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只素蝶的栖息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里是柏林》、《北德风光》、《断桥》、《济南不老》、《泛舟马踏湖》、《此花开尽更无花》、《北京的早晨》、《听雨记》、《天堂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蓝色的思念演变成阳光的夏天》、《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素蝶的栖息》是作者周蓉蓉近年来作品的精选结集,既有对校园生活的感悟,又有对青春、爱情、人生的感喟,在春风、夏雨、秋夜、冬月,任何一个时候,都可能让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内容推荐

《一只素蝶的栖息》是作者周蓉蓉近年来作品的精选结集,既有对校园生活的感悟,又有对青春、爱情、人生的感喟,在春风、夏雨、秋夜、冬月,任何一个时候,都可能让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正能量的散文集,影评、游记、校园生活、对学生时代、爱情、友情、亲情、生命的心灵感悟……本书有着80后理想主义女作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地。作为一本心灵读品,本书优美、励志,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目录

Chapter 1 行板如歌,边走边唱

 魔法奇缘

 苏州中美欧法律暑期学校手记

 一个人的巴黎

 在德意志,一切安好(Alles

 初来乍到

 这里是柏林

 北德风光

 断桥

 济南不老

 泛舟马踏湖

 此花开尽更无花

Chapter 2 亲近一个真实的自己,

 北京的早晨

 听雨记

 天堂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蓝色的思念演变成阳光的夏天

 一片雪花的重量

 擦亮人生的火柴

 生命的感动

 生活不是牧歌

 每片树叶都不一样

 去掉你眼中的横粱

 拾穗者

 生命是什么

 有种美丽叫善良

 冰点与沸点

 “拿来”与“加工”

 筑造心的港湾

 生命的价值

 致张海迪女士

Chapter 3 指尖淌出的缕缕温柔,

 雨中的优美与崇高

 星空

 窗

 孤独的滋味

 雪

 开到荼蘼——品茗小札

 晚点精彩

 那时的我们

 深井与月球

 素商·宿熵

 一念之间

 Seasons in t

 心本无一物

 Kiss th

 钟情于紫

 厌倦忧伤

 一只鱼的思考

Chapter 4 谁在我的耳边说爱我

 悲观主义的晴缺

 左岸灯火

 那些年,你是谁的沈佳宜

 情到深处人孤独

 没有风的七月天

 太阳与珠贝

 潮汐

 母亲的爱

Chapter 5 我站在桥上看风景

 与法律信仰同行

 看得见风景的教室

 做一个时代的强者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新概念”是学出来的吗

 小众文字与大众审美

 玉女时代的终结

 杂忆吾师张谷

 素颜与浓妆

 无人之境

 美女与野兽

 钟鼓乐之

 电光幻影

 以法律为业

 客观公正还是矫枉过正

 选择高贵

 充斥着“好”的世界

 北大,我把你追寻

Chapter 6 成长总是透着清劲的忧伤

 蝉蜕

 20岁这一年

 大一的军训

 梦年华

 运动会的回忆

 80后偶像

 买椟记

 小学招生纪念

 小红伞

 15岁的冬天

 书包·勺子·拖鞋

 绿色的童年

 今夜,我们赢了

 花之梦

 与琳姐书

 起点在军营

 心若在,梦就在

 登长城,

后记

试读章节

忠诚是将那些行将成为碎片的记忆联系起来的唯一线索。

——米兰·昆德拉

似乎存在如此奇妙的规律,倘若一段回忆过于庞杂而繁复,我们会自主地选择不去碰触。仿佛唯有真空才能保持记忆永久的新鲜,而一旦开封,裸露在外的记忆就会于冗长而细碎的时光中沾染历史粗重的呼吸,成为仅供观赏的千枯标本,失去原本立体而真实、血肉丰满的纯粹美感。

对于美国加州戴维斯之行,之所以久久倦于步入悠长的时空思忖回忆,惰于斟酌绵延的文字记载描绘,也缘于此。那是大二时候,参加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赴美国进行的为期三周的交流项目。惶恐有限的心智无法逾越记忆的鸿沟,疑惧单线的文字拘囿多维的思索。杂草丛生的回忆大门前,没有入口,我徘徊踟蹰。

