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样湘西--永顺县小溪完小义教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一位资深驴友,游历几十个国家,却毅然选择在湘西小溪驻足。他放弃含饴弄孙的闲适生活,用义教拓宽生命宽度。近半年的义教生活,他称之为是灵魂的洗涤与重塑。他用日记记录下千泉百溪林的美景,深山里孩子们的纯真。辛勤劳作村民们的善良……所有这些汇成了一部《别样湘西--永顺县小溪完小义教日记》(作者:仲宝平)。

内容推荐

小溪镇位于湖南湘西州永顺县东南部,境内有南方少见的原始次森林,境内古木参天,溪水清澈见底,风景宜人,2001年被评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别样湘西--永顺县小溪完小义教日记》是作者仲宝平在小溪完小义教期间所写日记,记录了小溪优美的风景,独特的文化、风俗,以及小溪完小一百多名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日记内容丰富,以文图并茂的形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小溪原始风光的神秘之美以及孩子们淳朴之美,还让我们了解到了湘西地区教育的艰难、农村孩子生活的艰难,尤其是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艰难。

目录

2015年8月

2015年9月

2015年10月

2015年11月

2015年12月

2016年1月

后记

试读章节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晴

到了小溪才知道,28日我才能去学校报到。正好可以在小溪玩几天。

去年11月,到芙蓉镇旅行时,听说有个需要坐三个小时的船才能到达的小溪,山清水秀,涧水幽蓝。于是便来到小溪。那天晚上就住在陈老板的客栈。巧了,长沙的七八个人正为支教结束的朋友接风,见我独行就喊我上桌了。推杯换盏间,了解了小溪的闭塞贫困和师资不足。当即决定,明年来义教。

这次来小溪,见到陈老板就打听他女儿的情况。这孩子有出息。在广州努力工作扩大战果,就为了不远的将来,回到家乡办一所古筝学校,为家乡专门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说实话,来小溪义教,也有这个故事的因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小溪,师资缺乏。近年来有点条件的家庭,就把孩子送到交通便捷、发展迅猛的周边乡镇小学读书,以致现在的小溪完小(全乡的小学生)六个年级不过一百个学生,且还在“流失”。师资也堪忧,尤其缺乏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老师。

“爸爸,别逼我!”一个女孩子的呐喊在我心头反复回荡。“和谐号”动车以20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洒满阳光的浙闽大地,我的心却回到了湘西……

每次听刘和刚演唱《父亲》,都会被他扒心扒肺的演唱感动得恨自己眼窝浅。这次在湘西大山深处,一个以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仅有30几户、200多口人的土家族村寨小溪村,让我魂牵梦绕。陈老板断断续续讲述了为女儿举债求学的故事,我那份感动,一点都不亚于听刘和刚演唱《父亲》。

那次到小溪的第二天,长沙的几位驴友一大早就坐船走了,全村就剩下我这一位外来人。客栈老板喊我和他家人一起围着火塘吃了晚饭,并断断续续讲述了女儿刻苦求学,终于走出大山的故事。

陈老板是50多岁的土家族汉子,眉眼间看得出年轻时的英俊帅气,只是经年辛劳已经在脸上雕刻出多于常人的皱纹。老板的女儿叫陈杨,已经在江西大学毕业两年多,现在广州工作之余,家教古筝,目前月收入接近两万。说到这,陈老板语气中透露出骄傲之情。在这个贫困的小溪村,不知过去多少代了,陈杨是第一位大学生,就现在这月收入,在以种田采果为主的小溪村,简直就是奇迹!不过,说起女儿惊心动魄的求学经历,还真让人欷歔感叹!

