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繁星闪烁(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
内容
试读章节

1982年的爱情

聂作平

1982年的春天早得有些蹊跷。刚过新年,田垄边的桑树就跳出了嫩嫩的芽,像是一些亮晶晶的眼睛在探望。太阳一燥,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就从田野里漫过来,连我家的竹篱门也挡不住了。我坐在院坝里写作业,父亲和赵老师围着石桌喝酒。酒是劣质的老白干,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呛人的酒精味儿。

赵老师喝高了,舌头有些绊,像是谁用草绳在上面打了个死结。赵老师说,老张,我看这样吧,就让火生、火生跟我一起,转到公社小学去……父亲说,好倒好,可我没门路呢。赵老师一听父亲说没门路就笑了,他拍着瘦瘦的胸膛说,我这不是调过去了?我给刘校长说说,没问题。父亲说,那我先敬你一杯。两只杯子如同两个喝高了并肩上楼的酒鬼,迫不及待地碰到一起。父亲快活地喊:火生、火生,来给你赵老师敬酒。

火生就是我。我叫张火生。1982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是红卫大队小学五年级学生,再有几个月,我就该考初中了。那时候的小学都是五年,不像现在,白白多读一年。

我给赵老师敬酒,赵老师老大不客气地接过去,也不推辞,一口就干了。赵老师说,火生,后天你就跟我一起到公社小学读吧,那个鸡巴破大队小学读不出名堂的。我点点头。太阳底下,赵老师的脸红得像丁先生写春联的红纸。

赵老师本是红卫大队小学的老师,只是没教我,他和父亲是朋友,我们天天一起上学下学。听大人们说,赵老师的课教得很好,只是爱喝酒,喝醉了还爱打老婆,所以比他资历浅得多的人都当了校长主任,他还是大耳朵老百姓一个。有一回上学路上,喝醉了酒的赵老师拍着我的肩膀教训我,火生,你娃娃要是现在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就穿不成皮鞋日不成×。穿皮鞋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公社王书记下乡,脚上就蹬着一双油亮亮的皮鞋,像是不小心在上面涂了一碗猪油。至于日×,我隐约听大人们吵架时说过,只是那事离我有点遥远,好比北京一样。

1982年春天,张火生,也就是我,只有十二岁。我长得如同一棵风中的豆芽,赵老师则像一根雨中的晾衣竿。那天,豆芽就站在晾衣竿面前,恭敬地敬酒,直到晾衣竿像是被谁推了一把,轻飘飘地倒了下去。

除了数九寒天,农村的孩子一般不穿鞋,一是舍不得穿,一年母亲就给每个孩子做一双布鞋呢;二是不方便穿,乡村的田问小道,大多时候都有些水渍,加上时常都想下田摸鱼捉虾,远不如赤脚洒脱。

母亲给我收拾行李,其实也没什么行李,就几册书和几个作业本,还有两支圆珠笔和一套换洗衣服。母亲把一双布鞋放进行李包时突然叹了口气说,人家城里的娃娃像你这么大,好多都穿皮鞋了,你还穿这种老土的布鞋。父亲说,牛屁股后面一棵草,他娃娃享受的日子在后头。我突然想起赵老师的教导,我就说,要是现在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就穿不成皮鞋日不成×。父亲一愣,你娃娃说啥?你娃娃说啥?我说,赵老师说的。父亲可笑地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P3-5

目录

 当繁星闪烁

小说

 聂作平 1982年的爱情

 陈晓尧 薄雾缭绕

 梦天岚 邵水河

非虚构

 张曙光 一个人和他的城市(外二篇)

 雷平阳 布朗山记

 唐朝晖 云梦泽

翻译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杨振同译) 最后的亲历者

艺术

 马永波 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内心世界将是不完整的

 远人 卡洛:肉体的伤痛与灵魂的怀抱

特稿

 李佳怿 沈从文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光明

 阿北 微尘

 陈瑛 体味德国(外一篇)

 刘英武 绿色的风(组诗)

文本与绎读

 南南千雪 在尘世最干净的地方(组诗)

 一行 雪的面孔与饥饿的证词

序言

当繁星闪烁

远人

2013年秋天,我在新疆待了整整两个月。新疆给我的感受首先是辽阔,其次是干净。这里的干净不是说新疆城市比内陆城市有更好的环境建设,而是它本身的辽阔更易带给人内心洗涤。相较于南方,西北的天空总是格外高远。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我在喀纳斯夜宿那晚,无边无际的夜空里布满密密群星。我不记得多少年没看见过那样的星空了。在被废气与污染充斥的南方城市,几乎不可能再看见那样繁星闪烁的天空。但这样的天空的确存在。喀纳斯的星空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论生活如何被物质统治,总有_些干净的事物在等待我们去亲临目睹。

同样记得的是,那晚的星空不可避免地让我想到童年。童年时我虽然生活在城市,但那时的城市看得见这样的星空。不仅星空,那时城市的河流是干净的,井水是干净的,即使在白天,天空总是蓝色的,没有雾霾和工业造成的酸雨阴云。人在彼时,也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被割裂与孤立。我在喀纳斯宾馆走廊外凝望着繁星之时,不禁诧异这样的星空是何时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

探求繁星从城市天空消失的缘由,其实并不艰难。工业时代的来临,也就是人类田园时代的结束。面对自然,人类在工业时代不再是与之亲近和融合,而是不计后果地盘剥与利用。今天的生态环境遭遇大面积破坏已是有目共睹的现实,大自然在田园时代的功能日益被人类社会的物质化和商品化所替代。人不再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甚至,人几乎遗忘了一两个世纪之前,大自然带给人的是生活与精神的双重庇护。

没必要否认,这一庇护的渐退源自人为,其后果将可怕地造成人在精神上的枯萎化和荒原化。前不久,为本书进行视觉设计的画家小虫女士在和我谈完本书设计事宜后聊到阅读,言及刚刚读完的英国十八世纪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的名著《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和现代派小说相比,她更喜欢这样的古典名著,尤其这部小说。原因无他,小说故事精彩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能够在这样的小说中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那时达到一种平衡。我闻言心中一动。在多年前阅读这部小说时,我真还没有从生态角度来考量该著作的价值。她谈到的平衡,或许是这部小说在今天所凸显的意义。

此时此刻,我在书房撰写这篇序言,总忍不住抬头去看窗外的天空。夜太黑,没有一颗星辰闪动。我愈加怀念三年前在喀纳斯看到的那片繁星。或许,当我们能在每夜的天空中看到繁星,找到和面对的,不仅是一种美的感受,还是一种平衡的感受。在生活中得到平衡,在阅读和写作里得到平衡,应该是我们在今天的愿望。编辑本书,也是渴望给每一位读者提供一种精神向度,如同当繁星闪烁,大自然带给我们最高处的心灵平衡。  2016年8月26日夜

内容推荐

远人主编的《当繁星闪烁(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是“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第三卷。该卷不拘体裁,从小说、文艺理论到诗歌,选编了包括聂作平、张曙光、雷平阳、马永波、远人等多位70、80后作家、诗人、学者的作品,文字流畅清晰,风格各具特色,希冀为当代文学提供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塑造自然的文学样式。

编辑推荐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环境已日益严峻,尤其目前水土流失、气候变暖、雾霾肆虐等现实,无不驱使一种直接面向生态的文学出现。基于此,深圳市光明新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策划这套“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旨在为读者和当代文坛提供一种面对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文学样式,并分卷编辑出版。

本书为远人主编的《当繁星闪烁(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繁星闪烁(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远人主编
译者
编者 远人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0959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2016228355
中图分类号 I217.6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5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