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培根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彭惠群译的《培根随笔》文笔言简意赅、智睿夺目,它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探讨许多人生哲理,而且论及政治。全书中,最引入注目的就是那些智慧名言。这些名言一直流传至今,例如“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句子,精辟而富有哲理。文章风格平易流畅,每一句话都有一定的针对性,让人深切体会到这是一位通晓人情心理的渊博之士的谆谆告诫。为了增加可读性,使文风更亲切,文章还注意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嫁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这些富有诗意的简短的语言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这是培根的亲身经历和发自内心的召唤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从审美角度来看,本书表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哲理美。

内容推荐

彭惠群译的《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一生中最经典的随笔篇章,是他一生的思想精华、文学素养以及人生态度的最真实体现。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论理等,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录

阅读指南

论真理[精读]

论读书[精读]

论嫉妒

论狡猾

论美[精读]

论婚姻与独身

论逆境[精读]

论友谊

论报复

论善[精读]

论宗教信仰的统一

论爱情

论高位[精读]

论韬晦

论人的天性

论青年与老年[精读]

论迷信

论游历[精读]

论王权

论谏议

论自谋

论革新

论敏捷[精读]

论伪智

论邦国的真正伟大之处

论保健[精读]

论猜疑

论称誉

论虚荣

论荣华与名誉

论时机[精读]

论辞令

论殖民地

论财富[精读]

论预言

论野心[精读]

论宫剧与盛会

论习惯与教育[精读]

论放债

说建筑

论幸运[精读]

说花园

说交涉

论从者与友人

论父母与子女[精读]

论请托者

论党派

论消费[精读]

论礼节

论司法

论怒气

论勇敢[精读]

论变易兴亡

论贵族

论死亡[精读]

论谋叛与变乱

论残疾[精读]

论谣言

试读章节

其实每一个埋头深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所以古话说:“多管别人闲事必定没安好心。”

一个后起之秀是招人嫉妒的,尤其要受那些贵族元老的嫉妒,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别人的上升足以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觉得自己仿佛降低了。

有某种难以克服的缺陷的入——如残疾人、宦官、老年人或私生子,是容易嫉妒别人的。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补偿,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补偿。除非这种缺陷是落在一个具有伟大品格的人身上时才不会如此。那种品格能够让一种缺陷转化为光荣。负着残疾的耻辱,去完成一件大事业,使人们更加为之惊叹。像历史上的纳西斯、阿盖西劳斯和铁木尔就是如此。

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也容易产生嫉妒。因为这种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做是对自己过去所经痛苦的抵偿。

虚荣心甚强的人,假如他看到别人在一件事业中总是强过于他,他也会为此产生嫉妒。所以自己很喜爱艺术的阿提安皇帝,就非常嫉妒诗人、画家和艺术家,因为他们显然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他。

最后,在同事之间当有人被提升的时候,也容易引起嫉妒。因为如果别人由于某种优越表现而得到提升,就等于映衬出了其他人在这些方面的无能,从而剌伤了他们。同时,彼此越了解,这种嫉妒心将越强。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晋升。所以,该隐只是由于嫉妒就杀死了他的亲兄弟亚伯。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哪些人能够避免嫉妒。

我们已懂得,嫉妒总是来自于自我与别人的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所以皇帝通常是不被人嫉妒的,除非对方也是皇帝。一个有崇高美德的人,他的美德愈多,别人对他的嫉妒也将愈少。因为他们的幸福来自他们的苦功,它是应得的。

所以出身于微贱的人一旦升腾就必会受人嫉妒,直到人们习惯了他的这种新地位为止。而富家的一个公子也将招人嫉妒,因为他并没有付出血汗,却能坐享其成。

反之,世袭贵胄的称号却不容易被嫉妒,因为他们优越的谱系已被世人所承认。同样,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是被看做自然的。

那种在饱经艰难之后才获得的幸福是不太会招人嫉妒的。因为人们看到这种幸福是如此来之不易,以至甚至产生了同情——而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所以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当他们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时,总是在向人诉苦,吟唱着一首“正在活受罪”的咏叹调。其实他们未必真的如此受苦,这只是钝化别人嫉妒锋芒的一种策略。  但是,只有当这种人的负担不是自己招揽上身时,这种诉苦才会真的被人同情。否则,没有比一个出于往上爬的野心,而四外招揽事做的人更招人嫉妒的了。