陈老板是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临时工,头脑比其他村民灵光点,开了家小客栈。女儿小学毕业进县城读中学时,课余时间选学了古筝。刚开始一家人勒紧裤带还能应付女儿古筝的学费,到高中时就不行了,难以支付每周两次四节课、每个课时二百元的学费。陈老板的家庭客栈也只有夏季有几个游客来住,住宿费不高,收入微薄。为了让女儿走出大山,他咬牙举债,维持着女儿的学费。

陈老板一边给火塘添柴,一边低声说,那些日子最怕女儿打手机,手机一响心就慌,女儿的电话就一个内容,交学费。

终于熬到了女儿高中毕业。由于刻苦努力,女儿的古筝专业考试成绩湖南省第一,但由于对高考成绩的担心,陈老板和女儿商定报考东北一所二本大学。那所大学为了绑定“好苗”儿,预先收取陈老板4万元保证金,并规定,录取后不报到则没收保证金。陈老板二话没说,一星期借来4万元,交给了学校。

发榜了,女儿以低于“一本”3分的成绩被东北的那所二本大学录取。陈老板松了一口气,女儿也算光宗耀祖了。让陈老板做一万个梦都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第二天,女儿正式跟父亲请求:离一本就差3分,、不去东北那所大学报到了。复读一年,坚决考上一本。什么?考上的大学不念了!复读?女儿的想法差点没把陈老板气疯。不去大学报到,4万元保证金就没有啦!那是爸爸一个星期才借到的啊!再说,若复读一年,爸爸到哪里找学费呢?坚决不行,必须报到!陈老板一字一顿地说。父女的脾气一样,比村里最倔的水牛还要犟。

惊人的一幕出现在父女的最后一次谈判上。为了说服女儿,陈老板搬来了女儿的叔叔、舅舅等一众至亲。就在众人至情至理众口一词的时候,女儿竞突然拿出一瓶农药,嘶喊着:“爸爸,别逼我!”父女四目对决,没有语言。父亲,目光里透着不可动摇的坚定;女儿,眼中饱含泪水,紧握着农药的手,缓缓靠近嘴唇……

“爸爸听你的!”陈老板声嘶力竭,泪如泉涌。女儿扔下农药扑进爸爸的怀抱。这不是电视剧中的一幕,是陈家父女的亲历。

火塘正旺,火光折射在陈老板眼角的泪滴上,他说不出话了。我的胸膛也起伏着,眼睛也湿润了。“4万元重要,还是我女儿重要?我哭了,大家都哭了。”陈老板轻轻地自言自语。

接下来的一年,陈老板更难了,女儿也更加刻苦拼命地学习。再一次高考如期而至,女儿的古筝成绩仍然湖南省第一名。她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江西大学音乐系。“等待发榜的日子里,我和女儿都到了极限,一旦失败,女儿就完了,我也完了,已经借债20万啦!”陈老板摸着心口窝说出这番话。陈老板俨然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全家行将集体崩溃的最后时刻。P3-5

序言

纯粹的人纯粹的事

我与仲老相识,纯属偶然机缘。仲老来自遥远的北方大都市,长期生活在皇城根儿下,而我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湘西大山深处的凡夫俗子。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衡量都相隔甚远,若从学识水平和精神修为来考量,更是难以望其项背。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我与仲老在“养在深闺”中的湘西原始次生林——小溪——的怀抱中相遇了。这是上苍恩赐予我的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也是上苍恩赐给小溪小学百余师生及小溪乡八千子民的福祉,更是上苍描抹在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惜缘!惜福!

说这份“缘”与“福”来得偶然,也并非偶然,其实个中包含着众多必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如果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没有仲老上帝般仁慈的情怀,如果没有仲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心态,如果没有仲老作为“驴友”说走就走的率性与坚毅,如果我们都没有对别人的怜悯与关怀……太多太多的“如果”似乎都昭示着“偶然”,可是众多的“如果”都已不复存在,而客观存在都导向“必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仲老和小溪注定彼此不辜负而交相辉映。

