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诚意匠心(颜贻意传)(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吴逢旭、吴文汇著的《诚意匠心(颜贻意传)(精)》在书中概括和归纳的“颜贻意精神”是: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颜贻意先生作为改革开放前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他们的成功不是象牙塔能够培育的,也不是大学教科书能够培养的,而是在大风大浪真刀真枪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实践摸索,历经“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一步步淬炼出来的。所以,伴随着他们成长壮大的,应当还有紧密联系实际的拓荒者精神。颜贻意和他的诚意药业,紧紧抓住机遇,突破重重困难,在中国制药行业中傲然独立,实在难能可贵。

纵观50年来中国制药业的发展,是坚持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从而迈上世界之巅的。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更是需要“颜贻意精神”。

内容推荐

吴逢旭、吴文汇著的《诚意匠心(颜贻意传)(精)》共分六部分,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着重反映了颜贻意(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和他的团队如何从最基本的厂房建设和技术改造抓起,一直到最基础的质量管理、产品更新、营销互动和跨出国门。这位“草根创业家”和他的团队在外界并不看好的情况下,50年的励精图治,初步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迈上了一家制药企业所应拥有的资本大循环、国际大循环通道,与国内外著名的制药企业,齐头并进、争先恐后。本书试图揭示“企业家精神”的要义,以此映照“诚意药业”的明天依然要靠实业、要靠“工匠精神”去赢得更加远大的未来。本书由大量当事人的口述和回忆构成故事线,显得真实感人。而作者则化身为“如意君”,以解说的方式出现,以点评的形式露头,显得新颖别致。

目录

第一部分 军人冶厂篇·部队留下“精气神”(1966-1975)

 第一章 部队上了铜山岛

1.解放军“四进四出”

2.105师进驻小三盘

3.师医院移至小朴村

4.铜山岛的来历

5.1966年8月26日,铜山制药厂投产了!

6.赵博文登岛

 第二章 厂里来了年轻人

1.柴淑华上了铜山岛

2.“小颜”入厂

3.报告!请进

4.点亮铜山制药厂

5.南京军区的标兵

6.两口大缸,声震军区

 第三章 部队撤出铜山岛

1.“军代表”出差上海

2.大上海成全铜山制药厂

3.第一次面临危机

4.开炮,开炮!

5.部队想把药厂带走

第二部分 企业改制篇·股份制改造始与末(1977-2015)

 第四章 不要吵来不要闹

1.第一次出现亏损

2.扭亏为盈:赚到1000元

3.浙江首例:打破“八级工资制”

4.温州首例:“质量系数连乘”考核办法出台了

5.何为铁军

6.苏某华事件

 第五章 天上掉下一笔钱

1.“公有民营”来了

2.更彻底的改制:股份制改造

3.天上掉下一笔钱

4.温州:挺进资本市场

5.股份了

6.上市,上市

第三部分 工业技改篇·走出国门并不难(1982-1998)

 第六章 踏破铁鞋有觅处

1.找到洁霉素,找到“恋爱对象”

2.澡堂里过夜,颜贻意搬来救兵

3.苏州会议,学会“无中生有”

4.原料之缺

 第七章 砸锅卖铁建新家

1.验收组来了,汪月霞“拉票”

2.拆迁汞溴红设备,深夜牙出血

3.县长工程:分还是合

4.“裤腰带”上建新家

5.年关的旅程

6.“127万元”的烦恼

 第八章 省长送来500万

1.这是低要求,也是高要求

2.利巴韦林的成功

3.周振武登岛

4.温州市第二三制药厂:启航

5.发行公债

6.省长送来500万

 第九章 走出国门并不难

1.为什么就不能离开洞头?

