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青海卷)
内容
试读章节

这些组织成立后,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抗日义勇队的倡议下,于10月28日,宣告成立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联合处,将各学校的抗日组织统一定名为“青海省学生抗日义勇军”。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亦顺应当时大势,同意了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联合处的成立,并派员出任联合会委员,还给予了微薄的经费支持,每月补助30元大洋。

11月3日这一天,西宁城外,高高的日月山,像威武的天神,披着银盔银甲,矗立在云天之下,原野上一排排笔直的白杨,迎击着深秋的猎猎寒风,呼啸而立。西宁城内,来自各学校的抗日义勇军队伍,汇集在西宁小教场,联合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誓师大会。誓师大会由青海省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兼军队特别党部书记长方少云和青海省政府委员、秘书长黎丹监誓。会场上,一派肃穆。学生们队列整齐,表情严正。他们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集体挥拳,齐声唱誓。一时间,会场上豪声滚动,如秋雷阵阵。他们的誓文是这样写的:

日寇掠夺成性,久祸中国。今又进攻我东北,蹂躏我同胞,扩大武力侵略,破坏国际和平。视其野心,直欲吞并中国,独霸亚洲,鞭笞全世界而后快!当此寇兵深入,国家危急之秋,非用武力不足以抗敌,非抗敌不足以救国,非救国不足以保家,大义所在。国人奋起。况我辈青年,救国之心尤切,抗日之志更决,是以自动为武,联合成军,不失文武并重之旨,可收兵学兼用之效。而最所重者,我辈自立军之日起,同心同德,共御外侮,一举一动,不求自私。故投笔非为封侯,实薄班超而不义;执戈必须救国,当效岳飞以自奋!且今日之中国,民乃觉醒之民,兵是敢战之兵,合兵民同体之力,战无不胜;结上下一心之诚,功无不奏。反观日本,穷兵黩武,国伤民病,而仍不知悔祸,竞挟兵以侵华,外强中干,久战必败,尤况彼处处树敌,失道寡助,虽欲不败,岂可得乎?明此情势,知狂寇之不足畏;坚决迎战,信胜利之终可取。然而沈变乍起,敌锋方张,倘不早日讨伐,将何以遏其势而惩其凶!如能及时动员,必足以振我武而利我战。青海虽日边陲,实为重地,居江河之上游,当西北之要冲,千百年来,兵事辄见,人有果敢善战之称,功多御侮固圉之名。于今国难当头,危及全民,地不分远近,人不论男女,救亡图存,成有其责;抗日保国,义当勇为,此我省青年学生之所以兴起而志愿联合成军者也。除电陈中枢申明斯旨外,用特集会,激励士气,爱国不敢后人,抗敌愿效前驱,逐彼倭奴,还我河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誓文铮铮,言词铿铿,既表心系国危之激情,又抒当效岳飞抗虏之壮志;既斥倭奴久战必败之可悲,又表救国保家必胜之信念;既诉同心同德共御外侮之雄心,又昭万里从戎不觅侯之赤胆。义勇军宣誓未完,围观之群众早已个个动容。

这次誓师大会,反响热烈,在青海抗战史上影响巨大。

会罢,还以大会名义向全省全国发出通电,表明坚决抗日、共御外侮的态度,并散发了《告全省各族民群和青年书》。

11月6日,西宁各校学生抗日义勇军又在小教场举行了请愿大会,强烈要求青海省政府和国民党青海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发给他们枪械,同时要求派出代表,赴南京请愿。

P6-7

后记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确定,是以更权威的立法方式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则可以为国家级的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提供法律地位,让我们以更庄严的形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死难同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5年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8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民族意识空前觉醒的高度体现,国共两党在共御外侮、挽救危亡的民族意识推动下,“化干戈为玉帛”,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促使中华民族凝聚成一个战斗的集体。“工农商学兵,一起来救亡。”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无论是中国的广大官兵,还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实业家,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海外侨胞,无不以各种方式,为救亡图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这种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所形成的全民族共同抗战,精诚协作的强大抗战力量和精神,彻底击败了九一八事变元凶坂垣征四郎等日本军国主义者关于中国“不过是在一个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的狂妄认识,从而取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我们回忆这场伟大、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青海人民对这场浴血八年,艰难取得胜利的战争所做出的贡献。青海各民族人民捐资出力,青海的各民族健儿合家卫国,奋不顾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以伤亡近万人的代价,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因此,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摘录出来,展现在各位读者面前,是对这段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在这场战争中付出宝贵生命和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民的敬意,更是藉以告慰逝去英魂的在天之灵。最后声明一点,本书所写内容均来自真实的历史资料。本书所辑录的资料主要来自:1.《马步芳传》(樊前锋);2.《青海通史》(崔永红等);3.《抗战时期的青海纪闻》(张博、李文华);4.《从馆藏档案看青海对抗日战争的贡献》(邢建);5.《丹噶尔出了个飞将军》(马可唐、尚继宁);6.《抗战时期的海阳剧团》(魏明章);7.《西宁城中区文史资料辑》。在此对以上著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目录

