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张晰綪译的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在选材上,作者莫泊桑对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兴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图景为内容,摹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平淡准确一如现实生活,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尾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写艺术吸引人。
情节并不复杂,但构思布局非常精妙,别具一格。莫泊桑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节作为短篇的支架与线路。他总以十分纤细、十分隐蔽、几乎看不见的线索将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上的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来并导向结局。有的采取矛盾“层递法”,通篇小说起伏跌宕,或一开始就造成极大的悬念,然后出人意料地急剧转折,多姿多彩、生动有趣。
这本由莫泊桑著、张晰綪译的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一家人》《菲菲小姐》《瞎子》《骑马》《绳子》《项链》《小酒桶》《散步》《衣橱》等小说作品。
收入该小说集的作品主要有三类。
一、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在这类题材的作品里,莫泊桑揭露了在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法国军队的无能,歌颂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的民族精神气节。
如《羊脂球》《米隆老爹》《两个朋友》等。
二、描写资产阶级世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作品。
如《项链》《一家人》。表现世人贪图钱财而不注重亲情的《我的叔叔于勒》,描写小市民吝啬的《雨伞》等。
三、反映下层人民贫困痛苦生活的作品。
如《散步》《瞎子》等。
又听见一阵喧嚷简直要闹翻天,原来那帮水手在大门紧闭的小楼前等得不耐烦了,一窝蜂地朝广场走来。他们成双作对地手挽着手,前后排成一长溜,扯着嗓门大喊大叫。这批有身份的先生赶紧找一个门洞躲起来,而那帮吵吵嚷嚷的乌合之众则朝修道院的方向走去,消失不见了,只听得那吵闹声好像渐渐远去的雷雨声慢慢静下来,过了好一阵四周才恢复宁静。
普兰先生和迪皮伊先生两人还在怄气,彼此拂袖而去,连个招呼都不打。
其余四位接着往前走,受本能的驱使,走向泰利耶妓馆。楼门依然关着,毫无动静,没法进去。一个醉汉还坚守在那里,不慌不忙地轻轻敲咖啡馆的门,后来住了手,又小声叫茶房弗雷德里克。他见无人回答,就干脆坐到门口的台阶上,等候有什么情况变化,这几个有产者正要走,忽见那帮闹哄哄的海员又出现在街的尽头。法国水手高唱《马赛曲》,英国水手则高唱《Rule Britannia》。这伙爱国勇士对春楼的墙壁联合发起了总攻,继而,这股铁流又折向码头涌去,在那里,两大民族的勇士互相大打出手。一团混战之下,一名大不列颠义士折了手臂,一名马赛英雄鼻子被打扁。
那醉汉仍然坐在门前,这时却哭了起来,就像一个发酒疯的人,也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最后,那几个中产阶级终于分散了。乱哄哄的城市渐渐又恢复了平静。偶尔这儿或那儿还响起人声,但是紧接着就在远处消失了。
只有一个人还在街上徘徊,那就是咸鱼腌制商图尔纳沃先生。他因为要等到下个星期六,心里十分恼火。他希望会有什么意外的事发生,他弄不懂是怎么回事,感到气愤的是警察局竟然让在它监督下、受它管理的公益机构关门。
他回到那里,围着墙搜寻察看,想找出缘故。偶然发现窗板上贴了一张告示,急忙点着蜡绳,看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因初领圣体暂停营业。”
他明白该死心了,只好离去。
此刻,那个醉汉已然酣睡,直挺挺地横躺在拒不迎客的门外。
次日,所有老主顾都设法来看一看,他们还装模作样,腋下夹着文件,一个接着一个从这条街走过,每人都偷看一眼那张神秘的告示:“因初领圣体暂停营业。”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太太”有一个兄弟在家乡厄尔省维维尔村做木匠,她还在伊浮多开客店的时候,就给这个兄弟受洗的女儿当了教母,还给这女孩取了个名字叫康斯坦丝,再加上太太娘家的姓氏,全名就是康斯坦丝·里维了。木匠弟弟知道姐姐境况甚好,虽然双方都各忙各的,又离得很远,很少来往,但一直互通音讯。小姑娘快满十二岁了,这一年要初领圣体,细木工师傅就抓住这机会同她再亲近些,于是写信给姐姐,说他一心指望她来参加弥撒。他们父母都已年老去世,女孩又是她的教女,她不好拒绝,于是答应了下来。她弟弟叫约瑟夫,想这次好好招待一下,或许能让姐姐立个对小姑娘有利的遗嘱,因为夫人本人没有孩子。
姐姐干这行当他倒没有什么不自在,再说当地也没有人知道底细。人家提起她的时候,也只是说:“泰利耶太太是费冈城里的有钱人。”这话的意思是让人自己去想,兴许她能靠年金过日子。从费冈到维维尔至少有一百六十里,对庄稼人来说,走这一百六十里陆路比城里人漂洋过海还要难。
维维尔村人从未去过鲁昂城以外的地方。当然,这个五百户人家的小村庄,也没有什么能把费冈的人吸引来。这小村子孤零零坐落在一片平野上,隶属另一个省份。总而言之,别人什么也不知道。
但是领圣体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太太感到十分为难。她没有帮手,哪怕把她的买卖丢下一天,她也不放心。楼上的姑娘们和楼下的姑娘们之间的积怨宿恨肯定会爆发出来。还有弗雷德里克很可能喝醉,他一喝醉,就会为了一点小事打人。最后她决定除了茶房以外,把所有的人都带走,至于那个茶房,她可以放他假,一直放到后天。
木匠弟弟对她率团来访毫无异议,愿意负责招待全团人员住宿一夜。因此,星期六的早晨,太太率领她的脂粉大军乘八点钟那班快车,坐二等车厢出发了。
