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宁海县作家协会三十年作品选
内容
编辑推荐

阿门主编的这本《宁海县作家协会三十年作品选》共收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写的小说5篇、散文55篇、诗歌14首。这些文艺作品虽然视角不同、体例不同,但都从一个侧面见证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有对人性美的生动展示,都有对宁海县这方灵山秀水缱绻情怀的真诚流露。

内容推荐

2016年恰逢宁海县作家协会成立30周年,作协决定出一本纪念文集,见证宁海县作协所走过的30年岁月。征文活动经《今日宁海》报、县作家QQ(微信)群等平台发布,总共收到上百件稿件。经作协理事会认真遴选,最后分成三个板块——小说、散文和诗歌,小说5篇,散文55篇,诗歌14首。阿门主编的《宁海县作家协会三十年作品选》就是这本集子,它基本上反映了宁海县作家的创作风貌,以及三十年来的创作成果,囊括老、中、青三代人。

目录

序一/褚银良

序二/杨东标

|小说|

 一张会脱榫头的床/浦子

 素人/张忌

 无法逃遁/黄敏

 老屋/赵安炉

 驼伯/童遵森

|散文|

 云山苍苍/杨东标

 鲁迅为“台州式的硬气”呐喊/杨明火

 归梦断征鞍/王艾村

 “乌墨贼”传奇/袁哲飞潘家萍

 竹筏跨海漂流记/刘尚才

 吉祥寺的钟声/葛晔军

 以平凡之名/袁伟望

 花语茶香/小乔

 内心的家园/钱晓茗

 清凉寺钟声/王方

 割蒹人/周晓绒

 方孝孺故里行/林备军

 外婆的后花园/戴巧珍

 栾色如狂/杨小娣

 潘天寿回乡/王兴满

 方孝孺女儿殉节在宁海淮河/薛家栓

 宁海风情/应可军

 梦萦黄墩/胡积飞

 一生守望/陈方梁

 为庄子“君子之交淡如水”续下联/竺济法

 爱爬山的农艺师/袁素红

 阿呆大叔/王小飞

 天生我瘦亦悠悠/叶雅琴

 黑儿子/滕延振

 嫁到宁海/娄美琴

 老家的茶园/蔡能平

 石宕埠头的女人/洪昌成

 前童元宵情/童亚飞

 文锋塔下圆梦去/王行通

 风雨归锦桥/林华烨

 一树梅花满园春/葛兴林

 无处不销魂/胡敏娇

 三十年后再还书/钱云森

 文伯/滕延娟

 《方孝孺轶事》补遗/石墨

 枇杷情结/林伟民

 车站的弧度/童振祥

 象山港尾宁海湾/雪冰

 外婆家的小溪/薛赞绒

 杨染的秋/王亚明

 名士童岳川咏前童/王灵恩

 家乡年夜饭/黄海清

 看见/苏礼巧

 包拯,你为什么不笑?/徐巧琼

 水墨江南/叶利民

 孤独的人养着一只精神的孔雀/谢海云

 掂一朵春花/柳条非飞

 精致的聊天/任亚亚

 等女生的男生/徐荻

 心中桃源/王静雅

 “孝顺”儿子/杨象娟

 满山悠闲的波尔多杂交羊/王锦春

 那些有火囱的日子/赖小珍

 交警Lee/叶振宇

 眸/吕晓曙

|诗歌|

 往事(外四首)/潘志光

 宝塔风铃在响/储吉旺

 伞下的乡土(组诗)/剑飞

 门(外四首)/徐群飞

 中年心迹(组诗)/阿门

 冬季到台北看雨(外三首)/何健军

 油菜花(外一篇)/应满云

 本命年(外四首)/南溪生

 戏台(组诗)/郑士渊

 有关宁海(四首)/肖成华

 在暖暖的阳光下(外一首)/胡文杰

 梦境中的黎明原来是那么白(组诗)/林海燕

 诗意的栖居(组诗)/王露婧

 张晓邦诗词作品(组诗)/张晓邦

后记/阿门

试读章节

这天正好清明,队里做秧田,撒谷籽。万丁从人家那里喝过一点酒,一时兴潮起来,他也去出工。万丁干的是耙田活。该死的牛苍蝇叮满了牛身,“乌骚牛”痒得用有劲的长尾巴抽打,尾巴沾了田里的烂污泥浆,溅在万丁的衣上、脸上。万丁喝住牛,用稻草将牛尾巴上的长毛缚了个紧。可是,陈年稻草腐朽无力,没几下草断结松,泥浆又溅了起来。恼得万丁把手中的竹丝,使劲朝牛屁股抽打……

晚霞满天,炊烟四起。万丁沾了一身泥浆回家了。这是一间车门旁的灰间屋,仅能烧得了一堆泥灰,放得下一只粪缸。现在的摆设是:乱草堆上一条棉毯;泥灶上搁一只铝锅、一只铝桶、一只盐碗;墙上贴着新买的《红色娘子军》剧照。小屋朝东开着一只小窗,旁邻有楼屋遮掩。他经常向旁人吹嘘:这是一间冬暖夏凉的宝室,高二强主任出一百现钱都不卖哩!