然而,某日某时,瞬间的灵感袭遍全身,封固纸上的符号幻化为触发回忆的机关,一串凸起的键盘魔法般显现,于幽蓝的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冥冥中有声音指引道,此为通往过去的密码。手指颤动着,大胆而小心地轻敲键盘,触动了这串精灵。随着文字的隐现,机械齿轮缓缓转动,一道道机关怦然解锁,发出明快的声响,回荡于空旷的时间喧闹的空间,格外清脆响亮。接下来,伴随着令人惊诧而欢欣的奏鸣,厚重的通往回忆的蓝色大门轰然开启。

挥挥手,拂去蒙蒙尘埃,加州的碧海蓝天与白云绿树映入眼帘。欣喜若狂,加快脚步,穿行于原初的记忆中。一路上,瞻仰绿树葱茏的加州学堂,驻足甜美动人的风情异乡,领略灼热炫目的灿烂千阳,寻访热情好客的美国友人……

壹加州学堂

加州诸学堂,以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最为根基深厚、影响深远。

加州大学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简称,历史可以追溯到1849年的淘金热。当时加利福尼亚卅I宪法的起草者(“一群精力旺盛而有远见者”),“要求议会尽所有能力去提升人民的知识、科学、道德及农艺水平”。经过近20年时间,这群早期的计划者筹建了“比加州的黄金更有助于下一代繁荣与幸福”的大学——加州大学。

历经百余年的发展,目前的加州大学,除总校区伯克利外,还拥有九所分校,这些分校其拥有三所法学院、五所医学院,以及建筑、企管、教育、工程及其他许多学院。精干的师资与卓越的学生使得加州大学成为美国西海岸高等教育的“常春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加州大学的9所分校中历史最久、最著名的一所,占地1230多英亩,从伯克利城区一直延伸到林木覆盖的伯克利山麓。

被樱桃溪的橡树林及尤加利树丛围绕着的伯克利大学校园,一个世纪以来依旧保持着田园般的宁静,像是都市中的花园绿洲。校园内终年绿树成荫,草坪如毯,花开不谢。80多座巍峨的建筑物散布其间,更显得清幽典雅,令人流连忘返。在校园深处德维内尔人文大楼后面耸立着伯克利分校的标志性建筑——萨瑟塔,登塔远眺,但见旧金山市鳞次栉比的楼群,水天一色的海外,状如长虹的金门大桥,尽收眼底,心旷神怡。热忱的教学、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人数众多的亚洲学生、全美名列前茅的东亚研究,形成了伯克利分校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

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师生,充耳可闻热情洋溢的讲演与游行,伯克利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民主激进的活跃思想可见一斑。尽管在伯克利只有半日暂驻,却也被这片兼容并包的土地上蓊郁的参天古树下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的精神深深打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简称UCD)

加大学戴维斯分校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学习和生活的大本营。三周的体验,虽然并不足以品味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元文化,却也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这所弥漫着田园奶香,以农学见长的大学宽容优雅、自由独立的性格。P3-5

序言

一、她可贵的独特方面在于:能够将本身的职业品性非常自然地引入散文创作中,她是一位法律工作者,当然有她的职业特点,但她强调的是“法律信仰”,而这种信仰,其内核当与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坚守相通。任何人也不应相背和相悖,而应“与法律信仰同行”。作者在一篇相当厚重的文章中说:“法律,是一种信仰”,它“不是空谈,而是一种慎思、明辨、笃行的信条和尺度”。