车厢里只有她们一行人,说说笑笑,叽叽喳喳,像一群喜鹊。直到伯兹维尔站,才上来一对夫妇。男的是个上了年纪的农民,穿一件领子打褶的蓝色罩衫,衣袖宽松,上面绣着白色小花,袖口紧束,他头上戴了一顶老式的大礼帽,发红的绒毛已经褪色,像刺猬的剌一样竖立着。
他一手拿着一把绿色大伞,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大筐,里边露出三只慌了神的鸭脑袋。女人一副乡下人打扮,直挺挺地板着身子,脸长得活像一只老母鸡,鼻子尖得像鸡喙。她在她男人前面坐下,看到边上花花绿绿的顿时慌了神,呆呆坐着都不敢动弹。
P66-67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为友,以读书为乐。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书中的精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了让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加强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智慧雨露的滋润,从而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出版的《阳光阅读》丛书就是根据“新课标”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规定,携手国内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精心打造的,是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典范之作。
在选择篇目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经典性 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文明成果的标志,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本丛书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大都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淘洗过的经典作品,能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精神基础,为他们提供精神营养,使他们终生受益。
权威性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全部来自“新课标”指定必读书目和教育专家的课外推荐书目,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的人生之路。
课内外的衔接和互补 在选择书目时,我们还注意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与互补。如课内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丛书中便收入了《红楼梦》,并在阅读指南部分专门对《红楼梦》全书做了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而所选的《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则兼顾了阅读的视野,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阅读结构。
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 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无论文史哲专著还是文学著作,都应该广泛涉猎。同时还要兼顾古今中外,不仅要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还要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科普著作,高中阶段还要读一些哲学著作和艺术理论著作。在本丛书中,《论语通译》属于文化经典著作,《谈美书简》属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范畴,另外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小说也兼顾了古今中外,《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是中国古典小说,巴金的《家》属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等。
在内容的编写上,每本书增加了简明实用的“阅读指南”和“感悟思考”。
阅读指南 通过对作品全面的介绍,让孩子在阅读时更轻松。如《巴黎圣母院》的导读就介绍了作者雨果的生平、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如在《家》的导读中就介绍了觉慧、觉新等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分析了小说的艺术结构。通过这些导读,我们希望一方面能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名著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感悟思考 丛书中经过精心编写的感悟思考题有的侧重于思想内涵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究,有的侧重于结合现实,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化意义。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独立思考,在读完全书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阅读名著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阳光阅读》丛书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阳光阅读》丛书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