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40年投机和冒险》中作者理查德D.威科夫以自传的形式和读者分享他在华尔街四十年打拼的经历,让读者重新感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的硝烟,体会作者和许多杰出人士对证券交易的感悟。作者对自己如何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证券交易的行家里手的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读来不仅趣味盎然,而且对于今天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言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图书 | 华尔街40年投机和冒险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华尔街40年投机和冒险》中作者理查德D.威科夫以自传的形式和读者分享他在华尔街四十年打拼的经历,让读者重新感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的硝烟,体会作者和许多杰出人士对证券交易的感悟。作者对自己如何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证券交易的行家里手的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读来不仅趣味盎然,而且对于今天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言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华尔街40年投机和冒险》是一本投资人必读的经典书。 本书出版于1930年,是理查德D.威科夫的自传,讲述了他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华尔街投资冒险的经历。在他投资的40年里,亲身感受着华尔街的繁荣与萧条,并在这段堪称传奇的经历中,确立了自己特有的交易思想和方法,还结识了一些著名的交易商,如利弗莫尔和江恩。他将这40年的投机与冒险经历全部写进本书中,读者可以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学习到很多投资和投机的知识。 能够屹立华尔街40年而不倒,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者以自传的方式讲述了投资、投机的真谛,这些有关投资的理念和准则,对于今天的投资者来说依然有效。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说过,投机就像群山一样古老,它反映的是人性。 本书自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并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的交易者中广受追捧。 目录 序 译者序 1888年|初涉江湖 1889年|昔日华尔街 1890年|初窥门径 1891年|晋升的征兆 1892年|转变的基础 1893~1896年|股灾和萧条 1897年|经济景气度上升 1898年|稳步上涨 1899年|在股票交易大厅 1900年|放飞自己 1901年|内幕信息 1902年|寻找客户 1903年|熊市 1904年|探底回升 1905年|研究大人物 1906年|趋势逆转 1907年|货币恐慌 1908年|套大熊 1909年|盘口解读 1910年|为崛起做准备 1911年|新的趋势 1912年|拒绝邀请 1913年|挑选真正的合伙人 1914年|“一战”前的市场 1915年|为一家企业融资 1916年|发战争财 1917年|卖空浪潮 1918年|制作唱片 1919年|与200万美元失之交臂 1920年|组织人员 1921年|利弗莫尔和他的交易方法 1922年|零星交易计划 1923年|《华尔街杂志》的成长 1924年|利弗莫尔与“利益集团” 1925年|追思金融大亨 1926年|大崩盘 1927年|身体时好时坏 1928年|结算账户 试读章节 1888年 初涉江湖 第一份工作—华尔街信使—小小经纪行和它的客户 听老人讲,我的预产期是1873年10月1日。但也许是经过认真考虑过后,我认为在这一天降临人世是不吉利的。 整个华尔街弥漫着一种恐慌情绪。 大银行杰伊·库克公司倒闭了。股票交易所被关闭。杰伊·古尔德,事故的制造者和受害者,正在散布谣言,说更大的灾难将要降临。 我怀疑我的父亲当时正用保证金交易在股票市场做多,若我这个时候降临人世只会增加大家的激动情绪。因此,尽管我的全套服装都已准备停当,护士小姐也已各就各位,而我却犹豫了一下。 我注定要在华尔街谋生,而现在证券交易所都被关闭了,我看不出在这时出世有什么好处。因此,我故意把我的出生日期推迟到11月2日。此时证交所已经重新开放,恐慌已经过去了。 我14岁从布鲁克林一个公立学校毕业,在中学里我读了一天的研究生课程就匆匆结束了我的教育;然后到一个需要勤杂工的律师事务所工作,每周收入3美元。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一个堂兄每周赚4美元。他似乎并不比我知道的多。为什么他的薪水是4美元一周,而我的只有3美元?我心里不能平衡,尤其是我当时刚刚过了15岁生日。所以,我开始寻找每周能赚4美元甚至能赚更多的工作。后来,我获得了一个。 像我一样未成年就开始在华尔街工作是一个相当好的主意。你不用像其他人冒着失去很多的风险。 1888年12月10日,星期一早上,我受聘为海泽德-帕克公司的股票投递员,这家公司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帕克先生安排一个高大的同事接待我。他叫尼尔,身体壮得像个警察。