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机会是种出来的
内容
试读章节

机会的可贵性:命运就这样改变

机会有三种特性:可贵性、易碎性和不可复制性。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曾让无数青年男女热血沸腾。其实,对于一个人而言,一个机会可能改变他的人生;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一个机会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一个机会甚至可能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机会可能更为可贵!

对于大机会大改变,用不着我举出例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许多。还是说小的吧。一个人把握住一个恰好的时候——机会,就可以做成许多事情,实现许多梦想。比如球员把握住临门一脚的恰好时候,就可以一举破门,赢得比赛;学生把握住恰好的时候,就可能升学,进入自己梦想的学校;青年男女把握住恰好的时候,就可能求爱或求婚成功;官员把握住恰好的时候,就可能仕途顺利。

我想告诉读者朋友,本人就是因为1979年把握住了机会高考成功而一举改变了命运的。我也是一个曾经额头上刺了字的人:知青。1977年,高考和中考恢复的时候,我已经在广阔天地里锻炼3年“红心"了,此时,有了考试上学的机会,使我感觉自己犹如海滩上一条挣扎了许久的鱼,终于等到了涨潮,一颗濒于死亡的心复活了。想到自己只糊里糊涂读了个初中,所以当时只敢报考中专。1977年中专招生考试语文和数学两科。我复习了两个月,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怀揣着热乎乎的理想走进了考场,结果一举上了录取线!当时我下乡在现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的团结水库,当过气象员,还接受过水文水利计算、水利测量的培训。所以,我根据自己的爱好填报了四川水利学校、四川气象学校、泸州公安学校等省属中专,满心欢喜地等待好消息的降临。谁知打击再一次袭来,眼看与我同考的侄儿拿到了内江农机校的通知,我却又被打进冰窖。我一个人跑到沱江边放声痛哭,眼泪就像那沱江水哗哗奔流。我恨命运总是与我为敌,对我如此不公。1973年初中毕业考高中时,由于各种外在原因,成绩优秀的我被剥夺了上高中的权利。这次考中专两科成绩142分,完全可以上部属或省属中专,我却又一次被剥夺、被抽打、被放逐!真是苍天无眼啊!我以为是自己的成绩还不够好,于是擦干眼泪,第二年再次报考中专。1978年的中专考试增加到4科: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我全力以赴,刻苦复习,考试时发挥极好:语文83分、数学85分、政治76分、理化85分,总分329分!手握高分,我填报了最好的中专,心想这回该稳当了吧!没想到,迎来的依然是落榜、落榜、落榜!

这次我没有再痛哭流涕,两次落榜的打击已经让我产生了“抗体”,同时,21岁的我也渐渐成熟。有人说,刘备的天下是哭来的,但我的学校却哭不来。后来我去咨询了招生办,说是我年龄超过了,中专招生年龄不超过20岁。我迷糊了:既然我是超龄考生,可报名时为什么要让我通过呢?

怎么办?上学的机会就这样一次次残酷地挣脱我的掌心,它鄙视我,它轻蔑我,它笑话我。行路难,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

终于,我小姐夫的父亲黄世维叔叔一句话点醒了我:“眼镜儿,中专不录取你,你就考大学啊!”是啊,我为什么不考大学呢?中专的窗户向我关闭了,但大学的大门却依然为我敞开着啊!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文化大革命”中毕业的初中生,哪里考得上大学呢?压根儿就把这个机会给白白放弃了!现在是华山一条路,我只能拼命攀登了。于是,我在1979年3月下定决心考大学。时间只有4个月,我要从一个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变成优秀的高中文科毕业生的水平,用我们老家的谚语来说,难度不亚于把一头水牛赶上皂角树,因为皂角树浑身都是尖锐而又坚硬的刺,那个场景,你可以想象的。

1979年高校招生,文科考试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外语6科。不过,外语总分只有10分。也就是说,考100分也只算10分。于是,我果断地决定,首先放弃外语自学;其次,放弃数学自学。敢于放弃,丢卒保车,后来的结果证明我当时是多么的聪明!语文是我的强项,除了字、词、语法、句法之外,我强攻了古文译为现代白话文这个难关。没地理书,我向一位上初中的邻家小妹妹借地理课本。她真心地对我说了句鼓励的话:“眼镜儿,你要是凭这本书都把大学考起了,我用手板心儿煎鱼给你吃!”是啊,她的大姐在著名的内江高中上学,当年也参加高考,人家那么多名师指点,那么多复习资料,而我只凭几册课本和复习大纲以及迟到的复习资料,要考上大学确实难乎其难!