2.先灵葆雅的见面礼:100万美金

3.拿下澳大利亚“认证”

4.走出国门的中国制药

5.联合审计:一次创举

6.到瑞士去,到德国去

7.成绩单

第四部分 多元时代篇·温州经济“独行侠”

 第十章 合力扶工四十载

1.汪月霞“治工”:誓言改变一穷二白

2.包哲东“上门”:冷静调查化工污染

3.叶正猛“围海”:坚定支持药厂扩大

4.陈宏峰“送官”:努力营造亲商环境

5.冯志礼“发文”:再造工业发展优势

6.林东勇宣布:工业园区今天开工

7.风风火火十多年:奋勇前行,华丽转身

8.颜贻意的“十二五”报告

 第十一章 大浪淘沙领风骚

1.“上海”是一个海

2.诚意十足

3.淮安不安

4.颜贻意谈“化危为机”

 第十二章 各项业绩破纪录(2010-2015)

1.千头万绪一主线,“技改”“开发”挑双肩

2.“五年规划”来恳谈,专家把脉定方向

3.新品研发迈大步,各项业绩“破天荒”

4.大喜过后有大忧,冷静处理定“乾坤”

5.温州经济“独行侠”,科技创新无止境

 第十三章 闯荡江湖天地宽

1.一个人的“江湖”

2.农村包围城市

3.沧海横流

4.营销突围

 第十四章 鹰击长空竞风流(上)

1.任秉钧:我们敢公开承诺“三不危害”

2.厉市生:医药业同仁“抱团”很要紧

3.茆利平:研发无止境

4.对话颜丽娜:我很有危机意识

 第十五章 鹰击长空竞风流(下)

1.元老邱克荣:他是多面手

2.元老张孚甫:40年“三不换”

3.元勋颜孙传:贵朋好友遍天下

4.岑均达:诚意的研发大门,已经打开

5.谢旭一:取胜之道,唯有“特色”

6.颜怡恰:只有实业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

7.张向荣:小额贷款公司的效益是不错的

8.庄小萍: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9.柯泽慧:经历多岗位锻炼成长

第五部分 成功谋略篇·要抓就抓最先进

 第十六章 诚意,为什么会赢(上)

1.大女儿颜丽玲访谈:母亲的付出与奉献是巨大的

2.二女儿颜晓玲访谈:父亲是一流的实业家

3.三女儿颜丽娜访谈:父亲教育我们要“公私分明”

4.夫人林阿花访谈:他把昕有精力都投入到公司里

 第十七章 诚意,为什么会赢(中)

1.林子津看诚意:颜董不搞特殊化

2.林宝贵看诚意:新品开发,总不停步

3.沈爱兰看诚意:建好制度,打好基础

4.吕孙战看诚意:公司只有一本账

5.洪建振看诚意:环保设备不是摆摆样子的

6.林子勇看诚意:遵守操作规范才不会吃亏

7.茆利平看诚意:大胆投入,必有厚回报

 第十八章 诚意,为什么会赢(下)

1.童建新点评颜贻意:老板的个人魅力很要紧

2.姚其正点评颜贻意:要抓就抓最先进

3.姚福汉点评颜贻意:理念好坏决定企业成败

4.赵博文点评颜贻意:成功得益于“四个坚持”

第六部分 尾声

 第十九章 往事如烟精神在

1.“重点企业”的生与死

2.往事如烟:温州经济强人的2016

3.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4.颜贻意精神的时代意义

附录 诚意药业创业史略(1966-2016)

海风掠过头顶(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彻底胜利之后,新生的人民军队的医疗体系也进行了再造和培养。在大军区,设有“总院”和“防疫大队”;省级军区辖区内,分别设有驻军医院,如温州地区设有118医院、杭州地区设有117医院。师一级单位,才允许设立“医院”,团设“卫生队”,营设“卫生所”,连设“卫生室”。

根据上级指示,卫生队长处理全团的卫生行政和业务工作。卫生职务分别为卫生员、军医助理、军医、所长(营)、主治医生、队长(团)等。

1957年1月,公安第17师改编为守备第17旅,驻洞头岛,下辖第51团和3个直属步兵营、4个直属炮兵营,共计4408人。105师医院第一次改编为“卫生营”,驻守在小朴村。

1958年1月,守备第17旅所辖的直属营组建为守备第85团。85团仍驻守洞头岛,此时的卫生营已演变为“卫生队”,仍驻守在小朴村。

洞头列岛交通不便,海水阻隔,向来缺医少药。人民解放军第85团小朴“卫生队”,便成了铜山岛上的医疗中心。当地群众口口相传说:“有病到小朴看军医”,说的就是如果有幸接受了小朴村部队军医的诊治,病也就好了一大半!