作者以自己的职业信仰揭示了一个通俗而易被人们忽视的道理:任何一个“码字人”的作品,只要是想发表更不必说是发表出来,都不是只给自己读的,它面对的是各种身份各种职业的许许多多人而无可回避。当下某些写作者唯恐人不晓先发表声明说他的作品是给自己看的,与社会、与其他人无关,其该是多么不符合实际。而本集作者在她非止一篇文章中说出了这类令人难忘的话: “良心意味着体恤”“写作是一件呕心沥血的事”,这些都意味着:信仰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她的一些散文是基于一个法律工作者出发而道出的由衷感受,却有意无意地展示着凡为写作人乃至社会职业中人均应秉持的操守。即使退一步说,可以不要求每一个人都达到这种操守的上限,至少不应该是相反。因此,我觉得作者能将“职业信仰”引入散文阵列,不仅是拓展了散文的题材面,更可贵的是一种有益的警示。也许这种警示在她来说并非完全经意的,自然而由衷地抒发则更真实。我们的时代非常需要这样的真实。

二、作者虽很年轻(刚接近“而立”之年),其文颇富思辨哲理色彩,且此风格一直贯串全文。读之有一种比较深邃的成熟感。而这,同样是自然而成,非刻意为之。总体如此,如“生活很真实,真实得如一头野兽;生活也很美丽,光鲜得如不可方物的美女。辩证地看,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好坏,是非,对错,一切皆有正反两面”。冷峻,然而不回避躲闪,使人警醒。这种明哲的思辨光芒渗透在方方面面,谈到业如何融入社会,她认为:“在一个黄金遍地的领域。一块金子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其中的一员,而在金子和瓦砾混杂的境地.金子容易愤怒,瓦砾容易嫉妒。自古以来,大众从不会嫉妒弱者。但会打压强者。”对于爱情,作者也有不尽同于平俗的见解: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是灵魂的共同体,是能经历风雨也能共担患难的同船渡客,关于爱情的最后一句话,不到万不得已,别伤害真心爱你的男人,男人伤女人是一点点,而女人伤男人是一辈子。”涉思之广,皆有见地;仅举几例,不多累赘。

此种散文思辨风格之形成,我认为一是长于思考的天赋因素,所谓“夭赋”,且不论不同人之间的高下轩轾,至少是不同类型的“色泽”使之然;另一方面应归咎于后天精神财富的积累,促成了较广泛中厚的知识底蕴,便升华为自己得心应手的认知利器。我大致合计了一下,作者在她的行文中涉及的中外(好像以外国的为多)哲学家、文学家、法学家等,不下数十人乃至百计之著述,而且大都能达到融会贯通,生发而致用,如此大意的智慧汲取所产生的启示作用自当不可轻估,此点作为本集作者散文的特色之一可谓顺理成章。

三、作者的散文语言。看了以上两项,会不会只得出这样的印象:理性有余,概会远胜形象?非也,至少是不全面的。在这方面,我甚至有点惊奇:周蓉蓉的理性思辨能力确实是超群的,但她同样不乏激情,而且也富于形象感,本集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说它是美文也毫不为过——

“小众文字常常独辟蹊径,如入无人之境;而大众审美则会对一个人产生严苛的挑剔,心里想着: ‘看,她今天还在叱咤风云。怎么转眼间就江郎才尽、默默无闻?’”从表面上看,讲的也都是理,但语感活络,意兴充盈,绝非在杲板地说理。

t·回想起来,那不过是在马不停蹄的奔途中一个暂时的扬尘满面,来不及擦去的粉饰存在于肌肤之上,工作角色里的神情停留在眉眼之间。舞台谢幕,全神投入的演员却需要一段时间调整呼吸。一个人真正回归本心的时候,是漫步洒满红枫的林荫路上独自思索的清晨,是驻足绎青藤蔓掩映的哥特式图书馆仰望的午后,是凝神橙温饱暖的台灯前专心读书的夜晚……”全是表现力很强的形象词语组合,地道的柔劲相间的个性化的散文语言。

“步履匆匆的行人,似乎连停下来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前进,转弯,霓虹灯下,留着长发的男男女女喝酒弹唱,被突如其来的镁光灯照亮,流露出苍白无亳的神色,而黑暗中,依旧熙熙攘攘。”年轻,老到,简洁,凝练,是世相之一瞥,也是人生大舞台的缩影。

