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内涵民族深层文化结构,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文化遗产。2012、2013年,中国民协充分发挥各地节日文化资源优势,发挥专业性人民团体的优势,组织和召集了一大批各个专业领域的学术精英和文化学者,围绕着春节、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先后在河南鹤壁、甘肃西和、西安长安、广东番禺、江西宜春、河南上蔡等地举办了专题性论坛和研讨会,收到了一批有思想高度和学术见解的文章。罗杨主编的《节日文化纵横》便是这些论文的结集。
| 图书 | 节日文化纵横(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内涵民族深层文化结构,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文化遗产。2012、2013年,中国民协充分发挥各地节日文化资源优势,发挥专业性人民团体的优势,组织和召集了一大批各个专业领域的学术精英和文化学者,围绕着春节、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先后在河南鹤壁、甘肃西和、西安长安、广东番禺、江西宜春、河南上蔡等地举办了专题性论坛和研讨会,收到了一批有思想高度和学术见解的文章。罗杨主编的《节日文化纵横》便是这些论文的结集。 目录 序言 节日的真正主人是老百姓 前言 拓展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 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传统节日的继承与发展 节俗传承与国家的文化定位问题 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与未来发展方向 中华节注重人伦情义 传统节日中的“亲缘”元素及其价值 庙会——众多“非遗”项目的重要载体 二、传统节日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 关于春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中国春节文化活态保护急需不同地域经典性传承基地的有效支撑 春节——我们民族的心灵驿站 当元宵节邂逅情人节 从清明柳俗谈柳的文化象征 清明三重奏 端午文化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的活态传承 中秋节习俗与中国文化的满月意象 中秋月饼考 浅谈西和乞巧节的原初性及其地域性特征 成人礼释放正能量 三、传统节日的田野考察与理论思考 关于七夕乞巧节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以甘肃西和乞巧节为例 乞桥·乞桥·鹊桥——七夕神话的天桥仪式原型 乞桥风俗是古老秦文化的遗留 石上的添丁炮 全球语境下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育 岭南传统节日的历史记录 传统节日传承的两翼:节俗及其传说 神话让生活如此迷人 传统节日文化的校园传承 宁都增坊桥帮灯 南丰石邮村的搜傩之夜 和藏族兄弟一起转山 雷州半岛节日民俗文化事象——年例的表现类型及留存原因探讨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节日文化纵横(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罗杨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3931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76 |
| CIP核字 | 2015161642 |
| 中图分类号 | K892.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93 |
| 宽 | 219 |
| 高 | 3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