了作者李辉近年来对王世襄、陈思和、林贤治、马悦然等著名学者的访谈文章,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领域,既具有较为重要的思想价值,引人思索,又因其访谈的形式,显得生动不拘,可读性强。

编辑推荐

《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为一本名人名家的访谈录,作者李辉是《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编辑,著名作家,主要从事人物传记和历史随笔写作。在本书中,作者整理收录了他近年来对王世襄、陈思和、林贤治、马悦然等著名学者的访谈文章,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作为知名学者访谈录,本书具有较为重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35410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2015281514
中图分类号 K820.76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2: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