还有一个困难,由于我是初中毕业生,要以相当于高中毕业的学历参加高考,就要到当时的内江县农业局开个证明,以说明我具备高中水平。我提着一颗心,找到农业局办公室,那工作人员看着又黑又瘦又弱小的我,说了句颇让人提气的话:“考不考得起哟!”我相当低调地回答:“试试看嘛!”不过还好,他并没有刁难我,轻飘飘地就在证明上盖上了农业局鲜红的大印。P5-8

后记

《机会是种出来的》这本小书已然画上了句号。但有些不得不说,但又不方便在书里说的话,就只能写在这“后记”里面了。过去我曾以为“后记”可有可无,此时才发现是必不可少的。好像一列火车已经客满,但有些客人又必须搭乘这班车,而且不能同前面的乘客挤在一起,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加挂一节车厢。这“后记”就相当于特别加挂的车厢,还颇有“专列”的地位呢!

这本小书展现得最多的,不是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战绩——我也没有那样的辉煌,而是剖析我“走麦城”的挫折。这些挫折表现为幼稚、怯懦、莽撞与无奈。我之所以直陈自己的职场失误,就像一个出了车祸而幸存的人,应该有义务在路上远远地置放一个明显的警示牌,让后来者不致重蹈覆辙。

当然,这本小书也展示了一些别致的小贝壳儿,这是我在自己30多年漫长的媒体职场沙滩上拾来的。倘若某个贝壳儿恰好能为你点缀那本已丰美的人生,则将是本人的大幸。

也许,你还可以从这本小书中窥得作者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之舟上的水手,唯有自己流下的汗水,才是自己人生之舟前进的动力;唯有自己流下的汗水,才是浇灌你心中那棵机会之树的玉液琼浆;唯有自己流下的汗水,才会化成沙漠之中让你生存的甘泉。我不反对“拼爹”,但人不可能一辈子“拼爹”;我不反对取巧,但我不教读者投机;我不能无视潜规则,但我只信奉显规则。我希望,我在这本小书里向读者朋友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这本小书得以呱呱坠地,要感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领导和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同仁。三年前,我作为集团内训师的一员,领受了在集团内部培训讲课的任务。我撰写了《优秀传媒人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个讲座提纲,得到了集团领导和人力资源部的肯定。后来,我在2014年和2015年的集团新员工培训季做了讲座,新员工们反响较好。正是在这个讲座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才悟出了更多的道理,从而涂抹成本书现在的模样。

最后,感谢我的至爱亲朋,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意见、建议和鼓励、支持,给了我极大的勇气,使我在这特别的寒冬里完成对本书的根本性修改,让这个丑孩子最终得以哭叫着出世。

2016年1月24日(乙未年腊月十五日)

目录

A篇 “种”出来的机会

 送你一双鹰眼、一副利爪

 机会的可贵性:命运就这样改变

 机会的易碎性:倘若荆轲是“小李飞刀”

 机会的不可复制性:人面不知何处去

B篇 立志之机

 立志要早:先飞的不是笨鸟

 立志要高:心比天高不一定命比纸薄

 立志要坚:请把我紧紧地绑在桅杆上

 立志要明:我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C篇 经常之机

 日常性机会:今天就是最好的机会

 案例:标题高手炼成记

 “贵人助”机会

 观点:把领导当自己的贵人

 观点:宁当被鞭打的快马,不做被忽视的慢羊

 周期性机会:你拿到多少“入场券”

 观点:高看一眼,意义非凡

 战役性机会:人生能有几回搏

 案例:杨利伟一飞成英雄

 主干线机会:你打过主力吗

 “吃亏”性机会:被套的股票赚大钱

 案例:六年夜班,从“小兵”到“老总”

D篇 转折之机

 观点:把握转折之机要无条件力争

 案例:一句话破了“当官梦”

 观点:把握转折之机要敢于冒风险

 案例:怕“下海”失去发财之机

 观点:把握转折之机要着眼长远

 案例:好汉须吃眼前亏

 创业之机:一辈子最好上一次“井冈山”

 案例:“挑出来的将军”龙开富

 案例:《华西都市报》创业记

 案例:《华西都市报》创业,成才无数

 发展之机:你可以比他做得更好

 观点:小平台学本事,大平台展才华

 观点:“凤尾”难长,“鸡头”正鲜

 如何当好“发展者”

