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瓦尔登湖(精装美绘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经验不可恃

当我们以问答测验的形式,来思索着人生的宗旨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真正的必需品和意图时,我们的这种举动显示出,好像人们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时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因为他们更喜欢这种方式,而将其他任何方式排除在外。他们也清楚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别无选择。但生性敏感而又健康的人都知晓,太阳恒久晨升夕落。放弃我们的偏见,永远不会太迟。无论哪种思维和举止源于祖传,在没经明证前,都不可轻信。今天得到众人的一片喝彩声或者默认无妨的真理,或许明天反倒成了谬论,只不过这种谬论的烟雾,某些人还会当作是滋润大地的及时雨呢。前人认定不能办到的事,你尝试过后,发现还是能够办好的。前人有前人的行事准则,而后人则有自己的一套。古人那时不知添加燃料可使火焰经久不灭;后人却知将一点干柴架在锅底,还可以如鸟—般,绕着地球飞旋,还是古谚说的那样:气死老家伙。

老年人虽然阅历丰富,但未必更有资格去做年轻人的好导师,因为他们虽有收益,但所失也会颇多。我们几乎可以置疑,即便是最为聪慧的人,活了一生一世,又领悟了多少生活的绝对价值呢。说老实话,老年人并不能带给年轻人什么非常重要的忠告,他们自身的经验是如此零零散散,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惨痛失败,他们必须不加掩饰地承认,这种失败应归结于自身的缘故;或许,他们还残存着些许信心,这与他们的经验有点相左,只是他们的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回了。我在这行星上生活了30余年,我尚未从长辈那里洗耳恭听到有价值的一个字,或者是热忱的忠告。他们对我是无可奉告,也可能是有意不愿告诉我什么吧。这就是人生,一个我大部分尚未亲历的试验;老年人已经亲历过了,但对我却没有助益。如果我获取了自认为有价值的经验,我肯定会想到,这个经验我的良师益友们可是从未提起过的呢。

一个农夫对我说道,“人单吃蔬菜是不能活命的,因为蔬菜不能提供骨骼所需的养分。”因而他每天特地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为自己备好骨骼所需的养分;他一边说着,一边跟在耕牛后面走着,而正是这条以草食供养骨骼养分的耕牛,拖着他和他笨拙的木犁,克服着一切阻碍向前。某些物品,在某些场合,比如说在最无助的病人之中,确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在另一些场合,仅仅被当作了奢侈品,再换了某些场合,就成了人们从未耳闻目睹的东西。

对某些人而言,人生的所有历程,似乎已被先祖们逐一涉足遍了,无论是高山之巅,或是幽深谷地,无所不在先祖们的注视中。按艾芙琳所说,“精明的所罗门曾下旨规定树与树相隔的间距,罗马地方官曾下令规定了你到邻人的地里捡拾掉落在地的橡实有多少次不算违法私闯的,还规定了邻人可以分享多少份。”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甚至传下了削剪指甲的方法,即是指甲剪得要不长不短,以与指尖齐平为准。毋庸置疑,那些使生命的多姿多彩和欣喜欢乐都消耗殆尽的种种厌倦无聊,是与亚当一样久远的。但人的能力从未被测试清楚,我们也没有依据前人的先例来断定他的能力究竟如何,已有的先例寥寥无几。不管到目前为止你是多么失败,“别沉溺苦恼之中,我的孩子,谁会指派你去干由你来完成的事呢?”

我们可以用上千种测试来尝试生活;举个实例吧,同一个太阳,它令我种的大豆成熟,同时也照耀着包括我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所有星球。假若我已牢记了这点,就可以避免犯下某些过错。我在锄草时可没有这种灵光乍现。星星是多么奇妙的三角形的顶端!在无垠宇宙的各处,有多少相距遥远而又形态各异的物种在同一时刻有着同样的欲求啊!大自然和人生是千姿百态的,我们现有的几种体制也莫过如此。谁能妄言他人的生活前景如何?对我们而言,难道还有比两双眼睛一瞬间的对视更为伟大的奇迹吗?我们本应在一小时之内就阅历了这尘世间的所有世代。啊!甚至是所有世代中的所有尘世。历史,诗歌,神话!——我不知道去阅读别人的经历,还有什么比阅读上述之类更令人惊异而又详实的。

