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融资(中小企业上市新通路)(精)》的作者高健智长期从事境外融资,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本书也是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境外融资经验所撰写,详细介绍了包括中国香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主要的资本市场的内外部环境,并解析了不同资本市场的规则,条理分明地分析了各大资本市场的优劣势,同时强调了融资者在不同资本市场融资上市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最大程度减少上市中可能会遇到的麻烦。针对境外融资上市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本书也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全书的内容皆是基于实际的境外融资情况而做的编排,一切从实用性出发。
高健智编著的《境外融资(中小企业上市新通路)(精)》共分为八章,首先从宏观角度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当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分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进而说明海外上市对于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作用。同时,书中对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环境的优劣做比较分析,介绍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及其上市条件。例如,澳大利亚作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曾被中国企业所忽略,但最近两年随着中澳两国经济关联性加强,以及中澳自贸协议的签订,澳洲资本市场的优势越发凸显。澳大利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的“新热土”。书中还重点介绍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全过程(上市前、申请上市、上市后)可能会面对的主要问题,并系统地对这些问题做了说明。
在近两年全球IPO市场总体表现活跃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对IPO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众多互联网企业成功在美国上市,万达等房地产企业也华丽转型,成功在香港上市。在众多知名大企业分享IPO盛宴的同时,也刺激了众多中小企业的神经,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纷纷寻求突破,寻找境外上市的机会。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上市
在资本资源极度稀缺的当下,企业之间对资本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根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研究表明,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到1%,面临着严重的直接融资瓶颈。与此同时,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报表非利息收入却快速增长。这样的结构变化,也使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目前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一味地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因为那永远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中小企业在获取商业银行贷款方面,很难有大企业的各种优势,常常败下阵来。所以与其为了贷款拼得头破血流,不如依靠资本市场,通过发行上市发行股票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这样才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真正走上资本市场的道路。企业上市,相当于把原本将缺乏流动性的企业资产,以股票的形式在金融市场上实现自由买卖使其具有流动性,有利于企业价值实王见最大化,同时也能使企业股权增值,为企业股东和员工带来财富和动力。上市后,中小企业可以建立以股权为核心的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上市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企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甚至可以通过配股、增发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的持续融资,使企业得到持续的发展。
况且对于国内众多中小企业而言,很多尚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企业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经营的行为,而这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往往是他们上市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企业通过改制上市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规范自身、明确发展方向的过程。中小企业上市前,要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价企业优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上市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中介机构为企业做全方位的上市辅导,帮助其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上市后,要围绕资本市场发行上市标准持续合规。
不仅如此,上市还有助于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及市场影响力。因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就表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了承认,被外界所熟知,这对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影响很大。当今是“眼球经济”的时代,企业只有在上市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信息披露和路演等宣传形式,吸引大众媒体对企业进行持续报道,这样才能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注意。而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的实时调查、行业分析,能够进一步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这些都有利于企业树立品牌,提高企业形象,更有效地开拓市场。国内资本市场融资不易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渐成气候,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初步形成,目前已有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等,虽然板块层次看似已经比较丰富,但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板块之间的连通互动性还很弱。
P16-19
近两年全球IPO市场一路增长,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和大型企业成功上市融资。但与此同时,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着成本上涨、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等困境,而这些困境归结起来大部分是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的问题。面对严峻的生存压力,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纷纷寻求突破,寻找境外上市的机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正尝试走入国际资本市场,通过境外融资迅速壮大企业,并与国际接轨,而许多境外证券交易所在见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也正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在其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
2015年全球股市跌宕起伏,中国股市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震荡。在美国等境外上市的中概股纷纷遭遇被做空和集体诉讼,有的企业甚至选择了退市或私有化;而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也都在所难免地被卷入了2015年股市的这场“大潮”之中,更不用说那些在筹备上市过程中迷茫等待着的企业们。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与挫折,但我坚信大多数企业的上市之心仍未磨灭,他们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机会,奋战在成功上市的道路上……
实际上,除了中国企业以往在境外上市的常规选择——美国和中国香港之外,境外还有很多可选择上市的资本市场,如澳大利亚、伦敦、新加坡等,只是有的境外资本市场并不被国人所熟知罢了。正如澳大利亚资本市场作为亚太地区资本市场的主要成员之一,与其他境外资本市场相比较。对中国中小企业就具有特有优势。
这些尚不为熟知的新市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国内中小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促使其逐渐改变其上市融资的策略。它让在面临抉择的中小企业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那这些新市场到底呈现怎么的情况,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正是本书力求解答的问题,也是我写这本小书的原因之一。
在讲述境外融资的背景下,我也以澳大利亚资本市场的案例来说明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上市的申报过程,以及上市后的持续责任等问题。事实上,企业在上市后能融到多少资金固然很重要。但其实无论是其在准备上市的过程中,还是在上市后的持续责任,都是促使企业不断规范并完善经营方式的一个过程,也能让国内企业逐步与国际接轨,使管理模式更先进。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集合了展腾集团内部研究团队的大量数据支持,听取了北交所总裁熊炎先生等业内专业人士的宝贵意见,还有温慧抒和田宏鹏两位特约编辑对书稿的撰写和审读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一一深表感谢!同时也希望我的这本小书,能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高健智 2016年3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