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喜欢孩子,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乐意为儿童写东西。
《老舍专集》不仅是要展示老舍儿童文学作品的非凡成就,给儿童好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也许还在于要激励今日的中国作家都来关注儿童文学,提示大家心里要想着儿童,热爱儿童,努力为他们写作,积极投身于繁荣儿童文学这个伟大的事业之中来。
图书 | 老舍专集/中国名家经典童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老舍先生喜欢孩子,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乐意为儿童写东西。 《老舍专集》不仅是要展示老舍儿童文学作品的非凡成就,给儿童好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也许还在于要激励今日的中国作家都来关注儿童文学,提示大家心里要想着儿童,热爱儿童,努力为他们写作,积极投身于繁荣儿童文学这个伟大的事业之中来。 内容推荐 《老舍专集》是我国现代文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童话作品集。本书选编了老舍先生专门为孩子们而创作的名篇《小坡的生日》《小木头人》等3篇童话。老舍先生的成人文学作品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同样是文学中的经典。 本书收录的作品延续了老舍先生一贯幽默和亲切的风格,在这些有趣的故事中,蕴藏着成长的智慧与力量。 目录 小木头人 小白鼠 小坡的生日 小坡和妹妹 种族问题 新年 花园里 还在花园里 上学 学校里 逃学 海岸上 生日 电影园中 嗗拉巴唧 影儿国 猴王 狼猴大战 求救 往虎山去 醒了 试读章节 小木头人 按理说,小布人的弟弟也应当是小布人。欧,这说得还不够清楚。这么说吧:小布人若是“甲”,他的弟弟应该是小布人“乙”。 不过事情真奇怪,小布人的弟弟却是小木头人。他们的妈妈和你我的妈妈一样,可是不知怎的,她一高兴,生了一个小布人,又一高兴生了个小木头人。 小布人长得很体面,白白胖胖的脸,头上梳着黑亮的一双小辫儿,大眼睛,重眉毛,红红的嘴唇。就有一个缺点——他的鼻子又短又扁。他的身上也很胖。因为胖,所以不怕冷,他终年只穿一件大红布兜肚,没有别的衣服。他很有学问,在三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一”字,后来他又认识了许多“一”字。不论“一”字写的多么长,多么短;也不论是写在纸上,还是墙上,他总会认得。现在他已入了初中一年级,每逢先生考试“一”字的时候,他总考第一。 小木头人没有他哥哥那么体面。他很瘦很干,全身的肌肉都是枣木的。他打扮得可是挺漂亮:一身木头童子军服,手戴木头手套,足登木头鞋子,手中老拿着一根木棒。他的头很小很硬,像个流星锤似的。鼻子很尖,眼睛很小,两颗木头眼珠滴溜溜地乱转——所以虽然瘦小枯干,可是很精神。 欧,忘记报告一件重要的事!你或以为小木头人的木头衣服,也像小布人的红兜肚一样,弄脏了便脱下来,求妈妈给他洗一洗吧?那才一点也不对!小木头人的衣服不用肥皂和热水去洗,而用刨子刨。他的衣服一年刨四次,春天一次,夏天一次,秋天一次,冬天一次,一共四次。刨完了,他妈妈给他刷一道漆。春天刷绿的,夏天刷白的,秋天刷黄的,冬天刷黑的;四季四个颜色。他最怕换季,因为上了油漆以后,他至少要有三天须在胸前挂起一个纸条,上写“油漆未千”。假若不是这样。别人万一挨着他,便黏在了一块儿,半天也分不开。 小布人和小木头人都是好孩子。不过,比较起来吗,小木头人比小布人要调皮淘气些。小布人差不多没有落过泪,因为把布脸哭湿,还得去烘干,相当的麻烦。因此,他永远不惹妈妈生气,也不和别的孩子打架,省得哭湿了脸。小木头人可就不然了。他非常的勇敢,一点儿也不怕打架。一来,他的身上硬,不怕打;二来,他若是生气落泪,就更好玩——他的眼泪都是圆圆的小木球,拾起来可以当弹弓的弹子用。 比起他的哥哥来,小木头人简直一点儿学问也没有;他连一个“一”字也不识!他并非不聪明,可就是不用功。他会搭桥,支帐篷,练操,埋锅造饭;干脆的说吧,凡是童子军会的事情他都会。对于足球、篮球、赛跑、跳高,他也都是头等的好手。他还会游泳,而且能在水里摸上一尺多长的鱼来。可是他就是不喜欢读书,他的木头眼珠有点奇怪,能看见书上画着的小人小狗,而看不见字。人小学已经三年多了,他现在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先生一考他,他就转着眼珠说:“小人拉着小狗,小人拉着小狗。”为有点变化,他有时候也说:“小狗拉着小人。”他永远背不上书来。先生并不肯责打他,因为知道他的眼珠是木头的,怪可怜。况且他作事很热心,又会踢球,赛跑,先生想打他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小木头人很感激先生,所以他老远看到先生就鞠躬;有时候鞠得度数太大,就跌在地上,把小尖鼻子插在土里,半天也拔不起来。 在家里,妈妈很喜爱小布人,因为他很规矩,老实,爱读书。妈妈也很喜爱小木头人,因为他很会淘气。小木头人的淘气是很有趣的。比方说吧,在没有孩子和他玩耍的时候,他会独自想法儿玩得很热闹。什么到井台上去汲水呀,把妈妈的大水缸都倒满。