“那晚的星空特别明亮。月牙散发着玉色的光线,周围没有星。不喜欢班里喧闹的气氛,一个人出来,站在楼梯旁,又不知不觉移动脚步,走到了校园里。沿着平台和操场之间的那条长路缓缓地走。星空下,月光中,影子被无限拉长,一步又一步,听着自己的脚步声,陷入一种情绪。路上不乏散步的人,但多是两三个,说着喧闹的笑话。我自己,只有一个人。”作者写景也绝不逊色,不是那种为写景而写景的单线条,而总是与彼时的心境溶而为一。为此,她可以写得挺细,至少,不总是粗线条的。

在作者的不少散文中,还可以看出她对细节也不忽视,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其实,不止是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没有细节则更显苍白。只不过,它写细节则更需精当,以一当十。

总之,如前所述,当下散文作者与作品日渐膨胀,很大原因可能是因为可以拿起笔来就写,似乎容易“玩”。但正因如此,写不出一点新道道来,乏味也乏得厉害。也正因如此,我从本集作者的行文中读出一些新的东西,便写下了以上文字。  石英: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华散文网顾问、人民日报社原文艺部主任

后记

《一只素蝶的栖息》走到尾声。这一天,我最好的朋友诞下了她的孩子,一个可爱的千金。如果说十月怀胎、一朝为人母,使一个女人从青涩走向成熟,那么创作、编辑、出版,这诞育文字的过程,无疑会促使一个作家成长。

这是一本记录了我多年的所思所想、生活与行迹的文集。之所以取名为《一只素蝶的栖息》,是因为文字里透露着一种质朴的美。一方面,它承载了我一路走来的青春历程,恍若破茧成蝶;另一方面,它表达了我对海德格尔倡导的“人,诗意地栖居”的理解和践行。

写完这本书是令人激动的。确切地说,这些文字并不是现时立刻撰写的,而是从我多年以来的作文、日记、博客、日志等文字中萃取的精华。

整理文字的过程令人欢欣鼓舞,废寝忘食。透过这些文字,我看到了曾经踌躇满志的自己,怎样用激情与奋斗、辛勤与汗水,演绎了动人而无悔的青春。我看到了一段段奏鸣曲般悠扬而精彩的旅行小札,一行行诗一般优美而浪漫的抒情物语,那些美丽忧伤的青春记’忆,那些发人深省的辛辣品评,那些催人奋进的登攀之路。那些令人感喟的心灵独自……

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形成了黑黑白白的底片,冲刷出斑斓多彩的生活。它们如同摆在时光里的雕像,诉说着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故事。

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都是沧海一粟。

放下笔,我感到一份沉甸甸的释然。这释然,是因为在研磨时光的过程里,我将那些值得纪念的点点滴滴都做了一个交代。

这交代,不仅是给我自己,也是给我的父母和家人。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

这交代,也是给培养我的领导和帮助我的同事们。感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白泉民院长、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孟祥刚院长,省高院再审立案庭王永起庭长、初乐坤副庭长、张磊副庭长,立案庭单明副庭长,再审立案庭第三合议庭王园审判长、陈晖老师、王东老师,以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所有老师和同事们。感谢山东科创律师事务所的李伟主任、石萍主任以及律所的同事们。你们在工作中对我的鼓励和培养让我终身受益。

此外,还要感谢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张谷教授、赵骏教授、马光副教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利民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丽英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林来梵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NicholasHowson教授、Evan Caminker教授,前副院长Virginia Gordan,教务长David Baum,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国际交流项目主任BethGreenwood,山东省实验小学黄其磊老师,以及所有指导过我的恩师们。你们的教诲让我永铭于心。

最后,要感谢中国文联出版社的编辑给我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作品呈交给读者朋友。更要感谢读者朋友们的厚爱与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相信,这样一本汇聚了我二十多年成长经历的文字的结集,会让读者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我。如果它能让您感到美,感到振奋,感到希望,感到生命的力量,那是我所盼。

因为爱是一切的源泉。

得到爱,就得到了整个世界。

2016年4月1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只素蝶的栖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蓉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14575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6095870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