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托尔斯泰作品鉴赏辞典/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写的《托尔斯泰作品鉴赏辞典》为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小说、戏剧、散文代表作品,采用汝龙、臧仲伦等名家的权威译本。另请研究专家学者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进行赏析,有助于作者更好地领会托尔斯泰作品的独特魅力。

内容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家。

为了使今天的读者更好地领略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魅力所在,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写的《托尔斯泰作品鉴赏辞典》选取他的代表作品14篇,包括小说6篇,戏剧3篇,散文5篇(其中长篇作品为选段),辅以鉴赏文章,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书后并附有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创作年表以供参考。

目录

小说

琉森

哥萨克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伊万·伊利奇之死

复活

戏剧

黑暗的势力

教育的果实

头一个造酒的

散文

谈艺术

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到底怎么办?

忏悔录

托尔斯泰日记

附录

托尔斯泰生平与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在播种以及收割干草和庄稼时,他对自己的田地和农民的田地同样看待。很少有像尼古拉那样的地主,能这样早和这样好地播种和收割庄稼,能有这么多的收益。

他不喜欢管家奴们的事,称他们为好吃懒做的人,他这样做,像大家说的那样,是纵容他们,把他们惯坏了;每当需要对一个家奴作某种决定,尤其是需要进行惩罚时,他常常犹豫不决,与家里所有的人商量;只有在可以让家奴代替农民去当兵时,他才毫不动摇地送他们去。他对自己所作的与农民有关的所有安排从未有过怀疑。他知道他的任何安排都会得到大家的赞同,反对的只是一个人或几个人。

他不会随心所欲地为难或惩治一个人,同样,也不会单凭自己个人的意愿帮助或奖赏一个人。他说不出衡量该做和不该做的标准是什么;但是在他心里这个标准是明确的和不可动摇的。

他在谈到挫折或混乱时常常这样恼火地说:“真拿我们俄国老百姓没办法。”——觉得自己对农民无法容忍。

但是他全心全意地热爱俄国老百姓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正因为如此,他才懂得和掌握给他带来很好收益的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

玛丽亚伯爵夫人见丈夫如此爱他的事业,心中不免有些嫉妒,为自己不能分享而感到惋惜,但是不能理解那个陌生的、与她无关的领域给予他的快乐和苦恼。她不能理解,他天亮起了床就到地里或打谷场上去,整个早晨在那里干播种、割草和收庄稼的活计,回来和她一起喝茶时为什么总是那么兴奋和喜气洋洋。她不理解,他在兴致勃勃地讲述善于经营的富裕农民马特维·叶尔米申一家的事时赞赏的是什么,据他说,这一家人运新割的庄稼运了一个通宵,而这时还没有一家开始收割,而他家的禾捆已垛好了。她不理解,当他看到温暖的细雨落到将要干枯的燕麦的麦苗上,便从窗口走到阳台上,咧开留着短髭的嘴唇微笑,眨着眼睛,这时他为什么这样高兴。她不理解,在割草或收割庄稼时,当风吹散了有可能带来暴雨的乌云,他又红又黑的脸上流着汗水,头发散发出艾蒿和毛连菜的气味,从打谷场跑来,为什么高高兴兴地搓着双手说:“再有一天,我的和农民们的粮食都可以入仓了。”

她更不能理解的是,他心地善良,总是能事先猜到她的愿望并加以满足,而当她向他替一些农妇或农夫求情,请求免除他们的劳役时,为什么他几乎露出绝望的神情,为什么善良的尼古拉坚决拒绝她的请求,生气地要她别多管闲事。她感觉到,他有一个他热爱的特殊世界,那里的规矩她是不明白的。

她竭力想理解他,有时对他说,他的功劳在于给属于他的农民做好事,他生气地回答说:“完全没有;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也不会为他们谋什么福利。为了他人的幸福这一套,全是胡思乱想和娘儿们的瞎扯。我要的只是不让我们的儿女们去要饭;要在我活着的时候整顿好我们的家业,就这些。为此需要有秩序,需要严格……就是这样!”他激动地紧握拳头说。“当然还需要公正,”他补充说,“因为如果农民缺衣少食,只有一匹瘦马,那么他既不能为自己,也不能为我干出什么来。”

想必正是因为尼古拉不让自己抱有为别人干事和行善的想法,他做的一切都很有成效,结果他的财产迅速增加;邻近的农民前来求他把他们买下,在他死后很久,老百姓还非常真诚地怀念他治理有方。“是个好东家……把农民的事放在前头,然后才是自己的事。不过也不纵容姑息。一句话,是个好东家!”

……

38-39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家。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年幼时就先后失去了双亲,由姑母抚养成人。1844年,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学习。但因为对教育制度的不满,他退学归家。1851年,托尔斯泰前往高加索服兵役。服兵役期间他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并开始了创作道路。

从第一部发表的作品自传体小说《童年》开始,托尔斯泰的创作生涯长达60余年。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史同时也是他的思想发展史。虽然出身贵族,他却始终关注平民的命运,对如何解决社会矛盾不断思考与探索,并进行自我反思,寻找人生的价值。他曾经在自己的庄园尝试农事改革,希望缓和地主与农民的矛盾;他曾游历欧洲各国考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资本主义文明背后的冷漠与残酷;他尝试办学,试图以教育来改良社会,消除阶级鸿沟,也曾受到沙皇的迫害与威胁……经历了各种探索与失败,最终,托尔斯泰将矛盾的化解寄托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形成了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他的思想变化和探索历程,他的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都在作品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笔下的许多人物,如《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涅赫柳多夫,《哥萨克》中的奥列宁,《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涅赫柳多夫……都有着他自己的影子,体现着他的思想。

1910年11月,列夫·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与世长辞。举国上下为这位伟大作家的离开而悲痛哀悼。他为后世留下诸多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小说,特别是三大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作品反映了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世界观的矛盾,又无情揭露了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擅长全景式的宏大叙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以四个贵族家庭为线索所展现的宏大历史画卷;他也精于细微的人物心理描写,辩证地揭示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关系,《复活》中男女主人公的堕落与救赎过程中心态变化的过程,《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内心的冲突与挣扎等,都被刻画得细腻精妙。在文学作品之外,他始终自省的忏悔精神,他的“爱别人更甚于爱自己,,的胸怀,同样令人敬仰。许多后世作家都深受他的影响,罗曼·罗兰、茨威格为他作传,列宁称赞他的作品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为了使今天的读者更好地领略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魅力所在,本书选取他的代表作品14篇,包括小说6篇,戏剧3篇,散文5篇(其中长篇作品为选段),辅以鉴赏文章,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书后并附有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创作年表以供参考。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2015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托尔斯泰作品鉴赏辞典/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45077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2015249882
中图分类号 I512.064-61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8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