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中国诗学大纲(节选)
调查《诗经原始》的著作者的事迹的经过
方玉润先生年谱
陶渊明诗里的人生观
《文心雕龙》的研究
苏曼殊传
中国文学观念的进化
大思想家袁枚评传(节选)
悲观主义新说
说忏悔
驳以美育代宗教说
史地新论(节选)
历史研究法(节选)
史学通论(存目)
中国法律发达史(存目)
中国法律思想史(存目)
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存目)
后魏司法上因种族成见牺牲的大史案
清代庄史案之重鞫
教育之行政学的新研究(节选)
国学在世界文化的位置
回忆梁启超先生
杨鸿烈生平年表
图书 | 杨鸿烈文存/清华国学书系 |
内容 | 目录 导言 中国诗学大纲(节选) 调查《诗经原始》的著作者的事迹的经过 方玉润先生年谱 陶渊明诗里的人生观 《文心雕龙》的研究 苏曼殊传 中国文学观念的进化 大思想家袁枚评传(节选) 悲观主义新说 说忏悔 驳以美育代宗教说 史地新论(节选) 历史研究法(节选) 史学通论(存目) 中国法律发达史(存目) 中国法律思想史(存目) 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存目) 后魏司法上因种族成见牺牲的大史案 清代庄史案之重鞫 教育之行政学的新研究(节选) 国学在世界文化的位置 回忆梁启超先生 杨鸿烈生平年表 内容推荐 叶树勋选编的这本《杨鸿烈文存》介绍了,杨鸿烈(1903-1977),又名炳望,字宪武,云南晋宁人。先后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曾在南开大学、南京中央大学、香港大学、广东文史馆等处工作,1977年病逝于广州。杨鸿烈是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法律史学家,并且在史学理论与方法、诗文研究方面也有相关著述,著有《中国诗学大纲》《史学通论》《历史研究法》《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等,在文学理论、史学研究尤其是法律史方面做出了比较重要的学术贡献。 编辑推荐 杨鸿烈是早期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毕业生,曾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研究历史,后成为著名法学家。其著作有《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等。叶树勋选编的这本《杨鸿烈文存》收录杨鸿烈在法学、史学等研究领域的文章,为我们了解其治学为人均有帮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杨鸿烈文存/清华国学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叶树勋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1779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3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6 |
CIP核字 | 2016170306 |
中图分类号 | C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