我的邻居称之为好的东西,大多在我心灵中相信是坏的,就我而言,假如我为某事懊悔不已,我懊悔的只能是我的善良举止。是何种妖魔慑住了我,使我举止这般善良呢?老年人啊,你能说出那些最睿智的言辞,你已经生活了70个年头,并非毫无荣耀,我却听到了一个不可抗拒的声音,要我对你的言辞退避三舍。后代人抛弃了前代人的事业,如同抛弃了几条搁浅的船。

P7-9

目录

简朴生活

诗意的添补

我活在何处,我为何而活

翻阅书卷

声音

隐居林中

访客

青青豆叶

村民

雨中田园

更上一层的法则

邻居:野性难驯

温暖的木屋

前代居民;冬日访客

过冬的动物

冰天的雪湖

终结的尾声

序言

当亨利·戴维·梭罗在1845年7月4日搬到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时,即将年届二十八岁的他也许并没有料到,这次貌似寻常的举动将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的事件。他平静的心态可以从翌日所写的笔记中略见一斑:

7月5日,星期六。瓦尔登湖。昨天我搬到这里来生活。这座木屋让我想起几座以前见过的山间住宅,它们似乎散发着飘渺的氤氲,令人联想到奥林匹斯山的神殿。去年夏天,我曾在某位开办锯木厂的人家里住过,就在卡特斯基尔山,松树果园再往上那片生长着蓝莓和树莓的地方,那里非常清净和凉爽,别有一番仙境的意味。……墙壁是木条拼接而成的,并没有涂抹灰泥,里面的房间也没有安门板。那座房子显得高尚脱俗,兼且气味芬芳,很适合招待嬉游人间的神仙……

撰写笔记是他在八年前,亦即1837年养成的习惯。那年秋天他结束了在哈佛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涯,遇到比他早十六年毕业的校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因为在前一年出版散文集《自然》而声名大噪的爱默生已经组织起超验主义俱乐部,并且刚刚在8月31日发表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呼吁该国作家摆脱欧洲的影响,开创能够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的美国文学,隐隐有成为文坛领袖之势。爱默生对这个和他一样居住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学弟青眼有加,交谈间问起梭罗是否有写笔记的习惯。梭罗受到很大启发,随即开始实践这种将会给他今后的创作带来极大帮助的做法:

10月22日。“你在忙什么呢?”他问,“你做笔记吗?”所以我在今天做了第一次笔记。

他坚持了整整二十四年。1906年,波士顿的哈夫顿·米弗林公司(Houghton Miffin Co.)出版了《梭罗笔记》,收录的条目从1837年10月22日到1861年11月3目,总共有十四卷之多。然而,他在瓦尔登湖独居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所做的笔记却非常少,只占据了第1卷的后三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梭罗其问很少读书或者写作;恰恰相反,他生前出版仅有两部作品,《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与《瓦尔登湖》,都是那段离群索居的岁月孕育出来的。其实梭罗之所以搬到瓦尔登湖畔居住,最直接的原因正是他需要安静的环境,以便完成一部构思已久的、悼念其亡兄约翰的作品。

……

内容推荐

《瓦尔登湖(精装美绘版)(精)》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笔记,详细记录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日常生活以及所见所思。

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崇尚自然,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从四季更替、冰河崩裂等自然现象,到对湖边的野鸭、狐狸、蚂蚁等生物的细致观察,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

本书既充满诗意及哲理,又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梭罗远离尘嚣,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编辑推荐

名家名作往往因其清新优美的文笔、情趣盎然的题材、含蓄深远的思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品读经典,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与大师进行灵魂的碰触、思想的交流。《名家散文经典》精选名家名作,使读者徜徉于书林美苑之间,在阅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梭罗的《瓦尔登湖(精装美绘版)(精)》是其中一册,供读者阅读学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瓦尔登湖(精装美绘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梭罗
译者 戴欢//代诗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2075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2015155148
中图分类号 I712.6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7
15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