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李刚、王方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的开篇写道: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在学习吸收更先进更成熟的先进成果时,难免产生安全感缺失心理。我们知道,自卑和自负常常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羡慕和嫉妒的界限也绝非泾渭分明。在妒火的啃噬下,日本一方面从不停止向先进国家学习,另一方面也苛求有朝一日能够享受对昔日老师超过和征服的快感。  作者在回顾了中日之间的前四次大战后又说,每一次日本的综合军事实力均逊于中国,但是,日本却坚持着一种相同的好战精神,这种对战争的偏好,甚至可以说是迷恋,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结论是,一切,都来源于一个岛国狂热的成长梦。

内容推荐

李刚、王方著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宏大的视角结合细腻的史料,集中描写自唐代至民国时期中日之间的五场大规模战争,对每场战争的原因、背景、国际局势作了细致的交待,对日本侵略扩张的民族性长达千年的演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展示,从民族性的形成及发展角度剖析了日本好战的原因,并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国人提出了警示。

目录

开篇 为什么回顾中日千年五战

 1.岛国情结与扩张意识

 2.武士道精神的全民渗透

 3.神道教与集团主义

 4.案例在史,答卷在心

第一战 鏖战白江:即面盛唐拒称藩

 1.东方“第二帝国”

 2.大和——在鲜血与动荡中生长

 3.“半岛三国”乱纷纷

 4.日本的暗示

 5.方死方生百济还魂录

 6.薙刀初试刃

 7.决战白江口

 8.“抗日第一人”刘仁轨

 9.日本回味千年的一堂课

第二战 元军东征:神风惜折上帝鞭

 1.“幕府”炼就武士兴

 2.抽打欧亚的草原飓风

 3.忽必烈汗的好奇心

 4.高丽人惹了大麻烦

 5.不回信是危险的

 6.强弓悍马奈何天

 7.上帝之鞭vs真剑死斗

 8.以坚持换奇迹

 9.孰以胜败论输赢

第三战 万历援朝:再赴半岛征衣寒

 1.丰臣秀吉:从“足轻”到“关白”

 2.野心的养料:丰臣秀吉不是心血来潮

 3.明朝那点事儿

 4.高丽王朝:攀鳞附翼,事大保国

 5.唱罢“三都覆”,大明属掌中?

 6.万历皇帝他也热血过

 7.战备要点有三:情报!情报!情报!

 8.中日巅峰对决:血战平壤

 9.剩勇穷寇空遗恨

 10.非战,何以言和?

 11.东洋之捷,万世大功

 12.新世界里的旧东方

第四战 甲午海战:不意浊浪竟排天

 1.1868,明治日本华丽转身

 2.独蛇亟欲吞病象

 3.不愿醒来的天朝

 4.时间背后的问题

 5.清朝海军——洋务运动下的蛋

 6.日本逼近,列国围观

 7.奇耻:倾尽黄海洗不清

 8.病在膏肓救已迟

 9.换一双眼睛:伪装成诅咒的祝福

 10.一个时代的侧记:琉球姓什么

 11.琉球问题捆绑台湾问题

第五战 抗日始末:关河泣血十四年

 1.持三段谬论,受十年宰割

 2.豪赌1931

 3.血浴中华,全面抗战终启动

 4.生死存亡一线间

 5.相持与反攻

 6.铁血丹心

 7.残忍与狂热的极致

 8.犬与樱花,菊与刀

 9.如何忘却?

 10.被玷污和扭曲的“玉碎”

结语 中日关系忧思录

 1.被战 犯洗脑的日本国民

 2.右翼势力:日本的现行“纳粹”

 3.靖国神社:邪恶的暗流

 4.蒙羞的“教科书”

 5.钓鱼岛:中日关系的晴雨表

试读章节

开篇 为什么回顾中日千年五战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国家对于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的规格越来越高,学界对于抗战的研究成果也是越来越丰厚越来越扎实。2014年,国家将9月3日设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9月30日设为烈士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对于抗战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所以如此高规格地纪念抗战,我们的目的是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态度,引导和教育中国人民:坚定维护和平,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是向世界昭示: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我们要牢记日寇侵略的历史,奋发图强,绝不让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理想的东亚秩序是农业中国,工业日本。但这种情况并未维持多久,在进人发达国家阶段后,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1991年泡沫崩溃后,日本经济还需要靠中国来带动。中国经济飞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超越日本已指日可待,日本不无惊慌地发现,它那引以为傲的经济之根不再坚挺,中国也早已不是它心目中那具丰腴而又情欲绵绵的雌体了。失落感转化为危机感,继而进一步推动日本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激发了日本人凶悍好斗的本性。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就任前,从未参拜过靖国神社,但他上任后却一再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本民众显示自己敢与中国对抗的强悍形象,争取高支持率。

2011年10月16日,野田佳彦在百里基地的航空自卫队阅兵式上,再次鼓吹“中国威胁论”。他指出:“中国增强军事力量,正在周边不断活跃展开活动,我国的安全环境的不透明性正在增加。”

2012年是中日友好年,而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日本却送上了一份不那么友好的礼物。当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声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8月19日,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非法登上钓鱼岛,持日本国旗。9月11日,在中方强烈的抗议和谴责声中,日本政府与所谓的“钓鱼岛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买卖合同,总价为20.5亿日元。

截至作者提笔之时,中日钓鱼岛争端仍在持续发酵中。一时间,日本政客、媒体以至民众一些不理性和主张强硬的声音甚嚣尘上。对此,我们不必感到惊讶。日本右翼政客糅合“中国威胁论”_和敏感的领土问题,从而激发民众不安和极端民族主义狂热,这种手段已是屡见不鲜。日本蔑视中国领土主权的非法行为,不惮于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甚至不惜使日本自身经济蒙受一定的损失。

这并不奇怪,日本从来不畏惧战争,也不畏惧主动挑起战争,哪怕是在己方国力军力处于明显弱势的情况下。回溯一千多年来中日间的前四次大战,每一次日方的综合军事实力在战前均逊于中国。对唐朝和元朝,日本劣势最明显,对明朝次之,而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最初阶段,无论兵源人口,经济实力和军备制造供应,都远不足支撑它向庞大的中国发起全面攻击,甚至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水师,其舰队至不济也算与日本海军舰队旗鼓相当,各具优势。

但是,在一千多年的岁月中,面对不同实力的对手,日本却坚持着一种相同的好战精神:攻击,攻击,再攻击,以击败对手为终极目的,哪怕代价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也在所不惜!

这种对战争的偏好,甚至可以说迷恋,究竟从哪里来?如何灌注到大和民族的心灵之中?有哪些具体表现?是否存在可以借以遏制它的弱点?也许,这些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本书通过全面刻画分析中日千年五战,力图探讨和展示的主题。

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和政治斗争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类历史大动荡的极致形式。

但古斯塔夫·勒庞却对我们说:“真正的历史大动荡,并不是那些宏大而暴烈的场面,而是人们思想、观念和信仰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不过是人类思想不留痕迹的变化和思维结构所造成的后果而已。”

因此,战争可以视为咽本民族文化和价值体系在现实中的投射,而好战精神则是其国民性的一种具体派生。一切,都来源于一个岛国狂热的成长梦。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千年五战启示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刚//王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05327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4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5241531
中图分类号 E29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