1960年初,三年自然灾害也蔓延到了铜山岛。加上严重的干旱,岛上连吃水都十分紧张,农业生产几乎停滞。

上级领导批示,85团卫生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乘船出诊,到洞头岛之外的三盘岛、元觉岛、鹿西岛、半屏岛、霓屿岛为老百姓免费巡诊。

一直到我十来岁的时候,我还清楚地记得,附近的群众来卫生队看病,通常是用一个小纸袋配三天的药,不好再来看,分文不取。来门诊看病的群众,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我有一位同学陈艳玉,1973年参加部队文宣队时,出现急腹症,送到小朴来住过院,那时候,连住院也是不收费的。

卫生队为了解决药品短缺,开始自己试着种植草药,为群众提供中药、推拿、拔罐是当时缓解岛上缺药的一个有效途径。“文革”期间,推广中西医结合,卫生队在两栋大楼中间的空地上开出了一块药囿种植草药,里面还有山上采到的七叶一枝花等植物。

四季常绿的小朴村,山上的草药种类很多,如天门冬、鱼腥草、明决子、天南星等,随处都有。有一次部队打靶,战士们打到一条扁担长的蛇。回来后,军医便将蛇肉在瓦片上用火焙,再碾成粉。这样的药粉给惠者每天内服一小袋。治疗腿疮的效果也很好。

1969年底,我的父亲褚福德接任卫生队队长后,要求军医用拉丁文开处方,他还亲自辅导。给卫训队上的解剖课是用狗作标本,人体骨架也是带领学员们自己制作的。

“文革”时,病号的伙食费是每天八毛钱,有一个病号伙房。大师傅是来自绍兴一家餐馆的职工,脸上长有麻子,大家背后喊他“麻子师傅”。他有一个闲下来就磨刀的习惯,在磨刀石上撒上一些敲碎的瓦片掺上水,磨出来的刀,锋利无比。剁肉馅时,他两手挥舞两把利刀.常会剁出规律的敲击声,烧菜香气扑鼻,老远的病厉都能闻到。下午3点还有一顿点心,通常是炼乳罐头冲饮料加饼干。

卫生队的干部战士每天的伙食费是三毛七分,这和当地渔民每人每月八元钱的生活费相比已经是很好了。为了把伙食搞得丰富多彩,卫生队在营区南头的猪圈喂有几头猪;在山上开垦荒地种菜;在海滩上还养殖海带、紫菜,自己压米粉等。卫生队有一艘舢板,每到捕捞海蜇、乌贼鱼的汛期,都会用这个小舢板出海捕捞。围乌贼鱼的网是战士编织的,网的边缘还串了很多铜钱状的厚铜板,便于将网撒开,每次出海都能满载而归。

那时的海岛文化生活非常单调,每周团放映队来小朴送影,在篮球场上为部队和群众放一场电影,真是欢天喜地像过节一样的热闹。

我的父亲褚福德、部队军医胡志群都是无线电爱好者,他们自己装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每到放收音机节目的时候,总会围上一大群干部战士,大家在轻轻松松的收听中,送走守护洞头岛上的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4.铜山岛的来历

1965年,国防部命名驻守洞头岛的海防六连为“军民联防模范连”,洞头岛有了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铜山岛。在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鼓舞下,一批军医想到了要创办一个制药厂,回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代要求。

1965年9月28日,国防部嘉奖海防六连为“军民联防模范连”的消息传到洞头岛,举岛欢庆。

国防部的命名,让“海防六连”名扬全国,让洞头岛名扬全国。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也给洞头岛戴上了一顶新的帽子:“铜山岛”,寓意为“铜墙铁壁之岛”。

为此,如意君凡是提到洞头岛,决心都称之为“铜山岛”,为的是继承部队留下来的“精气神”。

铜山岛,那是一段传奇。

5.1966年8月26日,铜山制药厂投产了!