仲老是一位爱心人士。偶然发现小溪美丽腹地奇缺教师,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撇下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断游历祖国河川的宏伟计划,一头扎进小溪深处,义务当起了小学教师,任教一至六年级体育课和三年级科学课。他品赏着这里的蓝天白云,呼吸着这里的纯净空气,感悟着这里的古朴风情,深思着穷乡僻壤里子民的现状与未来,享受着这与世隔绝的三尺讲台上的欢乐。他已完全融人到这世外桃源里了,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忧伤着他们的忧伤。

而我的根在小溪。小溪是国家级贫困县——永顺县下辖的一个乡,被本地人称作“永顺的西藏”,总面积2万多公顷。这里有世界少有、中国独有的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这里还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但这里崇山峻岭、千沟万壑,交通极为闭塞。在广袤的森林海洋里,零星散落着几户农家,问或偶见一两栋土家木楼昭示着这里的原始古朴。落后与贫穷成了她的代名词。可以说,伴我成长的就是贫穷、饥饿。我深谙贫穷的痛苦,理解乡民的难处,也倍感教育对脱贫是多么重要,力挺教育就是为乡民飞出大山插上翅膀。正逢党中央“惠民春风”劲吹,“精准扶贫”之光普照,作为一名回乡工作的国家公务员,我立马抓住“教育扶贫”这一着力点开展工作。就这样,我与仲老——教育界两个外行——在小溪小学相遇了。

仲老把他的心与小溪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并把在小溪的每一天生活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呈现出来。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小溪,关注小溪的发展,关心小溪孩子的成长。他成了对外介绍小溪落后面貌的一扇窗。

日记记录了仲老决定在小溪小学当老师的起因,以及从教以后的所闻、所见、所为、所悟。中间有仲老与百余学生倾情交往,日渐笃厚的情谊;有仲老深人到杉木坪、雨阳村等十几个村庄翻山越岭家访的足迹;还有仲老为给学生授课答疑,在灯下笔耕备课,在互联网寻查资料的情景;有仲老向《儿童心理学》《论语》等谦虚求教的画面;更有仲老在无数个周末一个人在寂静的小学陋室深思小溪教育、中国教育以及小溪人们的未来的身影。仲老的出现是小溪学生的幸运!是小溪的幸运!更是当今时代的幸运!

当今社会充斥着喧嚣与浮躁、颓废与庸俗,灯红酒绿、金钱美色成了许多人的人生鹄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信仰崩塌,情感荒漠,一切都在被异化。人生向何处去?社会往何处走?诸多问题已成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丰子恺作诗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感恩,生活处处可感恩。”仲老虽年逾花甲,可时刻笑对人生,笑对世界;常怀怜悯之心,感恩之心。在他眼底一切都是那么阳光美好,一切都充满生机活力,一切都值得关爱和珍惜。他就是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现代版。他视小溪百余学生为己出,狠钻《儿童心理学》,摸索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方法,校正田杰、李韩、李永高等同学的成长轨迹,滋养着一个又一个留守孩子和空巢老人寂寞的心灵,点燃了一盏又一盏希望之灯。正是基于爱和责任,仲老仅用半年光阴实现了一个“教育外行”向“教育专家”的华丽蜕变。他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他感恩社会,感恩国家。自己除了深入山区亲历亲为,还以深情的呐喊呼吁外界朋友关注落后地区孩子的处境来回报社会,以告诉孩子们“没有祖国,我们什么都不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势必受人欺负……为人民效劳,为祖国尽忠,是一个学生唯一的康庄大道”来感恩国家。他并非想标新立异,哗众邀宠。仲老对国与家、国家与个人、个人与时代的辩证法悟得通透。他是_个传播正能量的布道者,他就是当今时代精神的坐标。

仲老自称包括“义教”在内的举动为“救赎之旅”。一者为己“救赎”,二者为时代“救赎”。更多的是后者。他说过,放弃含饴弄孙,无非是拓展生命的厚度。……人活着,如果都为自己,就太没意思了。其实,他是在启迪世人怎样成为一个更纯粹的人。他在拯救我们!他又是一个心甘情愿为他人带来光明的普罗米修斯。

