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巴金的黛莉
内容
编辑推荐

《寻找巴金的黛莉》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的一部很有影响力的长篇纪实文学,2009年首发即引起很大轰动,并荣登“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前列,获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一名。

黛莉是远在偏僻的黄土高原封闭落后地区的女孩子,她与现代文学的最前巴金的七封信无意中被作者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他们之间到底有着什么密切联系?本书填补了这一段真实的历史细节。

内容推荐

《寻找巴金的黛莉》是一部非虚构的纪实文学。讲作者赵瑜如何在古玩收藏市场上意外发现了巴金早年——大约是1936年——写给一个名叫黛莉的17岁少女的信。它叙述了如何获得这七封信的过程,这些过程当然写得曲折动人,诸多的意外,还夹杂着西安古董市场的案件,大有悬疑小说的味道,又有历史考证的笔法。二者互为推动,情节紧凑而缜密,可以看出作者为获得这七封信所付出的甘苦和智慧,以及富有戏剧性的机缘。

目录

一 巴金致黛莉第一封信

二 古董商喊出高价位

三 这批旧信从何而来

四 温馨而又敏感的话题

五 血溅《牺牲者》

六 是回忆逼着我写《春》的

七 查找襄汾赵逢冬

八 信仰应是文学之根

九 寻访到一位赵文英

十 矛盾中挣扎的弱者

十一 祝寿村又见新希望

十二 赵公馆里两兄弟

十三 抗战前最后一封信

十四 宁武关人拉板车

十五 五叔捐躯与梅生出走

十六 在西安会晤赵健女士

十七 战争也没有毁掉它们

十八 从克难坡到嘉峪关

十九 坚决不做二房太太

二十 其同寻找巴金的黛莉

纪实文学写作的奥秘——从《寻找巴金的黛莉》谈起

黛莉:时代萍影生命传奇——《寻找巴金的黛莉》反响巨大

修订本后记

试读章节

已知太原市坡子街20号,曾经有一座深宅大院,住过阎锡山兵工厂老一代高管人员,而赵逢冬其人则是阎系兵丁厂总工程师。兵工总部一圈儿大佬儿,独此一人姓赵。据此判断,寻找这个家族,应无大错。经网上搜寻,查到山西文史界《沧桑》杂志有个标题,叫《赵逢冬传略》。于是我抓紧通过省党史办熟人,迅速找到这期杂志。文章不长,陈情可靠。首先是年龄对头。文中记述,赵逢冬于1900年出生在山西省汾城县西贾村一个大家族。我们或可推想,在他20岁那年,生了女儿黛莉,也就是1920年。到1936年至1937年,此女与巴金通信,可不正是17岁!赵逢冬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阎锡山主办的太原甲种工业学校,保送进入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工作,到1927年担任炮弹厂技师,次年升为炮弹厂主任。此公很不简单,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他每年每逢9月18日这天,都要自行绝食一日,牢记国耻。如此连续十五载,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后之1946年,才停止在这个日子绝食。为抵制日货,赵逢冬先生成批购买了本土本国纺织厂生产的“三龙牌”市布,供亲友们慢用国货,且做成衣服送人穿。赵说:“愿汝等从此套土布衣起,时时不忘帝国主义者武装侵略之余,又以其剩余商品倾销我国,吸我血液,吮我骨髓,凡我国民,自当敌忾同仇,尽其在我!”到1936年,阎锡山兵工厂易名为“西北制造厂”,赵逢冬虽然出身不高,学非名校,却以其出色的管理才能和正直忠信的人品,升任总厂总工程师,居家太原。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太原,赵逢冬离晋入川,赴重庆参加由詹天佑首任会长的全国工程师学会年会。这时,他及时针对中国军队落后的手榴弹,提出有效的改造建议,“以增强手榴弹杀伤威力”,很快,这项意见被采纳并转有关部门参酌应用。

就是在1937年间,巴金与黛莉通信终止。那么,这位少女是否也随家去了四川?

《传略》中还说,四川茶农久以土法炒制茶叶,损耗较大,“赵逢冬为国家开创外汇,以补贴抗战财政”,便针对性地设计出一种新型炒茶烘箱,“能使茶叶之面与底受热均匀,质量大为提高。国营中国茶叶公司闻后鉴试,深为赞赏,邀与合营,输出大增。旋又受四川企业家聘,创立琼琳茶厂,产品畅销国内外”云云。

这真是一位精忠报国的大能人。直至避难四川还没有放弃阎锡山“造产救国”思想,并能付诸行动,有所创造。

1949年,这位阎系军火总工程师,并没有随着蒋、阎转赴台湾,而是留在了大陆。他先在成都任民主建国会及工商联常委,继而出任四川省工业厅工程师。1953年奉调北京,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继续效力国防军事工业。1957年赴天津建设发电设备厂,1963年退休。“文革”开始后,这位将近70岁的老人,竞被无情地疏散到边远的新疆去了。“文革”后期,赵逢冬先生有幸返回山西养老,落叶归根,于1984年11月18日溘然长逝,享年84岁。

至此,我们对这位赵逢冬先生,总算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只是在《传略》中看不出来他的家庭情况,更无从知道他有没有一个出生于1920年的女儿。事到如今,我应该通过哪种渠道,走好下一步?