600元起始资金,2口大缸,60尺白布,5个冲洗架,加上部队“免费”的营房,这就是药厂创办之初的全部家当。

从“师医院”到“旅卫生营”,再到“团卫生队”,为什么会想到办一家制药厂?药厂办起来容易,如何生存下去?(P7-8)

序言

向创业创新者致敬(代序)

文/于明德

一本较为全面地反映诚意药业50年创业历程的发展史——《诚意匠心:颜贻意传》就要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对这家发轫于部队、历经50年坎坷一路向前的制药厂了解不多,但看完书稿,我依然受到了很大的感动。因此,在此书即将出版之际,我愿意写几句话,表示祝贺。

作者吴逢旭先生对这本书的创作是花了一番精力、也倾注了巨大热情的。我们从他所访问到的诚意药业的创业者、合作者、关注者的口述和回忆等文字中,清晰地读到了这家诞生在海岛洞头的制药企业一往无前的精神气质。当然,率领这家企业奋勇向前的颜贻意先生的创业创新精神,更是让我们印象深刻。

作者在书中概括和归纳的“颜贻意精神”是: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当然可以在书中找到典型的案例,但我觉得,颜贻意先生身上肯定还有很多故事、案例未能写进书里。颜贻意先生作为改革开放前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他们的成功不是象牙塔能够培育的,也不是大学教科书能够培养的,而是在大风大浪真刀真枪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实践摸索,历经“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一步步淬炼出来的。所以,伴随着他们成长壮大的,应当还有紧密联系实际的拓荒者精神。颜贻意和他的诚意药业,紧紧抓住机遇,突破重重困难,在中国制药行业中傲然独立,实在难能可贵。

纵观50年来中国制药业的发展,是坚持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从而迈上世界之巅的。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更是需要“颜贻意精神”。

如果说,2016年是诚意药业的第一个50年,那么,下一个50年的诚意药业如何走得更好、更远,就不仅仅是颜贻意先生和他的团队的事情,政府、社会、全体员工都需要为此深入思考。目前,诚意药业向社会公开宣示:要做一家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如何能够成为“百年企业”,管理学家们虽然已经解剖了不少成功之道,但我想,“诚信”二字应当是“百年企业”成功之道中摆在第一位的要素吧。

改革开放,大国崛起,医药产业也面临最好的发展机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向纵深发展,今后的洗牌不可避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铸炼一批优秀企业。诚意药业今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将会更多。

最后,我愿意用上面这些文字。向诚意药业50年创造的骄人业绩表示由衷的祝贺,向所有奋战在中国制药行业的创业者、研究者、创新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于明德:长期从事药品生产与流通管理工作。曾任辽宁省医药管理局局长、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职。现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

后记

海风掠过头顶(后记)

(一)

2014年12月的一个下午,阵阵海风掠过头顶,甚至有难得一见的海鸥为我们指路。从温州市区驱车前往洞头县,接受颜贻意董事长的邀请,去参观他的制药厂。在2002年5月之前,温州大陆到洞头只有水路一条。如今,康庄大道通向洞头的各个村居,77省道即将在洞头展开它宽大的胸怀。条条道路已经通向这个东海之角。

偶然查阅资料发现,早在1998年6月,吴逢旭先生在《浙江日报》任职时就与他的两位记者同事王晓东、胡迈东三人一同前往药厂采访。《浙江日报》6月15日发表的《从海岛走向世界》报道了这家“名气不小”的制药企业。文章写道——

论地理位置,温州市第三制药厂位于茫茫东海之中的洞头岛上,可谓偏僻;论企业规模,全厂职工仅三百来人,可谓小矣。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温三药”的名气却不小。仅去年(1997年)就先后有11批来自美国、欧洲、东南亚的客商不远万里前来洽谈业务。赫赫有名的美国制药企业先灵葆雅公司甚至愿意预先支付一大笔资金,帮助他们搞技改,以通过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证,以便大批量的将“三药”产品引入美国市场。去年,这家药厂的销售收入达4564万元,其中,外销占了54.5%,成为全省医药行业中外向度较高的企业。

这是药厂在省报的第一次亮相。没想到,再次以文字的方式与药厂结缘是2014年的冬天,此时,“诚意药业”是公众对这家药企的统一称呼。

在原洞头县领导邱国鹰、苏文龙等同志的推荐下,我们接手了“诚意药业”50年创业发展史的采写工作。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用“口述实录”来反映这家企业的50年变迁,“记录历史还原真相”,是我们三年来不变的追求。