一 抗战前期青海学生爱国运动先声夺人

二 在中共劝导说服下马步芳的政治转身

三 抗战期间的省政府主席马步芳

四 抗战期间民国青海省各级政府的表现

 广泛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救亡

 借助各种媒体加强抗日舆论宣传

 利用艺术剧团加强抗日宣传

 大力组织演唱抗日歌曲

 识字宣传

 抓捕间谍、汉奸

 捐资、捐物、出人支援前线抗战

五 民国青海政府的“六大中心工作”

 编组保甲

 训练壮丁

 修筑公路

 积极造林

 厉行禁烟

 推广识字

六 可歌可泣的抗日英烈谱

 从互助县山村走出去的抗日名将曾国佐

 从民和县走出去的回族抗战英雄马登云

 从湟源县飞出去的空军战斗英烈朱祥

七 驰骋中原八年的青海骑兵师

 两次锄奸,均获大捷

 联共抗日,民族至上

 两战淮阳,灭敌气焰

 龙岗之战,扬名皖北

 涡淝之战,巧妙制敌

 马彭联手,共灭日寇

 将军离职,英魂鹤游

 阜颖血战,再显神勇

 爱民助民,赢得民拥

 抗战胜利,凯旋故里

八 文化、文艺界的抗日宣传活动

 鲜为人知的“青海省海阳学校”和“海阳剧团”

 老舍先生来青演讲

 罗家伦考察青海

 王洛宾两次来青演出

 画家沈逸千写生青海高原

 郑君里与西宁“儿童抗战剧团”

 李朴园与剧宣八队在青宣传抗日

 史学家顾颉刚筹办湟川中学

附一 青海抗日战争大事记(1931-1945)

附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国的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

公元1931年9月l 8日夜,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的侵华日本关东军,悍然炮击东北军北大营和奉天城,用罪恶的魔爪,点燃了野蛮吞噬我东北三省大好河山的战火。这就是震惊寰宇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日战争的爆发。

此后,不到一年,日寇即实现了完全霸占中国东北三省的野心,并于1932年3月拥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复辟,成立了伪满洲国政府。之后,日寇魔剑乱挥,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寻衅,挑起一桩又一桩罪恶事端。

公元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附近的宛平城制造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自此迈出了意欲霸占整个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的步履。

中国的全面抗战也由此爆发!

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中国共产党挽狂澜于既倒,高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纛,与国民党一起联手抗战,团结国内外一切爱国力量,联合国际上所有反法西斯国家和民族,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对外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同时下令所有日本军人停止一切战争行为。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而辉煌的胜利。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中方的史料表明,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保守估计共3500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及战争消耗达l 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 000余亿美元(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

在这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外敌侵略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全国各地、各民族以及广大海外爱国侨胞,均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大贡献。

青海,这块地处中国广袤西北之腹,位居抗战大后方之地,虽远距抗战前线,未直接正面遭受日寇铁蹄之蹂躏,但青海各族儿女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员,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以赤子之情、浩然之气,投入抗战洪流,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不管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不惜流血流汗,出力出人、捐钱输财、勤劳生产、节衣缩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做出了可歌可泣的牺牲和贡献。

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无情地荡涤着一切污泥浊水,但在这段激情蓬勃的岁月里,青海儿女留下的一串串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可它永远不会,也不能被湮没、被遗忘!它是青海各族儿女在中华民族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勇敢捍卫国家尊严的耿耿青史上,谱写的一曲凌云震天的正气之歌!

今天,在我们与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一起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打开尘封已久的史册,重温这段光芒永耀的抗争历史,昂首回寻青海儿女在抗战中艰辛、英勇、百折不挠,并走向最后胜利的历史足迹。

内容推荐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青海,这块地处中国西北腹地的大后方之地,各族儿女,上自地方官员、宗教领袖,下至普通百姓、青年学子,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员,都以殷殷赤子之情,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大业中,他们先声夺人,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率先擎起爱国旗帜,成立宣传队、剧团和抗日义勇队;他们动员民众捐款、捐物、抓捕特务汉奸;他们参军抗日,征战中原,涌现出一批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他们为安置内地难童,劳心劳力,聘名师大家,悉心教育。陈红涛、冉小芳编著张树军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青海卷)》是青海人民出版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点出版物,它以历史的视角、纪实的笔法,将青海各族儿女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历史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也让人们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

编辑推荐

陈红涛、冉小芳编著张树军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青海卷)》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艰难历史,既有对大背景、大事件、大场景的宏大描述,也有对重大战役、关键人物、重要进程的详实记录,力求将宏大叙写与细节呈现有机结合,真实完整地展现全局与局部的有机统一、历史与思想的有机统一。全书文字凝练、图文并茂,统一封面版式、双色印刷,适合广大青年读者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青海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树军主编
译者
编者 陈红涛//冉小芳
绘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5051116
开本 16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6000300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青海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