此外,对于一个大人物来说,如果他能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来保护他的下属们的利益,那么,这也等于是筑起了一座防止嫉妒的有效堤防。

应当注意的是,那种骄傲自大的人物是最易招来嫉妒的。这种人总想在一切方面都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或者大肆铺张地炫耀,或者力图压倒一切竞争者。其实真正的聪明人倒宁可给人类的嫉妒心留下点余地,有意让别人在无关紧要的事情匕占自己的上风。

然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于享有某种优越地位的人来说,与其狡诈地掩饰,莫如坦率诚恳地放开(只是千万不要表现出骄矜与浮夸),这样招来的嫉妒便会小一些,因为对于前一种人,似乎更显示出他是没有价值因而不配享受那种幸福的,他们的作假简直就是在教唆别人来嫉妒自己。

让我们归纳一下已经说过的吧。我们在开始时说过,嫉妒有点接近于巫术,是蛊惑人心的。那么要防止嫉妒,也就不妨采用点巫术,就是把那容易招来嫉妒的妖气转嫁到别人身上。正是由于懂得这一点,所以有许多明智的大人物,凡有抛头露面出风头的事情,都推出别人作为替身去登台表演,而自己则宁愿躲在幕后。这样一来,群众的嫉妒就落在别人身上了。事实上,愿意出演这种替人出风头角色的傻瓜是不会少的。

我们再来谈谈什么是公妒。

公众的嫉妒比个人的嫉妒多少有点价值。公妒对于大人物,正如古典希腊时代的流放惩罚一样,是强迫他们收敛与节制的一种办法。

所谓“公妒”,其实也是一种公愤,对于一个国家是具有严重危险性的一种疾病。

人民一旦对他们的执政者产生了这种公愤,那么就连最好的政策也将被视为恶臭,受到唾弃。所以丧失了民心的统治者即使在办好事,也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因为人民将会把这看做是一种怯懦,一种对公愤的畏惧——其结果是,你越怕它,它就越要找上门来。

P8-9

序言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为友,以读书为乐。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书中的精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了让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加强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智慧雨露的滋润,从而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出版的《阳光阅读》丛书就是根据“新课标”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规定,携手国内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精心打造的,是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典范之作。

在选择篇目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经典性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文明成果的标志,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本丛书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大都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淘洗过的经典作品,能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精神基础,为他们提供精神营养,使他们终生受益。

权威性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全部来自“新课标”指定必读书目和教育专家的课外推荐书目,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的人生之路。

课内外的衔接和互补在选择书目时,我们还注意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与互补。如课内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丛书中便收入了《红楼梦》,并在阅读指南部分专门对《红楼梦》全书做了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而所选的《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则兼顾了阅读的视野,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阅读结构。

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无论文史哲专著还是文学著作,都应该广泛涉猎。同时还要兼顾古今中外,不仅要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还要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科普著作,高中阶段还要读一些哲学著作和艺术理论著作。在本丛书中,《论语通译》属于文化经典著作,《谈美书简》属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范畴,另外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小说也兼顾了古今中外,《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是中国古典小说,巴金的《家》属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等。

在内容的编写上,每本书增加了简明实用的“阅读指南”和“感悟思考”。

阅读指南通过对作品全面的介绍,让孩子在阅读时更轻松。如《巴黎圣母院》的导读就介绍了作者雨果的生平、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如在《家》的导读中就介绍了觉慧、觉新等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分析了小说的艺术结构。通过这些导读,我们希望一方面能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名著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感悟思考丛书中经过精心编写的感悟思考题有的侧重于思想内涵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究,有的侧重于结合现实,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化意义。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独立思考,在读完全书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阅读名著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阳光阅读》丛书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阳光阅读》丛书编委会

书评(媒体评论)

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伯特兰·罗素

他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来当做格言。

——黑格尔

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情感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雪莱

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尘世中的智慧,让我们变得充满理性并洞明世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培根随笔》属于为数不多的应当咀嚼消化的书。你很难见到在这么小一个盘子里盛这么多肉,而且烹制得如此色、香、味俱全。

——威尔·杜兰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培根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培根
译者 彭惠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51742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2015047120
中图分类号 I561.63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2
出版地 宁夏
224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