我琢磨着,赵逢冬先生既能于晚年返晋养老,想必其家族大有人在。不妨驱车走一趟他那襄汾老家,在其亲属中寻求答案。昔日汾城即是今天襄汾县之一部,找到西贾村就是了。田野调查本是我的强项。只是眼下的我们,心难静而杂务多,日日被琐事缠绕,时间都给挤光。于是我先期恳请朋友做了两件准备工作:一是通过山西党史办友人,查找《赵逢冬传略》一文的作者;二是拜托省社科院学者,进一步考藤民国人物赵逢冬的详情。

2008年12月9日上午,我走进山西作协《黄河》编辑部处理稿子。主编张发和副主编谢泳都在。谢泳刚刚受聘厦门大学做教授,尚在交接中。大家坐下喝茶,分析研究巴金与黛莉,谈及襄汾人物赵逢冬。张发兄长年编稿,与山西各市县作家联系广泛,我向他咨询说:记得襄汾有位作家,叫杨志刚,往日交往不多,能否拜托这位老杨,就近查问西贾村赵逢冬的家庭情况?

张发兄当即拿起电话:对,老杨是县文联主席,这样查褥快!

张发兄在电话中,向襄汾杨志刚热烈概述查找赵逢冬之源委。我在一旁忽然想到,此事却也奇异,先是赵黛莉、赵从平和我都姓赵,而后在公安局重案组劳请过杨志强,现在又冒出一位杨志刚,俩人同姓,志刚志强,就像兄弟二人。说不清这里头有啥道道。

只听张发兄一声高叫:嗨,让老赵跟你细说哇!

接过话筒,杨志刚那边,头一句话就让人振奋。老杨说:老赵你好,这事儿不难,咱自家就是西贾村人啊!我多谢老杨:重在查找赵逢冬的后人。末了,张发兄说:老杨办事没问题,行啦,等他消息吧。

P60-63

序言

《寻找巴金的黛莉》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的一部很有影响力的长篇纪实文学,2009年首发即引起很大轰动,并荣登“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前列,获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一名。

七年过去了,寻找黛莉的故事依然吸引人,大家依然关心着黛莉,也为挖掘出的这段尘封历史而津津乐道。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大时代的历史。历史往往需要用细节来充实。准确讲,这部书稿不是作家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故事。如果不是赵瑜对偶然在古玩市场上发现的七封信执着的穷根究底,不是他锲而不舍的坚持,这个故事可能永远沉埋在历史的尘埃下,黛莉也如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人被忽略,巴金和黛莉的交往也不为人知,文学界也不会知道的远在偏僻的黄土高原封闭落后地区的女孩子曾与现代文学的最前沿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作家填补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细节,所以它高于一般的文学作品。

非虚构作品近年来非常受读者追捧,渴望了解真相阅读的普遍心理。如何把一件普通的事件转化成带有普遍意义的公众话题,以至归纳提炼出具有的普遍意义的价值,这是作家写作的高度。

《寻找巴金的黛莉》具有优秀图书的特质,所以,在时隔七年再次出版。作者非常配合我们,对原书内容文字修订,增加了一些新的信息,以丰满作品。并在再版后记中,向关心黛莉的读者布告了黛莉的最新消息。

海天出版社

2016年11月

后记

2010年春,小书初版问世,转眼七年过去。得到读者的不少好意见,一直未及做修改。近日,深圳海天出版社打算重新出版,张小娟编书又那么认真,便静下心来,做了这次修订。

书中内容没有大的变动,主要把文字语言再做打磨,增补了一些后续信息,纠正了原版中几处失误,使小书更趋准确干净,以期不负读者。

顺告:2009年5月访问黛莉后,老人得以重温巴金先生七封旧信,次年审读了这本小书。女儿赵健相告,老人没有留下多少话语,时常沉浸在持久的回忆中……2013年3月,黛莉老人平静地逝世于西安,终年93岁。

古董商人赵从平先生遇害一案,至今未能侦破。

有读者对此书文体表示疑惑,说它像个传奇故事,像个悬念小说,然而这一切之确凿可考却是真实的,对此该当何解?我的想法很简单:百年中国世事畸变,民间叙事诡异丰实,一经演成纪实篇章,便呈现出瑰丽无比的创造力,那是人世间千百种创造力的雄厚集成,势必超越小说家的智慧与想象。如果我们承认自己并非小说天才,那么就不如老老实实,写一点惨烈生活的真相。

是为修订小记。

赵瑜

2016年8月于太原南华门

书评(媒体评论)

作品以寻找巴金的七封信为源,牵出一位现代女性传奇而坎坷的命运。作者精湛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结构能力,标志着中国非虚构文学创作的文本价值,更体现了作家忠诚于土地的精神。

——《中国作家》文学奖·授奖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巴金的黛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7695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6228694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9
14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