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骨折了
我的诗歌骨折了,
掩埋于汶川废墟。
已死的截去,
尚存的刨起。
生死之间愈合两行诗:
一行“苦难”,
一行“珍惜”。
文学之血,
O型的。
哭墙——致汶川
苦难倾倒,
生命被压成石头。
十万生命,
想到台儿庄壕沟,
想到诺曼底滩头。
战争和平,
汶川一中国,
灵魂骨肉。
挖掘声音,
挖掘寂静,
挖掘祈求。
十指作镐,
在地狱挖掘石头。
挖掘石头,
背负石头,
垒砌石头。
我以国殇结构哭墙,
结构苦难,
结构记忆,
结构拯救。
哭墙很高,
哭墙很长,
哭墙很厚。
人类只为区别非人类:
中国哭墙,
耶路撒冷哭墙,
9·11哭墙,
人类一切哭墙之哭泣,
都珍珠一样晶莹,
都火焰一般炽热,
都热血一般黏稠。
哭墙之根是老百姓呀:
树之一叶,
翼之一羽,
山之一丘。
血之一滴,
火之一缕,
雷之一吼。 箪食瓢饮,
僻街陋巷。
弯弓摇桨,
春种秋收。
再过一万年,
也还是油盐酱醋茶,
也还是稻粱麦菽稷。
苟富贵,不相忘,
若贫贱,长相守。
天塌便赴汤蹈火,
地陷便两肋插刀:
不改老百姓的准则,
不改老百姓的尊严,
不改老百姓的操守。
只要河水依然向东流,
只要玉米依然结秸头。
吃奶的石头,
绘画的石头,
歌唱的石头。
自己被压在课桌下却呼唤着去抢救老师的石头,
为抢救更小的同学而死去的石头,
躺在担架上向拯救举手敬礼的石头。
山风翻开《唐诗三百首》,
阳光抚摸平仄: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诗歌骨折,
热血浸透,
血衣裹着心头肉。
下午,
第一节课,
一节才上到二十八分钟的课。
四川、陕西、甘肃,
三个省的教师在讲述,
三个省的孩子在倾听。
黑板是夜空则倾听闪烁,
黑板是田野则倾听拔节,
黑板是草原则倾听啼鸣。
粉笔,
画一条初雪小径。
顷刻之间,
三个省的教师用臂膀构起鸟巢。
空间最宏大的鸟巢,
时间最重大的鸟巢,
道义最伟大的鸟巢:
鸟巢里,
惊恐着未来之翼。
集结号在地狱门前响起。
十万将士:
是森林,是山脉,是水系。 兀兀戎装,
磔磔步履。
十万耳朵倾听二十四小时,
十万肩头负载四十八小时,
十万手掌抠进七十二小时。
拯救生命,
献出生命。
没有血染沙场,
没有马革裹尸,
没有呐喊奔袭。
刀不血刃,
战争埋在和平里。
石头石头石头
石头石头石头
石头石头石头
中国哭墙巍然站起。
国旗在半坡停下脚步,
只为难以承受之轻。
五颗星星,
为热爱启明。
变成雨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清洗,
变成云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擦拭,
变成风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磨砺。
点燃一支蜡烛,
映出十万火焰。
火焰长明不熄,
生命美丽如玉。
江河卷过哭墙,
雷霆捶打哭墙,
头颅撞击哭墙。
每一朵激浪都呼唤姓名,
每一尊雷霆都呼唤姓名,
每一颗头颅都呼唤姓名:
世世代代,
年年月月,
梦梦醒醒。
幸存者面对罹难者:
我哭,
哭墙也哭。
我哭干泪水,
哭墙也哭干泪水。
我哭哭墙,
哭墙哭我。
不哭之哭,
最伤情。
我把一首小诗压在哭墙下,
它将扎根,
它将抽条,
它将含苞,
它将以白花把哭墙覆盖成茫茫雪域。 五月,
诗人节。
诗人节,
花期。
诗只两行:
…………
…………
一行泪滴,
一行血滴。
失去爱,
生命一片荆棘。
哭墙——致耶路撒冷
创世纪,
上帝馈赠两件东西:
方舟追求爱,
橄榄枝缠绕和平。
既伤害了和平,
又轻慢了爱哟。
上帝不再眷顾人类,
他把天堂关闭。
于是寻找。
沿着耶路撒冷的苦难之路,
人类希望再出埃及。
八里之遥,
耶稣走了一生,
人类走了两千年。
敲击过坚硬,
感受过冰冷,
摇撼过沉重,
抚摸过粗砺:
十字架,
我认识你!
你这森林中长出的犹大:
让耶稣三次扑倒在耻辱里。
哭墙,
站立的《圣经》,
不可倾覆的精神园地。
石头,
石头,
石头:
大地骨骼支撑着最后的良知和勇气。
扑向哭墙拥抱石头,
就像拥抱母亲。
猛然看见一个小姑娘,
她很小很小,
小得好像哭墙坠落的一颗泪滴。
没问她站了多久,
只问她为什么而站。
她说, 妈妈丢失了我,
我也丢失了妈妈。
苦难之路着急,
天堂也着急。
就是变成哭墙,
我也站立在这里。
耳朵贴着石头,
我倾听希伯来语言的魅力。
哭墙说:
如果不能变成孩子,
人类怎么能够进入天堂呢?
在爱的等待中,
哭墙缓缓开启。
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