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兰河传/语文新课标无障碍阅读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火烧云,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本版本《呼兰河传》由特级教师孙普诺导读,读者能更好地读懂,了解萧红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成就。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目录

第一章 小城呼兰河

第二章 呼兰河年中盛事

第三章 我、祖父与后花园

第四章 我家的邻居们

第五章 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 怪人有二伯

第七章 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

附录 萧红小传

考点总结

试读章节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地不得力,若不是十分地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战战兢兢,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地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

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它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地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P2-4

序言

正像韩少功先生在《我心归去》中所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只有含着悲伤的血沃之地,才能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萧红的呼兰河是美丽而又令人悲伤的家乡,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她蘸着欢乐与悲伤的泪水写在灵魂之上的文字。

“我家是荒凉的”,这句像是重章叠唱的音符,在整篇小说中不断.地闪现,重重地敲击着读者的心灵。

荒凉,首先是物质生活的贫瘠。整个呼兰河小城,一直弥漫着贫寒、饥饿、落后的浓浓雾气。一块豆腐成了他们的生活梦想,一根油条也是经年不遇的大餐,一个馒头有时就是救命的稻草;而往往是常年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冯歪嘴子刚出生的小孩,在零下七八摄氏度的寒冬里,只能放在麦草里,过着猪狗一样的日子。他们常常从一个鸡蛋上构筑他们的发财梦,常常为了一点点利益而不顾及自己的人格。穷,扭曲了人性,使心也变得异常坚硬。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只能用几个面袋子取暖,即使如此,也没有得到同情,面袋子还是被拿走了,这简直是在杀害!

物质的荒凉,只是让人皮肉受苦;精神的荒凉则使人性消失,整个呼兰河变得麻木而可怖。人们像是一棵草一样,春生秋死,无声无息。跳大神成了精神的盛宴,红白事让他们兴奋一会儿后又回归于悄无声息的沉默之中去了。如果是一池死水,单靠外面的风,能产生多少涟漪呢?呼兰河,这美丽的小镇,在萧红生活的时代里,是那么荒芜啊!荒芜的土地不生长庄稼,却生长野草与毒瘤;有二伯常常与风与树说话,而且说的都是怪言怪语,“虽然也长了眼睛,但是一辈子没看见什么”,一颗心冷到了极点,不仅如此,有二伯还偷东西,人性在贫穷中慢慢地消失退化。那些好心的村民们以爱的名义把小团圆媳妇生生地折磨死,他们恶狠狠地看着冯歪嘴子一家人在寒风中瑟缩,顽固守旧的思想,让他们视生命如草芥,生活再也没有天上的火烧云温暖亮丽。

面对这样的荒凉,萧红并没有愤恨,她依然用温和的目光抚慰着这个生她养她的故乡。她从这些冷漠的眼神里看到了生活的艰难与生命的坚韧,她用天使一般的圣洁悲悯地看着这个世界,她看透了这个世界,看透了这个世界的灰暗与肮脏,可是她依然爱着这个世界。这是萧红的可贵之处,她的文字让我们从那些苦涩的泪水里看到了贫苦百姓的微笑。冯歪嘴子,在绝地之中呐喊、出了生命的最强音:“这孩子眼看着就大了!”无穷的人民百姓正是在这种朴素的生命渴望中慢慢前行的,他们用自己的顽强不屈给卑微、弱小、愚昧和麻木加进去了最有意义的一笔——我们要活着!

从小说的形式来看,《呼兰河传》走出了一条完全的新路。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一篇篇完全可以分离,而合在一起又浑然一体,绝没有别扭的感觉。萧红是如何形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的呢?

小说先从呼兰河小镇的布局写起,选择了东二道街、西二道街上的特殊店铺做具体描述;然后写了小镇的“精神生活”——放河灯、听大戏、逛庙会等,接着把笔墨集中在我家的大院里,写我家的生活、我与祖父的生活;最后分别写出左邻右舍的人物故事。这就像一大串葡萄:摘出一节来看,这一节单独是一串葡萄;合在一起就是一大串葡萄。之所以摘出一节来看,仍然是一串葡萄,是因为萧红不论写哪一部分,她都紧紧抓住内容的故事性来写,形成了独立的叙事情节;并不像西方小说那样,写环境就渲染环境,为了给人物活动提供社会背景,目的非常单一。而合在一起,便又都从属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这个大话题。因此,整篇小说,就像自然村庄一样,好像是没有统一规划,而又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萧红的语言是从呼兰河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它符合自然万物的脾性,带着自然万物的温度神情,从不让你觉得她是在写小说,她是在给你讲故事,而是随着她就走进了那个小镇,那片生活!

《呼兰河传》一诞生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风姿绰约,魅力永恒。茅盾先生评价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也因此被人们称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我相信萧红的书,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

——美籍华人、文学史家 夏志清

她的文字简单朴素,并且能用文字来“绘画”,她的每部作品题材风格、叙事观点感受都不一样,她的叙述观点能在写作中自如转换。这些都是我认为好作家的品质。

——美国学者 葛浩文

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家 茅盾

笑声里,满是辛酸泪水的苦涩;快乐时,皆是生命毁灭的疼痛!呼兰河畔的晚霞,不是闲情逸致的诗,而是安慰苦难灵魂的图画。萧红,拿着画笔,永远定格在二十世纪文学史的巅峰。

——江苏省特级教师 孙普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兰河传/语文新课标无障碍阅读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273888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6140052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