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5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谈到中国大陆的悬疑推理小说,有一个争论是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悬疑和推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们时常讨论的“谁包含谁”的问题。

绝大部分人都承认“推理小说”是舶来品,却没有人通过比较精确的考证,指出中国的所谓“悬疑小说”诞生于何时,“悬疑”这个名称又是从何而来,以及它的精确定义是什么。

依照“推理之门”网站站长老蔡《为推理小说正名》一文的观点,“广义推理”是包含“悬疑”的。老蔡认为“悬疑小说恐怕是中国的特产”,而汉语中的“悬疑”是一个源于“悬念”的生造词,目前尚无法找到合适的英文词汇来与之对应,“其目的则可以推测为是商业的需要”。也就是说,悬疑小说本质上是源于商业需求,而被冠以“悬疑”之名的推理小说。华斯比编著的《2015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收录了本年度优秀的悬疑小说作品。

内容推荐

以笔者华斯比的理解,广义的“悬疑小说”是以解答“谜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说。如果从中文字面来理解“悬疑”这两个字的话,“悬”很自然地代表“悬念”,即说明此类小说在故事上充满悬念;“疑”可以理解为“疑惑”,即对小说中未解之谜的疑问和困惑。那么,“悬念”加“疑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谜团”了。只不过,这里的“谜团”可大可小,可以大到颠覆读者世界观的大阴谋,也可以小到日常生活中帮老太太找狗这样的小事件。

而从“谜团”的解答方式来看,悬疑小说一般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现实型和超现实型两种。《2015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收录了本年度优秀的悬疑小说作品。

目录

戴着镣铐起舞——中国大陆悬疑推理小说创作与出版现状浅谈

西巴斯贝之恋

濒死的女人

石阳谍影

玫瑰花的葬礼

八宝簪

极度怀疑

孤女太妃糖

欺诈之狐

来自德玛西亚的死亡遗言

试读章节

西巴斯贝之恋

我的名字叫卡巴斯基——尤金·卡巴斯基,男性,现年四十余岁,离过一两次婚,目前单身,年收入略高于一般市民的平均水准,除了烟不离手之外,本身倒没有其他不良嗜好……

不,你误会了,我说这些话并不是为了相亲。

我住在一个叫“西巴斯贝”的城市之中,在这个城市里,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宛如一颗量子泡沫,一切都不足挂齿,不过这个不足挂齿,倒不包括我的工作,相反的,我的工作十分重要,是这个城市秩序能否维持住的关键。

我的工作内容,很难用三五十字说得明白,过度简化,并无助于你们对我的了解,但若真要用几个简化的词汇做索引,那么它们应该是监看、搜索、逮捕以及消灭……很吓唬人是吗,也许吧,不过这类高风险工作,是每个庞大体系中的必要之恶。

其实无所谓了,我的工作……在这个极度被化约的城市里,机能就代表一切,像我这种超过使用年限的职工,随时都有可能被取代掉。

我还没有提及吗,这并不是一个一般性质的城市。

“尤金,办公室里有人在等你。”

当我结束例行性巡逻,回到我的办公大楼时,我的助手对我露出笑容。我的助手是一名年轻的小伙子,比我年轻得多,浑身弥漫着一股勃勃朝气,连那一头波浪卷,都像施了肥的草坪一般积极生长,看得我这个中年男子十分羡慕。

他仿佛是刻意在走廊上等我,肩膀斜抵着背后的墙面,看起来一派轻松。

我不大喜欢他的轻松,在我看来,轻松就是犯错的前哨站。我说:“我不记得我有约人,表定名单上没有——是中央塔派出的人吗?”

“怎么可能,如果是中央塔派出的人,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这是标准的作业流程,不是吗?”小伙子露出稚气微笑,“来的是普通的城民。”

他下意识拨弄头发,抖落了一股古龙水香味,遗憾的是,我不喜欢这个味道。

他的话让我一听皱眉,虽然他是我的助手,但却不是我亲自挑的,中央塔在安排人手时非常独断,硬塞了这个人给我,说是作为我的“备援”,我独自一个人惯了,可从来没想过自己需要备援——这小子随随便便就放人进我办公室,万一出了什么事,谁来负责?

也许我该找时间跟他好好谈谈。

“是一个美人喔。”这小子笑笑瞄了办公室门一眼,眼神充满好奇,“和一个老头一块来的,好像遇到什么困难,表情很落寞呢……尤金,你会帮她吗?”