 案例: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守成之机:你愿意抱“哭孩”吗

 案例:寇准善抱“哭孩”火箭式上升

 偶然之机:真有天降馅饼的事

 案例:歪打正着发明导电塑料

 案例: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案例:乐于助人,无心插柳

 案例:旅途邂逅,突遇贵人

 观点:偶然之中有必然,有能力时多助人

E篇 陷阱之机

 假机会:莫被浮云遮望眼

 案例:假机会让我迷失了方向

 鸡肋之机:“鸡肋男”让女人困惑

 明升暗降:“恶意提拔”你懂么

 给你一双慧眼:机会识真假

F篇 机会成本

 选择机会学商人:舍与得的博弈

 择利而从:“下海”赚赔要算清

 择重而从:我要的就是换个活法

附录: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报纸标题

后记

序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说;“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西方人说。不管谁说的,反正人生一世,总有无数的机会。比如发财的机会,你再穷,省两块钱总可以买一注彩票,没准你一举成了百万富翁;比如从政的机会,你奋发努力“考公”成功,勤勉工作,与时俱进,总可以有个一官半职;比如成学者的机会,你悬梁刺股刻苦啃书,上本科、读硕士、攻博士,及至博士后,不成一个学者,至少也是半个学者。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话不是绝对正确,但至少相对正确。因为有些机会,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比如在讲究天赋的体育、艺术等领域,就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高手的。但大多数机会,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具备相应的能力去抓住的。机会无处不在,机会无时不在,就看你能否积极地去抓,能否有本事抓住。

请你猜个谜语:买到了民航票,打一成语。想不出来?告诉你,那就是“有机可乘”啊!恍然大悟是不是?买好了机票,到时自然“有机可乘”。且慢,也不一定。比如,倘若是一大早的航班,你睡惯了懒觉,一下睡过头了,误了机;再比如,天气突然变化,雷电、暴雨、大雾、台风等,都让你可能“无机可乘”;再比如,你甚至已经坐上了飞机,但起飞前某个第一次坐飞机的莽汉突然拉开了应急舱门,或者有人声称要劫机,或者有人行李上了飞机人却没来,等等,这些看似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你“无机可乘”。

看看,这么简单的看起来似乎万无一失的机会都有这么多变数,何况人生中的各种机会呢。尤其是由于我们自身的惰性,由于我们对机会的怠慢,不知不经意中放过了多少黄金般的机会。某次考试的失利,某次晋升的失败,某次发财未果,也许归结起来,都是由于我们轻视了机会,无视了机会,放弃了机会,一句话:怠慢了机会!事过之后,你可能又会感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自己不去竞争,却恨别人捡了便宜,这种心态,相信你我都有过。

机不可怠,据说这话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说的。意思是如果遇到了机会,你一定要立马抓住,切不可拖延怠慢,否则就会与之失之交臂。所以,你可以怠慢别的什么,但千万别怠慢机会,因为怠慢机会就是怠慢成功,怠慢机会就是怠慢自己的生命!

你也许会说,我也想抓住机会呀,但什么是机会,怎样识别机会,怎样辨别机会的真假,怎样把握机会呢?假若你可爱的小脑袋里此时冒出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就是有缘人了,你不妨继续往下读,兴许你真能豁然开朗,目光如炬,至于机会嘛,你懂的。

再作一个小提示:这本小书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如果我们把抓住机会——把“种机会”比喻成种庄稼,那么把握立志之机犹如耕地播种;把握经常之机犹如浇水施肥;把握转折之机犹如助其拔节、抽穗、成熟;躲开陷阱之机犹如除虫、拔草;把握机会成本犹如庄稼收获之后卖个好价钱。如果你能把握好人生各个阶段中的各种机会,你不想功成名就都怕是不行了。

内容推荐

《机会是种出来的》一书是奉友湘《远离危机》后的又一力作。他以在媒体从业33年的亲身经历为主要案例,提炼出从“小兵”到“将军”的漫漫征途中,如何把握住各种机会,迅速成长成才的精彩观点。作者通过自己30多年的打拚,悟出了“机会是种出来的”这一深刻哲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机会的特性,机会的种类,机会的真伪,并锻造出了如何把握住机会的钥匙。对于立志成才的青年朋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这本奉友湘编著的《机会是种出来的》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如果我们把抓住机会——把“种机会”比喻成种庄稼,那么把握立志之机犹如耕地播种;把握经常之机犹如浇水施肥;把握转折之机犹如助其拔节、抽穗、成熟;躲开陷阱之机犹如除虫、拔草;把握机会成本犹如庄稼收获之后卖个好价钱。如果你能把握好人生各个阶段中的各种机会,你不想功成名就都怕是不行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机会是种出来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奉友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494370
开本 32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2016086812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9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