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方星霞所著的《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分为五部分。首章为绪论,交代研究动机及方向,并简述“京派”的发展及“京派”小说的审美倾向,以带出研究对象汪曾祺。接着两章分别论述汪氏小说的人文精神及艺术成就,以彰显其创作的积极意义,是大学中文系高年级以上学生或学者的参考书。
| 图书 | 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方星霞所著的《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分为五部分。首章为绪论,交代研究动机及方向,并简述“京派”的发展及“京派”小说的审美倾向,以带出研究对象汪曾祺。接着两章分别论述汪氏小说的人文精神及艺术成就,以彰显其创作的积极意义,是大学中文系高年级以上学生或学者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凭着1980年发表的《受戒》,广为人知。其后推出一系列以高邮为题的小说,恬淡的文风,略带幽默的笔触,以及笔下那些纯朴的市井小民,都让人一读难忘。坊间虽有不少汪曾祺选集,但是学术性的评论专著尚不多见。由方星霞所著的《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从“京派小说”的角度切入,研读汪氏前后50年的小说创作,梳理其中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貌,评价汪曾祺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位置和价值,指出其作品既坚持歌颂人性的主题,又在题材及文体上超越京派前人。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汪曾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 第一节 不妨从《受戒》讲起 第二节 简介京派及其成员 第三节 京派小说之审美倾向 第四节 汪曾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 第二章 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汪曾祺小说之人文精神 第一节 人文精神的探索和奠定 第二节 汪曾祺笔下的民间世界 第三节 民间审美意识的转变 第三章 以画为文:汪曾祺小说之叙事魅力 第一节 京派抒情化书写的延续 第二节 一语天然万古新:叙事语言 第三节 苦心经营的随便:叙事结构 第四章 汪曾祺小说对京派的超越 第一节 从文学史的角度谈起 第二节 小说文体的开拓 第三节 和谐文风的超越 第五章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京派的承传与超越(汪曾祺小说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方星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7273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9 |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 |
| CIP核字 | 2016164321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7 |
| 宽 | 176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