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世界文学史上“完美之书”,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疯狂迷恋。

深受村上春树、海明威等伟大作家的喜爱!

F·S·菲茨杰拉德为世人再现“最后的古典爱情梦”。

爵士时代「桂冠诗人」的精品之作,世界文学史上的“完美之书”。

全方位精彩导读,让我们读到经典著作背后的故事。

20世纪全球百部英语小说第2名!

《时代周刊》“百大经典小说”!

兰登书屋“世纪百大经典小说”!

英国水石书店“世纪百大小说”!

内容推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S·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及长岛为背景的短篇小说。小说描述了出身贫寒的盖茨比如何历尽艰辛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最终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人们心中的“了不起”的大富豪,却又如何苦苦追求初恋时由于贫穷而失去情人的故事,再现了美国20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美国梦”的诱惑和破灭。

小说文字短小精悍,结构错落有致并以典型的场面和行动、简洁、抒情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饱含韵味、极富美感的“尤为动人的美国悲剧”。这部小说谴责以汤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自私专横,为所欲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它是一切希望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提高英语理解与写作的读者必读的生动教材。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世界文学史上“完美之书”,村上春树,海明威,塞林格疯狂迷恋。

目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重访巴比伦

疯狂的礼拜天

试读章节

头几天我感到孤单,直到一天早上有个人,比我更是新来乍到的,在路上拦住了我。

“到西卵村去怎么走啊?”他无可奈何地问我。

我告诉了他。我再继续往前走的时候,我不再感到孤单了。我成了领路人、开拓者、一个原始的移民。他无意之中授予了我这一带地方的荣誉市民权。

眼看阳光明媚,树木忽然间长满了叶子,就像电影里东西长得那么快,我就又产生了那个熟悉的信念,觉得生命随着夏天的来临又重新开始了。

有那么多书要读,这是一点,同时从清新宜人的空气中也有那么多营养要汲取。我买了十来本有关银行业、信贷和投资证券的书籍,一本本红皮烫金立在书架上,好像造币厂新铸的钱币一样,准备揭示迈达斯①、摩根②和米赛纳斯③的秘诀。除此之外,我还有雄心要读许多别的书。我在大学的时候是喜欢舞文弄墨的,——有一年我给《耶鲁新闻》写过一连串一本正经而又平淡无奇的社论——现在我准备把诸如此类的东西重新纳人我的生活,重新成为“通才”,也就是那种最浅薄的专家。这并不只是一个俏皮的警句——光从一个窗口去观察人生究竟要成功得多。

纯粹出于偶然,我租的这所房子在北美最离奇的一个村镇。这个村镇位于纽约市正东那个细长的奇形怪状的小岛上——那里除了其他天然奇观以外,还有两个地方形状异乎寻常。离城二十英里路,有一对其大无比的鸡蛋般的半岛,外形一模一样,中间隔着一条小湾,一直伸进西半球那片最恬静的咸水,长岛海峡那个巨大的潮湿的场院。它们并不是正椭圆形,——而是像哥伦布故事里的鸡蛋一样,在碰过的那头都是压碎了的——但是它们外貌的相似一定是使从头上飞过的海鸥惊异不已的源泉。对于没有翅膀的人类来说,一个更加饶有趣味的现象,却是这两个地方除了形状大小之外,在每一个方面都截然不同。

我住在西卵,这是两个地方中比较不那么时髦的一个,不过这是一个非常肤浅的标签,不足以表示二者之间那种离奇古怪而又很不吉祥的对比。我的房子紧靠在鸡蛋的顶端,离海湾只有五十码,挤在两座每季租金要一万二到一万五的大别墅中间。我右边的那一幢,不管按什么标准来说,都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诺曼底①某市政厅的翻版,一边有一座簇新的塔楼,上面疏疏落落地覆盖着一层常春藤,还有一座大理石游泳池,以及四十多英亩的草坪和花园。这是盖茨比的公馆。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位姓盖茨比的阔人所住的公馆,因为我还不认识盖茨比先生。我自己的房子实在难看,幸而很小,没有被人注意,因此我才有缘欣赏一片海景,欣赏我邻居草坪的一部分,并且能以与百万富翁为邻而引以自慰——所有这一切每月只需出八十美元。

小湾对岸,东卵豪华住宅区的洁白的宫殿式的大厦沿着水边光彩夺目,那个夏天的故事是从我开车去那边到汤姆·布坎农夫妇家吃饭的那个晚上才真正开始的。黛西是我远房表妹,汤姆是我在大学里就认识的。大战刚结束之后,我在芝加哥还在他们家住过两天。

她的丈夫,除了擅长其他各种运动之外,曾经是纽黑文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橄榄球运动员之一——也可说是个全国闻名的人物,这种人二十一岁就在有限范围内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从此以后一切都不免有走下坡路的味道了。他家里非常有钱,——还在大学时他那样任意花钱已经遭人非议,但现在他离开了芝加哥搬到东部来,搬家的那个排场可真要使人惊讶不置。比方说,他从森林湖①运来整整一群打马球用的马匹。在我这一辈子中竟然还有人阔到能够干这种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为什么到东部来,我并不知道。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在法国待了一年,后来又不安定地东飘西荡,所去的地方都有人打马球,而且大家都有钱。这次是定居了,黛西在电话里说。可是我并不相信——我看不透黛西的心思,不过我觉得汤姆会为追寻某场无法重演的球赛的戏剧性的激奋,就这样略有点怅惘地永远飘荡下去。P6-8

序言

一九二四年四月菲茨杰拉德在账本上记下:“摆脱困境。另:着手小说。”那个月他致信帕金斯,盘点了为创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而下的决心:

下面的话跟我们下午的谈话更为相关。尽管我定下了周全的计划,一心想在六月完成小说,但你知道这东西要见天日通常得花多少工夫。如果我没能写出能力所及的最好的东西,或者,就像我有时感到的那种神来之笔,哪怕我花了十倍的时间,我也是不会让其发表的。我去年夏天写的不少东西也算不错,但大都断断续续,很是零散。如今换个角度读来,我不得不舍弃了其中的许多——有一篇一删就是一万八千字(其中的一部分会作为一部短篇发表在《水星》上)。最近四个月我才明白打我写完《美与孽》后,这三年的光景我几乎是日渐堕落。这三个月我确实是在做事,但在之前的两年——不止两年里,我仅仅完成了一部剧本,六篇短篇,还有三四篇文章——平均下来,一天就码了大约一百个字。如果我把时间花在读书、游历,或者随便做点什么——哪怕是健身上,情况也会大不相同,但我却让光阴虚度,不学习,不思考,整天吃喝,到处起哄。假如当初我写《美与孽》的时候每天只写一百字,那这书我得写上四年,所以你可以想见这巨大的差异是如何折磨我的良心的。

说这些我只是想请你对此书保持耐心,请相信,到头来,至少这些年来这是头一遭,我着实是在勉力为之。我也正努力改变我的许多恶习:

1.懒惰

2.事必征询泽尔达的意见——坏习惯,事情完成之前不该去征求任何人的意见

3.过于注重用词——自我怀疑

等等等等。

我觉得自己体内充斥着一股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超过了我以往任何时候拥有的,但这股力量反复无常,令人犹疑丛生,因为很久以来我不缄其口,精神生活贫瘠,在需要依靠自己的时候便难敷其用。我也不知道还有谁像我这样在二十七岁便耗尽了那么多个人经历。《大卫·科波菲尔》和《潘登尼斯》①都是作者年过四旬才完成的,而我的《人间天堂》是三卷头作品,《美与孽》也有两卷。所以在这部新小说里我要投入到纯粹创造性的工作中去——这不同于我那些短篇里微不足道的想象,而是一种持久的想象,这种想象源自一个真切却夺目的世界。我举步为缓,审慎而行,甚至每每陷于苦恼。这是一部有自觉美学追求的作品,它所仰赖的与我先前的创作全然不同。

今后要是我又有了闲暇,我定然不会像先前那样白白浪费。请相信,如今的我,着实是在勉力为之。 小说最初的标题是“灰堆与百万富翁”(“Among Ash Heaps andMillionaires”)——这表明菲茨杰拉德已然确立小说的一大中心象征——不过珀金斯认为这标题不够有力。四月,珀金斯表示他“一直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标题充满暗示性,叫人过眼不忘”。说明这标题也是早期的选择之一。

……

菲茨杰拉德惯于罗列,这份著名的名单正是他这一习性的最佳证明。他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一个个姑娘、球员、歌曲,甚至自己遭受的冷眼。作为一个社会记录者,他有一种能力堪当立身之本,他能够通过细节重现与特定时间、地点相关的情绪、感觉与节律。菲茨杰拉德提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纠缠不清”。不断纠缠他的正是逝去的时间与暂借的时问。

小说的主题可以说是盖茨比与时间的缠斗:从开篇(“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到结尾(“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整个故事里至少有四百五十个表示时间的词。不算人物的名字,出现第二频繁的名词便是“时间”,整整有八十七次(“房子”出现了九十五次)。“时刻”有七十三次;“天”七十次;“分”四十九次;“小时”四十七次。小说第一个突出的意象是布坎南家的草坪,所谓“一路跨过日晷”;尼克把盖茨比的宴客名单写在一张时刻表上;与黛西重逢的一幕,盖茨比差点撞倒壁炉上失灵的时钟。在菲茨杰拉德最好的那些作品里,“时间”总是受到特别关照。用马尔科姆·考利①的话来说,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仿佛是在一问满是钟表与日历的房间里写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美国梦”的探讨研究,在这点上,菲茨杰拉德扩展了霍雷肖·阿尔杰②的作品,将故事导向对“现代神话”的沉思。他看到美国历史的清白与慷慨,为之深深触动——他称之为“心悦诚服”。盖茨比成为了一个原型人物,他辜负了美国的承诺,同时也被这一承诺所背弃。盖茨比寓言依旧在回响。

较之菲氏先前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大的进步在于其结构。菲茨杰拉德出色地把控着叙述,让围绕盖茨比的一桩桩事实随着小说的进程徐徐展开,使这位神秘的——几乎是乖戾的——杰伊·盖茨比显得煞有其人。或许是从约瑟夫·康拉德小说里学到的办法,菲茨杰拉德安排尼克·卡罗维充当一个“部分参与其问”的叙述者,经常不得不作出价值判断。小说中的每个事件都在尼克那过滤了一遍,于是也都被置于第一人称的即时性与作者视角的双重作用之下。正如卡罗维所言:“我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视角的排布成为了菲茨杰拉德那些佳作的一个显著特质。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取得的成就,菲茨杰拉德有准确估计,他也决定在这之上继续添砖加瓦:“《了不起的盖茨比》有诸多不足,但总的说来,像书里那样的散文在美国文学史上还是头一次出现。由此我大受鼓舞。我大受鼓舞,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将《人间天堂》的激情、《美与虐》的协调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抒情特质与健全美感结合到一部作品里,叫那一小部分人由衷钦佩——”

顾真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F·S·菲茨杰拉德
译者 巫宁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1530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5302322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