义教日记文笔清新典雅。掀开扉页,自有一股清风扑面而来,沁人肺腑。这不仅得益于造化的鬼斧神工,更得益于仲老的独具匠心和生花妙笔。仲老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修为相当了得,骚人墨客,孔子、老子,李白、杜甫时不时现诸笔端。他一次次借小溪原始次生林这一媒介与千余年前的诗仙、圣哲对话。一草一木,高天流云,鸟飞鱼跃都能触动他的心弦,而更富诗情画意。“我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溪水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诸多的古典词句,信手拈来,天衣无缝,有如神来之笔,为读者提供一顿顿“精神盛宴”。日记文学性强,文化味浓。 我与仲老虽相识,但一直不敢说“相知”,也不敢奢望成为“忘年交”。细细品读这本义教日记后,更为不敢了,内心只能屡屡发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叹。在义教日记即将付梓成书之际,仲老郑重请我为之作序,我很为忐忑,生怕拙笨之笔有辱仲老美名义举。但盛情难却,更基于义教日记弘扬着爱与乐,歌颂着美与真,彰显着学与思,追求着崇高与纯粹,我还是斗胆连缀些文字,尽管知道难以把住日记深邃内涵之万一,唯表对思想先行者满满的钦佩和感激,对这份“缘”和“福”的珍惜而已,也就不在乎贻笑大方了。

且为序。

后记

正在电脑前写后记,手机突然响起,是湘西的手机号码。“仲老师,我是田杰,你好吗?云峰垭的雪可厚了。”田杰的电话,一下子就让我的眼睛模糊了。回京已经半个多月了,小溪的孩子们、老师们,还有小溪的山山水水,就没有离开过脑海。老伴说我“人在北京,魂留小溪”;朋友们也说我张嘴就是小溪,魂不守舍;驴友问我,回家了吗?怎么每天的微博和微信还是小溪?他们说我把魂丢在小溪了。

作为“独行侠”,我五年下来,国内基本走遍,国外也走了三四十个国家,可算“老驴”一头。还没有什么世间美景能使我魂牵梦绕,最多也就是流连忘返而已。

是小溪让我把魂丢在了那儿,再准确地说,是小溪的孩子们才具有如此魔力!

我在这所可爱的山村小学生活了四个多月。在小溪义教受到的关怀,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拙嘴笨舌,只能用几句浅陋之词,略表感恩之心。

我要感谢小溪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拓展生命宽度的舞台,在夕阳中燃起如火的生命,在义教实践中享受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幸福时光;不仅要感谢孩子们在课堂上接纳了我,更要感谢孩子们与我的那种无拘无束、无话不谈的心灵的融合;感谢孩子们给我机会,将所学所感所悟与他们分享,在帮助他们塑造灵魂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灵魂重塑,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感谢孩子们给我的一封封来信,一个个电话和一条条短信,一朵朵充满想象的纸花,一个个带着体温的八月瓜、野生猕猴桃、黄腊包;感谢孩子们在陡峭的羊肠山路替我背行囊,一起爬大山、过溪流。在这里,我焕发了第二个青春。

可爱的孩子们,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天真烂漫,记住你们给予我的温暖与情怀。从你们一双双晶莹无邪的眸子里、一张张纯朴善良的笑脸上,我一次次感受到人间真情。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我的生命充满了诗情画意,且不断增值。我的胸中春光无限,像无垠的大海,像辽阔的草原。

我要感谢小溪管理局和乡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感激是发自内心的,就因为这些父母官发自内心地关心小溪的教育。亲眼所见他们脚踏实地为教育铺路搭桥,对老师们和学生们关心备至。从他们为学校募捐,到克服困难为孩子们筹措参加县运动会的款项;从每月对老师们的生活补贴,到老师人人住上两室一厅的新居;从对学校师生健康和安全的关心,到教学环境改善所需硬件设施的落实。我必须为他们点赞!也为师生们有幸遇到这样重视教育的领导感到高兴!