万丁的祖辈都是做小贩的。但祖上荫福不大,得了单一。丁吊丁大约吊了五代。父亲中年得了万丁,取名图个儿孙满堂。万丁父母死后,家里只剩一间小灰屋。

这天万丁拖着疲劳的身子进了屋。小水缸里舀了两勺水,只听得对门“喳”的一声,油锅爆开,并飘过一缕诱人的香气来。顺着窗格子往里望,一个扎着两个短辫子的姑娘,正在灶前炒菜。

姑娘叫石娟,与万丁在小学同过学,而且是同班同学。她和她的父亲石在刚搬来住。听高二强主任说,石在是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邻村的一个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决定把石在移居全县先进大队上高村进行监督劳动。恰好住在万丁对门。

石娟在邻村就知道了万丁的坏名气,光棍,二流子。虽是近邻,却不认熟。万丁见石娟不睬,干脆横下心来。你走资派的崽子有什么了不起。万丁这时想开门朝对门吐唾沫。开门时,又一股香气袭了进来,他本来已咕噜唱歌的肚子更加饥饿难忍,“噢咿”,一股胃酸翻了上来,年纪轻轻,得胃病了。万丁再没有兴趣去“革命”,而是去为晚餐忙碌。

他看到地铺上的稻草,顺手捞了一把过来,点亮了。火光照亮了幽黑的小屋,照亮了万丁饥黄的脸,照亮了墙上贴着的《红色娘子军》翩翩起舞的姑娘们。每天收工回来,万丁就在这火光的映照下,如痴似呆地细细品赏画中的姑娘红军,四肢裸露着洁白如玉的肌肤,刀上的红缨飘带随风欲要飞去。“啧啧,惬意!”他赞叹着。这时,他往往要闭一闭眼,于是,渐渐有了一个甜蜜的幻觉。画中的一个姑娘,在军装外套上一件农家的衣衫,姗姗向他走来,为他烧水做饭,铺被子。上山砍柴时,她叫人带来香喷喷的饭菜。田里干活时,她亲自送来可口的点心。他双手伸过去,拥抱姑娘的身子。

对门,石娟正在喊他的阿爸吃晚饭。忽然门开了,听脚步声,是石娟出来了。她走到万丁门前又停住,一看窗口开着。万丁没有开门,只看到一只女性的手把一叠菁年糕递了进来,搁在窗上,走了。

万丁又惊又喜,他去拿这一叠冒着热气的菁年糕。自从母亲去世,多少年没尝过了。他突然想起,自己的这只窗口,多像电影里看到的关押共产党员的牢房里的小窗。每天,狱卒按时从小窗里往里送饭食。犯人就这样去接住,然后大口大口吃。

突然,墙弄里响起了哨子声,原来是高二强主任在通知开社员大会。万丁也晓得,高二强是“文革”开始那年神气起来的。原也是个游游荡荡、吃吃赌赌的人。高主任先是踢开了对面的门,凶神似的训了几声。又踢万丁的门,万丁忙藏了菁年糕。

高主任前脚刚走,万丁就撕了一个年糕角,哼着“打虎上山”曲子,慢腾腾朝会场走去。

万丁今天心情不好,没有同他们嬉闹。随他们抓头发,搔耳朵一阵捉弄后,才在一个角落里蹲下。

万丁想起前几日有一个人说了一句“江青是个秃顶女人”,就被抓进了监牢。万丁坐过监牢(其实是看守所),是因为他参加赌博,被关了十几天。看守所里三餐现成,比家里光棍灶好多了。