他的任务是让我逐渐熟悉工作内容。 那一天雨可真大啊!尼尔和我步履艰难地送交股票,核对支票,存款核账,最后我们两人淋得像落汤鸡似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尼尔在做,我只是跟着学。我们边走他边跟我解释。我那时不能理解这些我们不断塞进那个小窗口的纸片片是什么,为什么那个窗口后面藏着的人会给我们上万美元的支票来换这些纸片片。我们就一直这样做,搞了一大堆支票,金额快达到10万美元。我们拿着这令人惊愕的一大笔钱来到第四国民银行交给那里的出纳员—他胡子微微上翘,长着令人吃惊的红头发和眉毛。 这样做了3天之后,公司认为我对业务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我开始独自一人去做这些事情,并开始了解一个真正的—即使只是一小部分—华尔街运行机制。 做一名华尔街的投递员比律师事务所的一个勤杂工体面多少啊!不仅如此,帕克先生支付我优厚的薪金—20美元的月薪!每周4美元的堂兄被我打败了! 那一周结束后,我却没有拿到薪水,我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星期一早上,我鼓起勇气问老板他们是按周还是按月支付薪水给员工(我是唯一的员工)。 帕克先生说:“你可以自由选择”。然后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计算:“如果你想要按周支付的话,前26个星期每星期支付你4美元61美分,后26个星期每星期支付你4美元62美分。” 我粗略地估算了下,每月20美元就是5美元一个星期。不过,我还是愿意拿4美元加上60美分的零头。 海泽德-帕克公司在米勒大厦里,米勒大厦是当时华尔街的建筑奇迹。它的周围都是只有三层或四层的又脏又破的老房子,只有部分建筑超过它的高度,例如百老汇大街111号的物产交易所大楼,波利尔大楼,以及我后面将会介绍的百老汇大道3号一栋13层建筑,还有11层的老所大楼,我过去曾站在它的楼顶鸟瞰整个城市。亨利-克鲁公司和H.P.金施密特公司在一楼。在我们这层楼,向上两段楼梯,是约翰-布拉古德公司,泊斯特-弗拉格公司(那时还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德纽菲维利公司,诺伯-梅斯特公司,以及约瑟夫-沃克父子公司;楼下是I.&S.沃尔姆瑟公司,J.&W.塞利格曼公司和查斯-赫特公司。 交易所对面转角处宽街25号是怀特豪斯公司,在同一大厦内,还有宽街28号的乔西-古尼兄弟-哈尔卡登公司。史宾瑟—塔斯克公司占据了16号西联大厦整整一层楼,这是一栋像松鼠笼子一样装有电梯的砖块结构建筑。 在宽街和华尔街交叉处的一个拐角,矗立着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的白色大理石办公楼。高露洁公司和C.I.哈德逊公司在华尔街36号;A.M.迪德公司和巴利克-艾莉曼公司在18号;齐默尔曼-弗西公司在拐角处的11号;E.&C.鲁道夫公司在纳瑟街7号。 哈里曼公司的办公室在百老汇大道120号的老大楼上。多米尼克-迪克曼公司在百老汇大道74号,菲洛斯-戴维斯公司在70号,R.P.弗洛沃公司在街对面的52号。在百老汇大道56号的老交易法庭大楼上的是H.L.霍顿公司和琼斯-肯尼特-霍普金斯公司。拉登伯格-塔尔曼公司和沃瑟曼兄弟公司位于交易所南侧像旧仓库一样的建筑上。 股票投递员不仅要知道这些公司的地址以及证交所目录簿上所有其他公司的地址,而且还必须熟悉从宽街到百老汇,或者从华尔街到松街,交易所到比弗街等等的捷径。我们还必须知道每个公司所在的楼层,出了电梯后该走哪条路—当有许多条路的时候。 P1-3 序言 在一个灯火昏黄的房间里一位青年坐在那里沉思。他低垂着头,眼神疲倦,眼前的纸一页页都写满了算式,他只是偶尔把纸推开,盯着前面光秃秃的墙壁看。在他周围的桌子上、地板上,堆满了报纸、书册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成捆的每日市场报告都推挤到他的肘部,但他的心早已飞出这个小房间。证券交易所、华尔街、铁路、伟大的产业、股票市场,这些东西使他如痴如醉。 他能揭开股市之谜吗?这是个问题。有人这么做过。他脑海中划过一长串著名投资家的名字。为什么他没有找到他们的成功秘诀? 他的工作也许比阿拉丁的神灯更神奇。如果他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他收入微薄的工作将显得微不足道,而他的资本,他自己的小小资本,将成长成一座高山。如果年收益率6%,则12年就可以翻一番。但如果他可以每年获取20%,30%,甚至50%的收益呢!再假设复利的收益以同样的速率增长! 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对这个巨大问题他知之甚少。所以他必须学习。他要集中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工作量大、学习困难都不应该成为他的阻力。他将克服一切障碍。 万事开头难,他可能需要花几个月才能有一点进展。他更可能要花上数年才能达到目标。但与这一伟大的博弈相比,这点努力又算的了什么呢? 夜已深,这位青年还坐在他的小房间里沉思。但他知道他走对路了。只要认真学习、不懈努力、耐心尝试,他一定会取得成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尔街40年投机和冒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理查德D.威科夫 |
译者 | 蒋少华//代玉簪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8471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2016036009 |
中图分类号 | K837.125.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