四个多月来,全体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不会忘记。李艳校长经常嘘寒问暖,时不时送来洗漱用品,蚊香、手纸等生活用品;没等天凉,又送来棉被、棉拖鞋,送来电暖炉,送来烤火架和棉罩;怕我缺乏营养,又送来小溪特产野蜂蜜,送来苹果、橘子和栗子。更令人感动的是,每次吃饭都要给我多加几块肉。入冬怕我冷,又把我的房间搬到楼上。每当节假日,我又成了各位老师家里的常客。这家做好吃的找我去吃,那家杀鸡宰鹅也要拽我去。四个多月来,“百家饭”可没少吃。特别是那几个没有男朋友的美女老师,好几次亮手艺请我到家里吃饭,感动得我不知说啥好。

感谢小溪管理局和乡政府领导的关怀,朱思理局长不止一次告诉学校一定要关心我的生活,“不要再吃泉水泡饭”。感谢永顺县教育局的领导,向琳局长不仅关心我的支教工作,还亲自把关,将我的支教日记在教育局的微信平台上选载。

还要感谢那些学生家长。无论是家访或是走在路上、坐到船上,只要见到我,无不热情招呼,视同亲人,即便路过家门也会拉我进屋坐下吃饭。在小溪,杀鸡待客是最高礼遇,我已经享受几次。

还要对“茉莉花开”爱心社的黄天伦理事长和所有成员,说一声“谢谢!”。没有你们的指引、支持与鼓励,也没有我人生中这次色彩缤纷的义教之旅。谢谢你们各种方式的鼓励,尤其你们在爱心活动中,那种善心、爱心、恒心,始终成为我义教前行的精神动力。

还有我的那么多驴友、微信好友、新浪微博的粉丝,大家每天都在读我的日记,关心我的义教工作,鞭策我前行。他们从世界各地发来祝福小溪孩子的文章,鼓励着我和孩子们共同进步。朋友们,只要还走得动,我的旅行与支教就会继续,这会成为我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感谢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朱思理局长,永顺县教育局的向琳局长,为本书写序。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友,杂文家、《求是》杂志原文教部主任(编审)李下先生百忙中为我作序,给我很大鼓励。还要谢湖南大学出版社和本书的责任编辑蒋紫云女士,感谢他们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我爱好摄影,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所以给学校和孩子们留下了许多水平不高却很美好的记忆。在集结成书时,就想到在每篇日记中插入几幅照片,让读者看到当时的情景,从不同的视角体现湘西这块神秘土地上的别样之美!

正待收笔,又收到我的好朋友,已经移民美国的Jane的微信语音,她想和丈夫Michael利用互联网,义务为小溪的孩子们开展远程音乐教学。她和丈夫都是我的日记的忠实读者。有一天夜里,她11点还没有看到我的日记,便打来越洋电话,问我出了什么问题。我告诉她马上就要结尾了,她才放心。这不,看我说远程教学可能存在设备和技术问题,她就马上联系了自己的学生,一所吉林的师范学院的副院长,商量可否将应届毕业的体、音、美专业学生,安排几个到小溪去实习。这样,既缓解了小溪体音美的师资问题,又可以使毕业生在小溪得到锻炼与提高。  小溪和孩子们都是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宝”,多么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通过我的日记,对神秘的小溪和淳朴可爱的孩子们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打起背包,坐上小木船,来到原始风情浓郁的土家族村寨,把爱与温暖送给美丽的小溪和可爱的孩子们。

“潮平两岸阔,风正_帆悬。”我的魂儿就像一棵树,已经在小溪扎了根须,不断地从土壤里汲取着营养。树上爬满了藤蔓,那是我的学生们。我当然会常常回去照看这棵树。小溪,你等着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样湘西--永顺县小溪完小义教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仲宝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708052
开本 16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8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2016097414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