什么用扫帚把屋子院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呀,好叫检查清洁的巡警给门外贴上“最整洁”的条子。什么晚上蹲在墙根,等着捉偷吃小鸡的黄鼠狼子呀——要是捉不到黄鼠狼子呢,起码捉来两三个蟋蟀,放在小布人被子里,吓得小布人乱叫。 P1-3 序言 老舍先生喜欢孩子,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乐意为儿童写东西,而且,的确写了不少,专门编一本他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集,的确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应该是手到擒来,毫无困难。 这不,说话就有了这一本,正好在他的110周年诞辰之际发行,应该说,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和启迪价值的事。 他的第一篇处女作叫《小铃儿》,是短篇小说,是他二十二岁时写的习作,主人公是一个小孩。 他最后一部作品叫《正红旗下》,是他六十三岁时写的,可惜未完成,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主人公是他自己,写了十一章八万字之后被迫中断,刚写到主人公由诞生到一岁,也是以小孩为“核”的。 以小孩始,又以小孩止,看似偶然,实则说明孩子在这位作家心中的地位。 其间,有四部老舍作品特别值得提一提,是可以真正界定为儿童文学的大作品: 《小坡的生日》,长篇童话小说,写于1929-1930年; 《小木头人》,中篇小说,写于1943年; 《青蛙骑手》,儿童歌剧,写于1960年; 《宝船》,三幕五场儿童话剧,写于1961年。 老舍先生还有一部有趣的长篇小说,叫《牛天赐传》,写于1934年,虽不是专门给儿童看的,但又是以一个小孩为“核”展开的,专门抨击旧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旧式家庭对儿童的束缚,表面轻松诙谐,实则严肃深刻。 这么看来,儿童文学作品在老舍的全部文学创作中确实占了一个很重要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舍先生也是一位地道的有成就的儿童作家,像一些文学大师一样,为儿童写作仿佛是他们的天责。 老舍先生自己对这一点也是颇为得意的。他在《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一文中写道:“写这样的书使我觉得年轻,使我快活;我愿永远作‘孩子头儿’。”“我对这本小书仍然最满意,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自己还未完全失赤子之心——那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 1956年,中国作家协会决定成立书记处,第一书记是茅盾先生。老舍先生是书记处成员。老舍提议中国作协要号召作家为儿童写作,为此中国作协做了专门的决议,真的提倡每位作家都要为儿童起码写一篇东西。老舍带头创作了儿童歌剧《青蛙骑手》(1960年)和儿童话剧《宝船》(1961年)。 出版这本专集,不仅是要展示老舍儿童文学作品的非凡成就,给儿童好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也许还在于要激励今日的中国作家都来关注儿童文学,提示大家心里要想着儿童,热爱儿童,努力为他们写作,积极投身于繁荣儿童文学这个伟大的事业之中来。 舒已 书评(媒体评论) 我想念他,常常是感到人见不着了,才开始真正认识一个人。我说不出如何赞美老舍先生的话。他的作品已经是不朽了。我很想念老舍先生,尤其在纪念他八十五岁诞辰的时候,他却不在我的身边。 ——曹禺 一个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文艺界的劳动模范的事迹和成就,是多方面的。每一个朋友对于他的认识,也各有其一方面。从每一侧面都能投射出的一股光柱,从许多股光柱凝聚在一起,才能映现出一位完全的老舍先生。 ——冰心 孙犁先生曾论说作家生死两态:人生舞台,曲不终,而人已不见;或曲已终,而仍见人。显然,老舍先生属于令人尊敬的后者。无论作为小说家,还是作为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还真的很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 ——肖复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舍专集/中国名家经典童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老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蘑菇头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772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8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6 |
CIP核字 | 2016107215 |
中图分类号 | I28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