与“诚意药业”亲密接触两年多之后,我们终于领会到了这家制药企业“为什么会赢”。我们聚精会神,不断梳理思路,将这家企业的成功之道,锁定在“独具匠心”之上:50年来,胡志群、颜贻意等人含辛茹苦、独具匠心,敢想敢干、勇攀高峰的事迹和风范,时时在激励着我们把这种精神风貌写出来,传递原汁原味的创业传奇、财经故事、时代风云,“追索工匠之魂,打造传记精品”——如果你能够给我们一点掌声,我们将感到欣慰。

从温州到洞头,到杭州,到上海,到苏州,我们的访问马不停蹄。所幸的是,时常有海风掠过头顶,时常有海鸥、白鹭与我们结伴而行,时常有受访者的亲切勉励与热情鼓励,让我们倍感振奋与温暖。

我们深信,我们把住了创业者跳动的脉搏。

我们深信,我们在“口述实录”的道路上每走出一步,都会留下坚实的脚印。

(二)  本书所记录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活动轨迹基本上都在洞头。

关于洞头的开发史,官修地方志几乎是“忽略不计”。人们只能联想到,公元422年的某个春日,永嘉太守谢灵运登上温州华盖山极目四望,写下了《郡东山望溟海》一诗。此“溟海”乃今天的“瓯江口”——海上洞头的一部分。

人们还能联想到的是,公元426年的一个春日,谢灵运的继任者颜延之巡海到了青岙(今洞头大门岛),登高而望,就有了“望海亭”。近年重修的“望海楼”移到了洞头本岛,山下正是“小朴”古村,有颜氏一脉早年从大陆迁来定居,据说他们与颜真卿也颇有渊源。

回望洞头近千年来的移民史、开发史,有助于我们认识洞头人的张扬个性;有助于我们理解一家诞生在洞头的企业,何以能够“胸怀中国,放眼世界”。

大约是在唐天宝年间(公元743年),随着台风海溢、火灾瘟疫、改朝换代等灾祸频发,福建饥民大量涌人浙江。讲闽南话和讲乐清话两大群落的百姓,最终融合成了“洞头人”。

海的无边延伸给了洞头人民以开放和通透的思维。一首用闽南语唱诵的歌谣,流传至今——

乞鸟乞溜溜,因昂(丈夫)去泉州,泉州好所在,爱去不爱来。娘阿娘,不要哭,十日八日就会到。头帆拔起索索响,二帆拔起到宫口(洞头港)……

歌中的泉州,唐宋时就是最大的商都:北至宁波、南通,南达广州,泉州是枢纽。这一条通向天边的商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洞头的商人奔波其间,赴台湾、下南洋,斩获颇丰。

气候无常,海浪滔天,明清两代严酷的海禁政策,使得洞头与大陆长久地处于分离状态。主流文化总是忽视海洋文明的存在。那位在乐清雁荡山盘桓许久的探险家徐霞客就不敢贸然东渡洞头。没有了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伟大诗人垂钓洞头、泛舟三盘的记载,洞头是委屈的。他们都留下了关于大海的篇章,却都是望洋兴叹,无不感伤。

大海的重重围困,注定洞头人将“大碗喝酒,大口吃鱼”,并以此享誉中国。一次次沉船之后又一次次战胜惊涛骇浪,这样的历练使得一代代洞头人血管中流动着滚烫的大无畏精神。造堤坝、围滩涂,敬妈祖、放鱼灯,抵倭寇、抗台风,建大船、出远洋,这一系列壮举遗憾的是没有史官“实录口述”。“世间万物,唯有鱼最好。”没有人能够理解洞头人对海、对鱼有着怎样的感情。

1952年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一次登岛赶走了海匪,洞头人民安居乐业。此后二十多年,解放军在岛上开路、种树、造房、建码头、办卫生院、放电影、组织文艺演出,直到驻岛部队响应中央号召裁军离岛,“军民团结如一人”随处可见。洞头一些基本设施的雏形,是部队留下的。由此,你可以理解,洞头群众对解放军有着怎样的感情。当然,部队还留下了铜山制药厂,经过颜贻意及其伙伴50年的“匠心独运”,今天即将成为洞头区第一家上市公司。

