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潮剧史(下编)(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林淳钧、吴国钦著的《潮剧史(下编)》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潮剧因废除童伶制而展现的新面貌,引用了诸多刊物对潮剧的论说,使我们得以了解在特定环境下潮剧的繁荣与凋零。潮剧不单在本土受欢迎,在东南亚接受度也高,如形成了具有20多年历史的泰语潮剧。书末余章为全书的精华回放。随书穿插精美照片,图文并茂。

目录

第一章 改人改戏改制 潮剧进入新时代

 第一节 舆论呼唤潮剧改革

 第二节 第一次潮剧座谈会的召开与潮剧改进会的成立

 第三节 中央指导戏曲改革工作的“五五指示”

 第四节 改革第一年,潮剧舞台上演一批新编古装剧目

 第五节 《洪厝埔血案》《汕头老虎廖鹤洲》与一批服务政治运动的现代戏

 第六节 废除封建班主制与艺人工管

 第七节 废除童伶制始末

 第八节 对传统剧目的再认识——1952年参加中南区戏曲会演和1953年潮剧旧剧目会演

 第九节 1953年和1954年广东戏曲汇演:老艺人谢大目、洪妙省城亮相,姚璇秋头角初崭

 第十节 废除童伶制后小生唱声的困惑——一场关于男小生与女小生之争

 第十一节 首个培训演员的机构——潮剧演员培训班

第二章 天时与人和 十年的发展繁荣

 第一节 吴南生广聚人才:广东省潮剧团与广东潮剧院成立

 第二节 明代潮州戏文重放光彩:一批传统折子戏整理上演

 第三节 潮汕各县市职业潮剧团的建立与遍布城乡的业余社团

 第四节 潮音动宫墙南国鲜花京沪流芳

 第五节 访问柬埔寨王国演出及1960年香港演出

 第六节 现实生活与文艺思想的折光——盛极一时的现代戏

 第七节 丑戏、旦戏汇演与行当表演艺术的整理研究

 第八节 姚璇秋与“潮剧十二钗”

 第九节 集四方人才的编剧队伍

 第十节 潮剧“五大家”与潮剧编剧的艺术传统

 第十一节 卢吟词、杨其国、郑一标、吴峰与潮剧导演制度的建立

 第十二节 林如烈、黄玉斗、马飞、黄钦赐与潮剧新腔名曲

 第十三节 谢良田、洪风、管善裕与潮剧舞台美术的革新

 第十四节 汕头戏曲学校育一代新人

 第十五节 潮剧上银幕:跨越时空传海外

第三章 严冬下的生存:“文革”时期的潮剧

 第一节 潮剧之殇

 第二节 汕头地区潮剧团的成立与移植样板戏

 第三节 一次极“左”的唱腔音乐改革

 第四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两个创作剧目:《迎风山》与《风云篇》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潮剧: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 市县潮剧团建制的恢复与多种所有制剧团的出现

 第二节 农村广场戏复兴

 第三节 1983年相隔24载的上海演出

 第四节 80年代以来潮剧四次上京演出与四个剧目

 第五节 多渠道的海外演出市场

 第六节 剧目创作的新收获:《东吴郡主》与一批得奖剧目

 第七节 薪火传承新星闪亮——八十年代以来的演艺明星

 第八节 陈学希与张怡凰

 第九节 60年来潮剧研究的成果

 第十节 国际潮剧节举行:四海潮音齐聚首

第五章 潮剧在东南亚以及香港、闽南

 第一节 潮剧在泰国

 第二节 潮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

 第三节 潮剧在香港

 第四节 潮剧在闽南

余章 本书要点回放——内容“压缩版”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潮剧史(下编)(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淳钧//吴国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723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1.006
CIP核字 2015273403
中图分类号 J825.65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东
257
177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