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章编著的《2013-201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精)》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编的关于2013—2014年度中国建筑设计的研究成果,分为特载、优秀建筑作品、优秀设计档案、建筑焦点、建筑艺术论文、海外掠影六部分。虽然书中收录的研究文章只是众多建筑艺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但这些文章都是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2013—2014年的中国建筑艺术做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
| 图书 | 2013-201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文章编著的《2013-201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精)》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编的关于2013—2014年度中国建筑设计的研究成果,分为特载、优秀建筑作品、优秀设计档案、建筑焦点、建筑艺术论文、海外掠影六部分。虽然书中收录的研究文章只是众多建筑艺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但这些文章都是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2013—2014年的中国建筑艺术做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 目录 特载 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一定要符合大自然法则 希望.挑战·策略——当代中国建筑现状与发展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优秀建筑作品 设计档案 建筑焦点 凝视与一瞥 庭园·建筑六议——生活与造型 山水城市 创作中介与审美体验——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关于继承园林传统的探索 建筑艺术论文 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 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述评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响应 风土观与建筑本土化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纲要 日常生活——空间的方法 在“断裂”中生存——探寻消费和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城市的新生存方式 首钢博物馆设计理念简析——基于工业遗产评价的再利用设计 解放的空间:超建筑组织的多重路径 新世纪中青年建筑师建筑形态实验探索 想像中国的方法 经学、经世之学、新史学与营造学和建筑史学——现代中国建筑史学的形成再思 官尺·营造尺·乡尺——古代营造实践中用尺制度再探 台湾现代建筑与小区结合的观察:1988—2013 论遗址与建筑的场所共生 博物馆建筑形式创作的主题化表达 海外掠影 “活着的历史博物馆”——殖民地威廉斯堡的保护 从露天矿区到生态湖区——德国IBA sEE2010区域复兴的新实践 非识别体系的一种高度——杰弗里‘巴瓦的建筑世界 第三生态的文化构建:新加坡公共住宅的启示 建筑艺术论文摘要 建筑艺术书目 2013—2014年中国建筑艺术大事记 编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2013-201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编 |
| 译者 | |
| 编者 | 王文章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7291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00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736 |
| CIP核字 | 2015243991 |
| 中图分类号 | TU-8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79 |
| 宽 | 212 |
| 高 | 3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