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什么是刘慈欣
内容
编辑推荐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领军人物,连续八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两次获得全球华语最高科幻奖星云奖,其代表作《三体三部曲》销量达200万册。刘慈欣的粉丝遍布各地各阶层,从普通的科幻读者到互联网界的大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刘慈欣作品《三体》中创设的“黑暗森林法则”被互联网界奉为圣经,进行研究。

由杜学文、杨占平主编的《为什么是刘慈欣》资料翔实,既好看好读,又不失学术严谨。其中刘慈欣先生授权提供了大量影像资料和文章,还原了作家的真实生活状

内容推荐

为方便更多人理解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世界,我们将近年来关于刘慈欣的研究文字、对话访谈、新闻报道,甚至是网友的议论,汇总编成《刘慈欣现象观察丛书》,分为《我是刘慈欣》《为什么是刘慈欣》两种。

这本由杜学文、杨占平主编的《为什么是刘慈欣》,着重解读《三体》大热之后的现象讨论,分析刘慈欣获得雨果奖的缘由等,多为评论家的研究文字。为便于阅读,以文章发表时间为序。

目录

Chapter 1 评记

 刘慈欣和新古典主义小说

 虚幻宇宙中的深情

——刘慈欣作品的人文惯性分析

 《黑暗森林》与刘慈欣的新古典主义预言

——评《三体Ⅱ:黑暗森林》

 追寻“造物主的活儿”

——刘慈欣的科幻世界

 刘慈欣漩涡

——读《三体Ⅲ》有感

 心事浩茫连广宇

——刘慈欣《三体Ⅲ》序

 “光荣中华”: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

 弹星者与面壁者

 接触地外文明之后:刘慈欣的另一“猎场”

——评《三体Ⅲ:死神永生》

 创世与灭寂

——刘慈欣的宇宙诗学

 科幻引领我们远瞩天际

 从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谈当代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

 从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看当下科幻写作观念

 刘慈欣:科幻隐喻文明忧思

 《三体》中的物理学

 在宇宙与星空的尺度上

 “尘世之外的一瞥”

——刘慈欣科幻小说论

 《三体》:科幻文学之外的意义

 从《三体》看科幻魅力

 超越先锋文学的脾性:漫谈刘慈欣及科幻文学

 同宇宙重新建立连接

——刘慈欣科幻小说综论

 中国想象与中国智慧

——读刘慈欣科幻小说集《时间移民》

Chapter 2 现象

 刘慈欣:中国科幻文学的“异类”

 中国科幻文学需要大师

 当乡村教师遇上星际战争

 欢迎进入“三体纪元”

 让中国科幻进入“三体纪元”

 科幻出版重现生机

 不虚幻的山西科幻

 一个“非主流”作家的奋斗史

 属于中国科幻的春天在哪里?

 《纽约时报》: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中国科幻悄然兴起

 中国入不只生在世界上,也长在宇宙中

 “后三体时代”的中国科幻

——兼谈小众与大众之辨

 科幻“神作”《三体》:未来战争的全新想定?

 刘慈欣提供了中国当下“严肃小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

 愿《三体》获奖成为转折点

 刘慈欣的科幻,民族的还是世界的?

 为什么刘慈欣的《三体》走红互联网圈?

 刘慈欣获奖,华语科幻受关注

 《三体》:通俗并不妨碍关注“严肃”

 为什么是刘慈欣

 《三体》现象与中国科幻

Chapter 3 网议

 宇宙与生命

——读刘慈欣小说

 文明的忧思——评《三体》

 一个科幻迷是如何认识刘慈欣的

 《三体Ⅱ》:科幻金庸

 社会学家大战外星人

——论《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

 刘慈欣从不相信爱情

 《三体Ⅲ》:高潮遍体,BuG永生

 科幻为体,人本为魂

——关于《三体Ⅱ》

 刘谦点评《三体》:结局太令我错愕

 三体翻译成英文后,你知道国外的读者看完都是怎么评论的吗?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刚刚过去的二十年,是中国科幻作家对文本的程式破坏最多的二十年。从叶永烈、郑文光等学习英美科幻“新浪潮”开始,到韩松、杨鹏、星河、王晋康等“新生代”在主题、内容、叙事和世界观方面对传统的颠覆。破坏性一直是中国科幻实验的主题。强烈的破坏性在初期对中国科幻文学形成了某种震撼,但随后,却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了不快。许多读者反映,科幻不像先前那么好看了。一些人还说,他们宁可回到《小灵通漫游未来》或者《飞向人马座》的时代。

在这些参与感叹的人当中,有一位最终走向了不可动摇的科幻创作,他用自己的天才和艺术素养,在短短的时间里便重塑了经典科幻小说的形象。这个人就是刘慈欣。

刘慈欣,1963年出生。山西娘子关发电厂高级工程师。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刘慈欣就在不同的场合尝试发表科幻小说。他的风格多次变换,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并开始赢得读者的喝彩。1999年一2004年,刘慈欣蝉联《科幻世界》杂志读者评奖的冠军。同时,他的小说还获得了北京作家协会主办的《东方少年》科幻小说大奖。

