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主义探源(传统公共领域与19世纪初的社会运动)》敏锐分析了如今千头万面的激进主义当初是如何形成的。克雷格·卡尔霍恩将实践而非意识形态放在前沿和中心位置。他在历史方面学富五车,对不同实践概念的解释洞幽烛微。这本书的一大优长是使以往西方革命者的尝试为当今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激变作证。
| 图书 | 激进主义探源(传统公共领域与19世纪初的社会运动)/社会学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激进主义探源(传统公共领域与19世纪初的社会运动)》敏锐分析了如今千头万面的激进主义当初是如何形成的。克雷格·卡尔霍恩将实践而非意识形态放在前沿和中心位置。他在历史方面学富五车,对不同实践概念的解释洞幽烛微。这本书的一大优长是使以往西方革命者的尝试为当今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激变作证。 内容推荐 激进主义在19世纪初的兴起,常常被简化为进步社会变革的寓言。那个时代丰富多姿的社会运动,如宗教的、政治的、地区的、民族的、废奴的、禁酒的等运动,通通被当成劳工和民主动员这张织锦上的丝线。 在《激进主义探源(传统公共领域与19世纪初的社会运动)》中,克雷格·卡尔霍恩教授挑出那些单根丝线,呈现了它们固有的社会、哲学和历史复杂性,提供了对激进抗议的一种视野广阔、鞭辟入里的分析。他细致阐述了激进主义同前工业文化和工业化初期的文化、同地方依恋和小共同体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多重联系,尤其强调工匠共同体是激进抗议的孵化器,而宗教和文化关怀有时比经济关怀更能推动人们参加劳工运动。因此,认同政治而不仅是利益政治贯穿在19世纪的各色社会运动中,各种起源的激进分子重视行动和实践取向甚于意识形态取向。在这样详尽的(比较)历史社会学考察之后,卡尔霍恩教授挑战了主导的批判理论和进步的历史叙事,反思了公共领域理论和新社会运动理论的种种偏误。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重新定位激进主义 第二章 社会运动与进步观念 第三章 传统激进主义: 共同体力量还是庄严的伪装和借来的语言? 第四章 权力场的公共领域 第五章 不情愿的反公共领域 第六章 阶级、地方与工业革命 第七章 工业化与社会激进主义:英法工人运动与19世纪中叶的危机 第八章 经典社会理论与1848年法国革命 第九章 19世纪初的新社会运动 第十章 进步为了谁?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激进主义探源(传统公共领域与19世纪初的社会运动)/社会学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克雷格·卡尔霍恩 |
| 译者 | 甘会斌//陈云龙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705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3 |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2 |
| CIP核字 | 2016074501 |
| 中图分类号 | C91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3-6955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