有海风相伴,

明月当头,

鱼跃鸟飞,

海岛洞头真的是人世间难得的“桃花源”。

(三)

在回溯洞头历史的日日夜夜,我们对这家企业的生存背景和创业背景有了深刻认识。本书的主人公——颜贻意及其团队孜孜不倦埋头于制药事业的“工匠精神”,是否还可以有另外一个名字——“颜贻意精神”。“颜贻意精神”由此成为本书的“指南针”,指向各个篇章、各个关节。

我们要告诉你的是,这一轮吹向洞头的海风,已然转变。

当2002年5月来到的时候,洞头五岛连桥通车了;当2006年4月来到的时候,温州半岛工程完工,洞头与温州大陆相连了;“诚意药业”一举解决了多年来无法解决的缺水缺电、交通不便等老大难问题,并与国内先进制药企业迅速拉近了距离。

2015年8月,国务院同意洞头县“撤县设区”。至此,中国的版图上少了一个县,多了一个区。此时,“诚意药业”正在积极谋划上市,迈人资本市场,开启下一个50年的“长青之梦”。

从孤岛到半岛,洞头第一次华丽转身,走出大海重围,加入全国交通与经济大循环。从设县到设区,洞头第二次华丽转身,凭借“海上花园”的区域影响,将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全面崛起。

这一轮吹向洞头的海风,专注而祥和。

2010年最寒冷的1月,台湾诗人余光中来洞头观光。先生问起洞头县名的由来时,有人慨叹洞头县名没有书卷气。先生不以为然,脱口而出:“洞头、洞头,洞天福地,从此开头,还有比这更好的名字么?”

点石成金。

四座皆惊之余,可叹的是,优秀文人的思考总是带着思想家的高度与深度。“诚意药业”也好,温州未来的发展也好,都需要高瞻远瞩的思想前来领航。

(四)

2016年8月13日,为了征集照片,我们又一次来到诚意药业。这一天的海风,清新宜人。涨潮了,瓯江口激流涌荡,灵霓大堤两旁白浪滔滔。

回顾三年多的采写历程,我们与这家企业做到了“一同呼吸”。2015年以来,作者经历的生活变故并没有打断采写计划如期推进。吴逢旭先生离开原单位之后,被迫终结有30年工龄的事业编制身份,成为体制外的一名自由文人。吴文汇小姐从海外学成归来之后,顾不得实习单位的忙碌,一如既往地协助资料收集、文稿修改、与出版社通联等繁杂事项。如果没有大无畏精神在推动着我们前行,也许我们会在某些问题上纠结很久,这本书的采写,也会遇到障碍。

历经两个寒来暑往,到2016年6月初稿拿出,几家出版社初审后都表示愿意出版该书。最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王业龙先生的支持下,该书有幸与北大社结缘。

感谢原洞头县有关领导苏文龙、邱国鹰、杨志林、张韵来等同志的悉心指导。“诚意药业”的陈婷婷、南海萍、苏丽萍、庄小萍、颜丽玲、林宝贵等同志为本书的采写提供了各种帮助。“诚意药业”接受访问的各位高管与员工,放弃节假日休息,配合作者完成访谈任务,其责任心令人感动。“诚意药业”向作者开放了50年来的全部档案,董事长颜贻意先生甚至把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笔记全部交到作者手上,由作者任意翻看。苏州褚兆洪先生献出了大量由他父亲与胡志群当年拍摄的珍贵照片。庞素念同志从医生用药的角度,为作者解疑释惑。洞头、温州的两级档案馆和上海图书馆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三年多来,没有大家的热心支持与鼎力帮助,要完成此书,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多么希望能够长久地沉醉在洞头湛蓝的南风中,感受四面来风的酣畅淋漓。

是的,海上日出每天都会喷涌而出。

那是新一轮的太阳,那是永不枯竭的“工匠精神”,那是“诚意药业”下一个50年的“长青之梦”,那是你和我深情对视的一抹笑靥。

吴逢旭 吴文汇

2016年8月18日 于上海

(作者联系方式为:Leader2000@126.com)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诚意匠心(颜贻意传)(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逢旭//吴文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75573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38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2016224418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