正义感,又是这些无谓的正义感,让他活得像一名圣殿骑士,只可惜这里不是圣殿,而我们身上也没配剑,早在三亿个电子时脉以前,我就抛掉了这种廉价的英雄主义……他实在太年轻了,从事我们这一行,最好都学着冷漠一些。

我耸耸肩膀绕过他,走向我的办公室门口。

他叫住我,犹豫了几毫秒,有一丝期待地问:“你打算几时教我全系统搜查,我被派来这个部门,已经有一阵了。”

他这态度照说我应该欣赏才是,但事实上我却生出了一种连自己都不明白的厌恶感受,就像在一场无尽的路跑中,被对手死死纠缠,我的领先越来越小,随时都有可能被超越。

我敷衍他一句,推开办公室大门。P1-2

序言

戴着镣铐起舞——中国大陆悬疑推理小说创作与出版现状浅谈

未有定论的悬疑推理之辩

谈到中国大陆的悬疑推理小说,有一个争论是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悬疑和推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们时常讨论的“谁包含谁”的问题。

绝大部分人都承认“推理小说”是舶来品,却没有人通过比较精确的考证,指出中国的所谓“悬疑小说”诞生于何时,“悬疑”这个名称又是从何而来,以及它的精确定义是什么。

依照“推理之门”网站站长老蔡《为推理小说正名》一文的观点,“广义推理”是包含“悬疑”的。老蔡认为“悬疑小说恐怕是中国的特产”,而汉语中的“悬疑”是一个源于“悬念”的生造词,目前尚无法找到合适的英文词汇来与之对应,“其目的则可以推测为是商业的需要”。也就是说,悬疑小说本质上是源于商业需求,而被冠以“悬疑”之名的推理小说。

然而在逐步的发展之中,大陆的“悬疑小说”却渐渐脱离“推理”的束缚,尽可能地吸收多种类型小说元素(幻想、武侠、恐怖惊悚等),而形成一种概念上更加宽泛的小说类型。

相反的,大陆原创“推理”则给人越走越窄的感觉。一些崇尚“本格”、“诡计”至上的推理作家和读者的原教旨主义倾向,使得大众对推理小说产生了“非本格不推理”的误解。这种排他性把原创推理变得越来越狭义,几乎使它完全与悬疑小说划清界限。这也是大陆悬疑小说读者越来越多,而推理却越来越小众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同老蔡关于“大陆悬疑小说本质上源于广义推理”的观点,但笔者认为,基于目前大陆悬疑推理小说的创作与出版现状,既然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在大众中具有较高认知度、概念上更加宽泛的小说类型,不如就以此为名来囊括尽可能多的近似类型。

以笔者的理解,广义的“悬疑小说”是以解答“谜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说。如果从中文字面来理解“悬疑”这两个字的话,“悬”很自然地代表“悬念”,即说明此类小说在故事上充满悬念;“疑”可以理解为“疑惑”,即对小说中未解之谜的疑问和困惑。那么,“悬念”加“疑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谜团”了。只不过,这里的“谜团”可大可小,可以大到颠覆读者世界观的大阴谋,也可以小到日常生活中帮老太太找狗这样的小事件。

而从“谜团”的解答方式来看,悬疑小说一般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现实型和超现实型两种。

现实型悬疑小说,以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给予谜团合乎科学(现实逻辑)的解答,可以囊括大部分的推理小说。

超现实型悬疑小说也可称为幻想型悬疑小说,一般无法给予谜团合乎现实逻辑的解答,往往涉及超自然因素、神秘主义等,这种类型囊括了含有其他类型元素的悬疑类型。

正因为大陆悬疑推理小说的“舶来品”属性,使得作者和读者一方面一直试图从中国本土原有的小说类型中考察这一类型可能存在的源头,另一方面又在不停地扩大其定义,使其能囊括更多的子类型。

(虽然笔者持“大陆广义悬疑囊括推理”的观点,但为了叙述方便,以下仍将“悬疑”和“推理”分开讨论。)

大陆悬疑推理小说创作与出版现状

在当下的中国大陆,过分追求“唯诡计唯本格”的创作理念无形中提高了推理创作的门槛,使得一些新人作者望“推理”兴叹,转而投向“悬疑”的怀抱。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近年来大陆推理虽然有所起色,偶有佳作诞生,但依然处在相对小众的“短篇时代”和“杂志时代”。

