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表现方式之一,它首先必须深入到这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本质之中,必须表现出这个民族所有个体精神深处的那种战栗。向精神深处掘进,向人心的幽暗处掘进,是作者为自己的写作定下的一个方向。
《有人将归》收录作者丁伯刚创作的五篇中篇小说,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剖析,深入表现了一些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一个个“心灵事件”“灵魂事件”。
图书 | 有人将归/江西文学精品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学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表现方式之一,它首先必须深入到这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本质之中,必须表现出这个民族所有个体精神深处的那种战栗。向精神深处掘进,向人心的幽暗处掘进,是作者为自己的写作定下的一个方向。 《有人将归》收录作者丁伯刚创作的五篇中篇小说,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剖析,深入表现了一些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一个个“心灵事件”“灵魂事件”。 内容推荐 《有人将归》收录作者丁伯刚创作的五篇中篇小说《两亩地》《有人将归》《落日低悬》《马小康》《宝莲这盏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剖析,深入表现了一些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一个个“心灵事件”“灵魂事件”。 目录 两亩地 有人将归 落日低悬 马小康 宝莲这盏灯 试读章节 白天刘赛羽出门的时候,房间里便剩下吴建一人。刘赛羽上班很忙,有时连晚上一餐饭都不能回来吃。刘赛羽反复交代了,让吴建没事不要随意出门。没事就在家待着,看看书,睡睡觉,听听歌,干什么都行。吴建点头。即便刘赛羽不说,吴建没事也不会出门的。不过吴建还想问一句,没事时不出门,那么有事必须出门,怎么办?吃饭的问题总算自行解决了,吴建买来一只小铁锅,一套炊具,每餐在走廊上炒菜做饭,免得再去食堂那个是非之地。但是还有打水呢,还有上厕所呢,还有买菜买米买油买盐呢。房东家厕所是不对房客开放,也无法对房客开放的。房东家的厕所紧连着厨房,厨房又连着睡房,睡房再连着客厅。你若想上一趟厕所,首先必须从二楼下来,穿过客厅,再穿过睡房,再穿过厨房。不说房东不允许,便是房东允许了,你这么一关接一关穿越着,自己也一定会疑惑起来,不知这到底是在上厕所,或者是入室为盗。一个人每天不能不上几次厕所,想上厕所,你就必须老老实实沿着煤渣路走出去,到村中心的公共厕所去。再说用水,水龙头设在院落一角的低地上,水很浑浊,水流极小,时不时还突然嘎嘎咕咕几声,水停了。谁也弄不清这一带用的是什么自来水。一定是村中自设的简易自来水,水量得不到基本保证,时大时小,时有时无。水一停,你又必须抓一只铁皮桶到水泥路边的公共龙头上接水。接水,上厕所,买菜买米,这都是你每天不得不直接面对的基本生活问题。可是接水、上厕所的地方是什么地方,买菜买米的地方又是什么地方,那里跟食堂一样,人最多,秩序最乱,一点遮蔽也没有。 吴建再次遇到余细毛,也就是那天在食堂里被人打、后来又带了一伙凶徒打人的当地青年,倒并不在接水上厕所的地方。吴建是在机械厂那边一家医院同余细毛等人相遇的。这天的事讲起来颇有几分传奇色彩。一位叫王方林的朋友费尽周折,找到两亩地村子上来了。王方林是吴建大学读书时的同学,后来又在歌珊共事教书。后来王方林通过考试,又出外读了好多年书,毕业后分进江州大学,据说现在已是单位上一位不大不小的领导了。王方林身高个大,相貌堂堂,还在中学做老师的时候,他已经很像一个大学教授,现在真正成了教授,从外表上看不用说就更加像教授。教授派头十足的王方林却没有半点教授的架子,他一身大汗坐在廊外的阴凉处,边使劲摇着一把白纸扇,边笑眯眯地与吴建扯起往日的一些话题。 王方林专程找上门,目的只有一个,他想请吴建和刘赛羽到他家玩玩,顺便吃一餐饭。吴建每次到江州,都会到王方林家玩玩,吃一餐饭的,这次来江州,他也准备到王方林家玩玩,动身的前两天,两人还通过一个电话。王方林说他一直在家等。王方林问吴建来江州多日,为什么一直不过去玩。 这天吴建很兴奋,很激动,两人的谈话也格外投机。交往许多年来,吴建发现他和王方林还从未谈得如此投机过。后来送王方林出门,两人并排走在村道上,仍一句紧跟着一句聊得热烈。吴建察觉到,路两边有不少人在看他们。吴建就是要让这些人看看,在江州他也有朋友,并且还是一位又体面又有身份的朋友。王方林不止一次让他回。吴建不回。吴建说,再走走吧,反正回去坐着也是坐着。村子走完了,王方林又让他回,吴建仍不回。吴建说,干脆我送你上公交车吧。王方林坚决推辞,说这里到公交站太远,何况他也不忙着坐车。最近他的咽喉炎犯了,想顺便到前面一家医院找个医生看看,开点药回去。 吴建说:“那我陪你到前面的医院开药。” 正是在这家开药的医院,吴建遇到了那个余细毛。 医院很小,很偏僻,加上时间也晚,大厅里没有几个病人,你甚至连相关的医生也难以找到。因为人少,目标也就格外突出,有一点不能否认,在见到余细毛的最初瞬间,吴建是很吃了一惊的。吴建几乎当着王方林的面叫出声来。不过他很快把自己镇定了。今天的情况应该说有点不比寻常:第一,这里毕竟不是村庄上的食堂,这里是离村很远的一家医院;第二,吴建身边有王方林陪着;第三,今天吴建的精神状态很好,可以说今天是吴建来两亩地以后精神状态最好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第四,今天的余细毛也不是当日那个带着一伙凶徒打人的当地青年了。今天的余细毛仍同上次在食堂时一样,穿一条松松垮垮的西装短裤,赤裸的上身布满黄黄白白的泥迹,仿佛刚从什么泥土里爬出来。余细毛一手握拳垫在腹部,另一只手则软软搭住身后的椅靠,面容上有痛苦,同时也有几分惶急,有几分漠然。余细毛身侧,分别坐着两位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一定是护送的亲属或邻居之类。 “怎么回事?这是来医院看病吗?”吴建打了个招呼,自然而然迎上去。 余细毛来医院当然是为了看病。余细毛得的还不是一般的病,他得的是胃穿孔。两位中年男人争着伸出手比比画画,说余细毛胃上破了蚕豆那么大一个洞,刚刚在楼上拍过片的。胃破了就要住院,要做手术,可他们带的钱不够。他们现在坐在这里,就是等人回家拿钱去了。 在两亩地一待多日,仔细想来吴建还没同任何当地人说过一句话。今天不同了,今天的余细毛是被疾病纠缠,被眼前的困境弄得手足无措,一筹莫展的人。他们已在大厅里傻呆呆等待好久了。他们不知道还得等待多久。现在终于等来一个人上前搭话,看得出两位男人一时竟十分激动,神态窘急地从椅子上站直身,结结巴巴地向吴建叙说着。P13-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有人将归/江西文学精品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伯刚 |
译者 | |
编者 | 江西省作家协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4911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1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2016214977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6 |
宽 | 162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