刘慈欣的主要作品包括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太阳》《地球大炮》《带上她的眼睛》《微纪元》以及长篇小说《魔鬼积木》《超新星纪元》和《谁替恐龙剔牙》等。

与王晋康、杨鹏、星河等人将科幻的革新置于某一个侧面不同,刘慈欣对科幻现状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从叙事到主题,从情感基调到人物面貌。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概括他的作品,这从韩松对刘慈欣的评价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

我想,首先,作为一个普通的科幻读者来说,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节奏很紧张,情节很吸引人。有暴力、战争、死亡等等。想象很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这一点,很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愧不如。

其次,是刘慈欣的作品中,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他写一些技术味道很浓的科幻,但是,后面的东西,骨子里的东西,其实是形而上的。在《朝闻道》中,这种情感表露得最无遗的了。也就是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宗教上的意味。我感到这很不错。刘慈欣总是在悲天悯人,而且是一种大悲大悯,像佛陀。

再就是我其实是一个对技术、对工业文化很崇拜的人,大概男人都有这样的心理。我自己的科幻小说,在科学上虽然技术漏洞百出,但心中,仍然是很喜欢科学的,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圣和很精致,很严格和很大气的东西,刘慈欣的小说满足了我的这样一种欲望。因此,有时,觉得他像牛顿,但不知为什么,不是很像爱因斯坦。

另外,就是军事方面。一眼就看得出来,刘慈欣肯定是一个军事迷,对武器有一种天生的热爱。这个方面,我大概也有些贪恋。因此,很喜欢读他的东西,比如《全频带阻塞干扰》和《波斯湾飞马》。这个时候,刘慈欣又有些像库茨涅佐夫,但不太像巴顿或者山本五十六。他有一种执犟的、属于上上个世纪的英雄气。

再就是阅历。刘慈欣是有阅历的人。所谓阅历,不是要走遍千山万水,而是在平淡中体味生活的苦涩。他工作的那个地方,与我工作的那个地方,我想,恐怕同样是有着很多无奈。因此,在读他的小说时,我能真实地感觉得到他的存在,也能感受得到这个世界的存在。但在读那些比较小的孩子们写的科幻时,我就感受不到了。这时候,刘慈欣很像他笔下的乡村教师,或者水娃什么的,是那种朴实直率而又尝尽沧桑的感觉。

看似散乱的评价,实则是希望尽力概括刘慈欣作品的基本特征;看似平淡的肯定,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中国已经进行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科幻小说“先锋”“新潮”“解构”式的革命,便会对这样的评价非常珍惜。笔者认为,刘慈欣以丰富的创作实践和对科幻现象的思考,已经对中国的科幻文学领域造成了一种划时代的震撼,他的影响在未来的岁月中到底有多大,应该给出评估。

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首先出现于英国,在英国《新世界》主编米切尔·莫考克的推动下,一批不再将物理学一类的正统科学当成科幻小说主要内容,而是重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神学的小说诞生了。这些作品手法上极力接近正统的主流文学,同时也大量运用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这一现象被称为“新浪潮”运动,其后迅速波及美国等其他国家,是科幻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P3-5

后记

2015年,对中国科幻文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这一年,生活在山西阳泉的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不单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这项世界顶级科幻文学奖。他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带上了世界高度,引发了“三体热潮”。

中国的写作者,不知凡几,写作科幻文学的,也不乏其人。

这一次,为什么是刘慈欣?

或许,我们从刘慈欣的许多关于科幻文学的随笔中看出一些迹象。2006年,《三体》横空出世。他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他希望自己“把小说写得像是历史学家对过去的真实记叙”。

这是他努力的方向。

为方便更多人理解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世界,我们将近年来关于刘慈欣的研究文字、对话访谈、新闻报道,甚至是网友的议论,搜罗汇总,编成《刘慈欣现象观察丛书》,分为《我是刘慈欣》《为什么是刘慈欣》两种。

《我是刘慈欣》一书,所选文章,多涉及作家本人的创作观,偏重还原一个真实的刘慈欣。《为什么是刘慈欣》一书,则多为评论家的研究文字,《三体》大热之后的现象讨论。为便于阅读,以文章发表时间为序。两书力求做到资料翔实,好看好读,又不失学术严谨。

在编辑这套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意识到,刘慈欣是山西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感谢刘慈欣先生,提供了大量影像资料和部分文章,让我们得以管窥作家的真实生活状态。感谢每一位提供作品的学者、作家,感谢豆瓣网的刘慈欣小组,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庞大的科幻文学读者群,我们才能得以及时编定这套丛书。

因时间仓促,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2015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什么是刘慈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杜学文//杨占平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5977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2015263986
中图分类号 I207.425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28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