以发表短篇推理小说(以本格推理为主)的专业杂志(如《岁月·推理》《推理世界》等)为平台,只能培养一些业余推理作家,暂时维系大陆推理的基本生态。而要使其蓬勃发展,则必须有足够多的长篇推理问世。

在这些由推理杂志培养起来的作家中,大部分人都是本格推理迷,比较注重小说的诡计,而时常忽视小说的故事性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都导致他们很难创作出能够吸引大众的长篇推理小说。即便创作出来,也基本是长篇谜题,枯燥乏味,缺少卖点,无法得到出版社(其实主要是出版商)的青睐,很难有市场。

短篇为主长篇为辅,作者有限,优质稿源不足,稿费低廉:这基本就是目前大陆推理的现状了。

相比之下,大陆的悬疑小说则呈现出与推理几乎完全相反的态势:长篇繁荣,短篇凋零。

悬疑短篇的凋零源于实体平台的锐减。由于悬疑小说将恐怖、惊悚、灵异等元素通通纳入进来,导致其很容易在某一方面过度渲染,经常因为内容问题,而在编辑审核时无法通过。

2013年起,大陆已经有多种悬疑刊物或停刊(《悬疑志》《漫客悬疑》《惊叹号》《胆小鬼》等)或转为电子刊(《悬疑世界》)。不论是由于出版审查政策上的限制,还是期刊自身的经营不善,发表悬疑小说的实体平台正在整体萎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百花齐放到百刊凋零,如今大陆悬疑期刊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几乎“真空”的状态,基本只剩《怖客》《悚族》等以恐怖惊悚小说为主的廉价杂志(即俗称的“地摊刊”)。

正是由于短篇悬疑发表无门,不少作者在无奈之下才选择创作长篇悬疑(或中短篇系列合集),以求能够直接出版单行本图书。

或许是更好的出路:幽默推理  在如今大陆悬疑推理小说越来越猎奇化、变态化和重口味化的今天,许多作品无法出版,于是许多作者把自己小说无法出版的原因顺理成章地推到了出版制度身上,而并没有从自身寻找原因,勇于发掘更好的出路。

其实,一种受大众欢迎的类型已经悄然来到作者和读者的身边,那就是“幽默推理”。近年来,随着日本幽默推理名家东川笃哉的作品被系统引进大陆,更多读者和作者开始接受这种以幽默搞笑外衣包裹本格推理内核的小说。

笔者于去年编辑了一本大陆作者原创的幽默推理小说集:亮亮的《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在这本书出版前后笔者曾思考:幽默推理极有可能会成为大陆原创推理最好的一种出路。幽默搞笑、娱乐性强,又不失悬疑推理的精彩故事(完全可以是很本格的),极易被大众接受,扩大原有推理圈的读者群。只要尽可能地降低血腥恐怖这些元素,这一类型还是会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的。

笔者这里所说的“幽默推理”是一种广义上的能引人发笑的推理小说,但制造笑点的手段却多种多样,可以是无厘头的情节,可以是欢乐的吐槽,也可以是对本格诡计的恶搞。

亮亮的“季警官”系列更多地采用宁浩喜剧电影的搞笑模式,通过意外和反转给读者带来喜剧效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东川流”幽默推理又有些许不同。此外,一些大陆推理作家还创作了更为极端的幽默推理,这其中的代表便是陆小包的《撸撸姐的超本格事件簿》和时晨的《斜眼少年》,他们走“搞笑为主,破案为辅”的日系“马鹿推理”路线,侦探、助手和委托人(或警察)之间经常互相吐槽拆台,还时有不合理的无厘头诡计出现,极尽恶搞之能事。这类作品诞生于网络,语言风格比较网络化,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但也因此较难得到实体出版的机会,目前只能以同人志的私印本形式在少数同好之间流传,实为一个遗憾。

总之,现阶段的大陆悬疑推理小说的创作就是作者戴着镣铐在起舞。作者只能从自身出发,或迎合市场,或坚持自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悬疑推理之路。

2015年6月7日雨夜于武汉,第一稿

2015年6月18日凌晨于武汉,第二稿

2015年11月6日午后于武汉,第三稿

(本文节选版曾刊于《2015台湾推理作家协会会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5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华斯比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5038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5272486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0.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