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喜剧作家(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喜剧作家(精)》是作者止庵短篇小说作品首次集结出版,重温1980年代:选择与迷惘,幻想与失去。这本书是一些好故事,一些活生生的人物,以及如海风般扑面而来的80年代的潮潮湿气,主人公们在自己的生活节点里无所适从,意义和价值成为他们人生之上的重负;如若这重负卸却之后呢,“人生不过如此”,——然而如果再多问一句的话,那个“如此”是什么呢。

内容推荐

止庵编著的《喜剧作家(精)》包含了以下作品:

《世上的盐》墙上的时钟指向十二点,幻觉里当的一响。我把脸转向窗外。五颜六色的遮阳伞,皮肤晒得黝黑的青年男女,杯子里的饮料呈现诱人的橘黄色……你还不来。

《墨西哥城之夜》过道里什么都是淡淡的,白色的,墙壁,衣架,衣架上挂着的衬衫,连厨房透过来的日光也是淡淡的,白色的;只有那个公文包是黑的。

《喜剧作家》是这个地方吗?好像……好像很宽敞很整洁……有一片阴凉……有一棵树皮剥裂的老槐树……泛着淡绿的白花一簇一簇幽幽的花香……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他们围着小桌坐在树下……好像什么也记不得了……

《走向》站台上的两排柱子,晃晃荡荡的人影,向一端翘起的檐顶,四周沉沉的暮色,以及远处那盏红灯,都令他奇怪地感到是在一条船上。

《姐儿俩》我们站住,看那架飞机起飞,听见那种轰鸣,越飞越远,直到变成一个银白的小点儿消失在蓝天之中。

目录

姐儿俩

走向

墨西哥城之夜

喜剧作家

世上的盐

后记

试读章节

我到这里出差,忽然听说父母的一位老朋友,我称作沈伯母的,患了肝癌,已经住进医院。她是个寡妇,许多年一直住在这个城市。虽有好久没见面,这消息还是令人震惊,我就赶去探望她。

先见着她的大女儿沈冷泠。病房的走廊空空荡荡,一色洁白,阳光全无遮拦地射进来,没有些许阴影,她站在尽头,明亮的深处,一个人面对窗子。见着她是在意料之中,她独自守在母亲身边好多年了;但许是当下环境的缘故,总有点儿不同寻常。我没有叫她,后来我的脚步声惊动她了;她转过脸,但是想掩饰什么似的马上要转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她的眼泡红肿,刚刚哭过。

“你怎么来了,哪天到的?刚才我自己在这儿待了会儿。有人告诉你了?我妈妈她——”

我问她情况怎样,她摇摇头,难过起来。我跟着她到病房去。她向我讲了几句,我明白要是再晚来几天,恐怕就赶不上了。

到了门口,她说:“妈妈的情况很不好,只怕、只怕是有点儿不认人了。”

我点点头。

病房不大,只放了一张床。病人仰面躺着,盖着被子。床边有个输液架。走近就闻着一股强烈的被称为“肝臭”的味儿。她闭着眼睛,瘦得只剩下一个骷髅了,尤其是脸上那种死灰色,真让人难受。呼吸好像也很困难,随着一次次出气发出轻微的呻吟,一定是痛得很。

沈泠泠说:“妈妈,你看谁来了。”

“滚,”病人的嘴动了动,眼睛仍然闭着,“我不是你的妈。”

她的话夹在呼吸和呻吟里,但能听清楚。沈冷冷拉住了我的手,她在抖,手很凉。她那样子很是难堪。沈伯母有些躁动了,枯干的手伸出来,像是要从虚空中赶走什么,声音也高了。我碰碰沈冷冷,冲她使个眼色。

她迟疑了一下,到底还是顺从我的意思,退了出去。

病人并不知道,还在詈骂,呻吟也加重了,而且添了咳嗽。她的话渐渐不成片段,骂的还是她的女儿,后来只说要女儿去死。我对她说是我,她也不理会。她的神志也许不清楚了。最后她有些衰竭了,只剩下呻吟,可呻吟好像也还带着怨恨似的。

我把带来的一篓广柑放下。床头柜上,窗台上,堆满了各种吃的东西,大概都是沈冷冷买的吧。房间的另一角,几个漆着白漆的凳子排在一起,上面扔条毯子,我想那是她休息的地方了。

我又在沈伯母的病床前站了会儿。她还是闭着眼睛。我替她把被子盖好,这又引起她一阵模糊不清的咒骂,许是还在骂沈冷泠吧。虽是平卧,她的肚子还是胀得很圆很大,大概腹水已经很厉害了。

我走出去。沈冷冷就在门口站着,看样子一直在哭。看见我她不再掩饰,哭出声来。她的声音那么大,恐怕别的病房的人也要被惊扰了。但她一点儿也不顾忌。快了——当时我想这么劝她,但是没有说出口;我想她未必能体会我的意思,说不定反倒为此恨我一辈子呢。

“她要死了!”P3-5

后记

我写小说的始末,具载拙著《插花地册子》“创作生涯”一章,这里不再重复;我想说的是,当年写的东西,停笔之后整整二十年不曾寓目。还是母亲在替我编“三十年集”时提起,你不是写过不少小说吗。我这才从寄放在人家地下室的若干纸箱之一中找出来,不论当初发表的刊物,还是手稿,纸张都已经泛黄了。

我是“悔其少作”的,最早写的几十万字小说习作,已经在二十五年前烧掉了,有一次写文章中言及此事,道是“幸未谬种流传”。另有一句老话叫“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较之“悔其少作”显然有程度上的差异,我现在可以说正处在二者之间,虽然实际岁数早已超过那个期限,好像要坐实“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似的。这也就是我将自己过去写的小说重新编选出版的原由。其实我出别的书,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使是正在写的,未必没有一个“非”字在未来等着。勉强说是觉悟不到,然而我想,如果确定能有觉悟的那一天,觉悟得晚一点儿也未尝不可。

现在找出来的共十多篇,包括发表过和未曾发表的,当然没必要出“全编”,只挑出五篇,其余的还是“幸未谬种流传”。有四篇登在当年的文学杂志上,其中一篇改了题目,两篇有删节,这回都依手稿恢复了原貌。只有《走向》一篇向未面世,本来计划要写很长,但不知为什么写了个头儿就截止了,那段时间没写日记,我也不记得情节将如何进展了。在卷首添加了一句题词,录自马克·斯洛宁著《苏维埃俄罗斯文学》关于茨维塔耶娃的一节,那里说:“她置身于历史之外生活、幻想和创作;她也意识到这一点,有一次说道:‘我与我的世纪失之交臂。’”我想借来概括我笔下的那些人物。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写诗写小说署名“方晴”,后来另取了笔名“止庵”,本打算分别用于虚构和非虚构作品,但前一类作品停笔多年,“方晴”实际上早已不用,现将虚构作品一并归在“止庵”名下,是以对我来说,“方晴”从此成为前世。我最后想写的小说暂名曰“神话”,一九八九年二月至一九九○年二月的日记中保留了详细的提纲,以及人物小传之类,大概是因为我到外企打工没有时间动笔,这一下就搁置了四分之一世纪。现在偶尔想起,不免还有些遗憾:去日苦多,人寿几何。

二○一六年三月八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喜剧作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止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6068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6197187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6
14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