P103-104

序言

宁海县作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可喜可贺!尤为可喜和值得庆贺的是《宁海县作家协会三十年作品选》的编辑出版,于作家协会本身,于宁海的整个文化界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三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置之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说短也不短,于人生几近于一半的生命,于社会则可以发生许多波澜壮阔的事件。从1986年宁海县作家协会成立至今的三十年,正是宁海沧桑巨变的三十年,其间故事何止万千!于这个时候汇编这样一部作品选,其意义就不仅仅止于宁海作协创作成果的展示了。当然,就成果而言,也已经是很丰硕的了。这些文字虽然视角不同、体例不同,但都从一个侧面见证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有对人性美的生动展示,都有对家乡这方灵山秀水缱绻情怀的真诚流露。

“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宁海自古人杰地灵,有东南文献之郡的美誉。尤其宋明以降,文采风流,俊彦辈出,从诗坛巨擘舒岳祥,到读书种子方孝孺,再到以笔作刀为革命奔走呼号的柔石,等等,可谓灿若星汉,辉映于历史的天空。他们不仅以其卓越之才华留下了不朽著作,更以其巍巍风骨为后世称道颂扬,其泽长远。我们高兴的是,这些先辈们文学的道德的因子,经了时光的隧道,经了这一方水土的酝酿发酵,在我们今天的作家诗人们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发扬。

我们的这些作家诗人,除了少数从事专业创作外,大多都是业余写作者。他们中有教师、公务员、企业家、新闻工作者,还有银行职员等等。从年龄结构看,既有早已蜚声文坛、卓然成家的文学老将,又有近几年厚积薄发、声名鹊起的文学中坚,还有初出茅庐便有雏凤清声的文学新人。这一方面反映出宁海文学根基之深厚;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宁海文学事业在这些年的良好发展。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见证。如果历史是一辆永不停歇的列车,那么无论是穿越丛林,走过沼泽,还是行进在通衢大道,只要车轮经过的地方,就必定会留下它的印痕,而文学就是它忠诚的伴侣。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作品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有幸生活于这个时代。励精图治的中华民族,今天已清晰可见复兴的希望。当下的宁海,更是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美丽城乡、民生事业,齐头并进,日益昌隆。

这是最好的时代。不仅是对于干事创业,对于文学创作亦然。在这样一个时代,作家诗人们要有新的使命担当,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要求的那样,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而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满足和沉醉于小我的浅吟低唱。要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用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为社会的进步,为真善美的回归和驻留,为宁海的跨越发展和弘扬大气、正气、硬气、和气的宁海精神,书写激越动人的篇章。

文学也只有脚踩坚实的大地,深深根植于人民,根植于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滋养,才能成为一潭源源不竭的活水。眼睛向下,笔下才有力量;融入人民,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梦想、爱和恨、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文学才能引起共鸣,才有恒久的生命力。

愿我们的作家诗人们都能创作出更多像阳光、雨露、春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不断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优秀作品。愿宁海县作家协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进步,宁海的文学事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是为序。

后记

2016年恰逢宁海县作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县文联、县作协决定出一本纪念文集。征文活动经《今日宁海》报、县作家QQ(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后,广大会员踊跃投稿,部分外地会员得悉后,也陆续赐稿,大家都选送了自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过的比较满意的作品。5人选送了小说,55人选送了散文,14人选送了诗歌,总共收到上百件稿件。经作协理事会认真遴选,最后分成三个板块——小说、散文和诗歌,这本作品选基本上反映了我县作家的创作风貌,以及三十年来的创作成果,囊括了老、中、青三代人。年纪最大的80多岁,仍然老当益壮、笔耕不辍;小的90后,也是初露锋芒、锐不可当;而正当壮年的,近年来更是厚积薄发、好评如潮。

在编这本作品选时,我时时感受到我县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痴迷和热情。有人把文学当成宗教,有人把文学当成性命,有人把文学当成情人。“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然而,正是对文学的这份迷恋,与文学的这般相亲相爱,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充盈了我们的灵魂,并让我们这个小地方的文学爱好者们有了“大野心”,不断取得大成就。有两件事可佐证:一是已拥有7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是有10余人近20次荣获全国级大奖。这足见宁海文学雄厚的创作实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可观照宁海作家群体的强势与努力!

这本《宁海县作家协会三十年作品选》能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感谢县委书记褚银良先生给我们写了热情洋溢的序,感谢浙江省作协原副主席、宁波市文联党组原书记杨东标先生百忙之中为作品选作序,同时特别感谢县文联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各位理事与会员的信任。时间仓促,难免有遗珠之憾,作品选中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祈盼读者和作者雅正。

三十而立,作协正年轻;三十而立,文学情未了。相信文学,祝福宁海文脉代代相传;相信作协,祝福宁海作家人人优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宁海县作家协会三十年作品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阿门
绘者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624847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12
CIP核字 2016106844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9
172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