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度空间
内容
编辑推荐

吴可彦著的《八度空间》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作品24篇,包括《九个太阳》、《新世纪聊斋》、《依然范特西》、《学生和学生会》、《阿光师的烘焙课》等。这些作品有两大核心元素,一方面来自卡夫卡、乔伊斯等,另一方面却是来自老、庄学说。这两方面的经典文献和观点在可彦笔下反复出现,交相映衬。

内容推荐

《八度空间》是90后作家吴可彦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小梦》,写一个当了催乳师的女孩拒绝堕落;《发烧之爱》,写一对兄弟在不同境地中与各自女友相逢的故事,以俗称“大馒头”牌子的耳机联系、比照,演绎出彼此的命运与心灵;《阿光师的烘焙课》是非虚构的,于朴实而不动声色间,勾勒一个慈善事件,读来动人……这本书于不经意间显露出其作者宽阔的阅读面和知识范围,在文学之外,可彦接触过不少哲学、历史、宗教、天文类书籍,对音乐以至中国象棋棋谱似都有很多研究。

目录

心里的声音 杨少衡

九个太阳

新世纪聊斋

驽马难得

梅花谱

八度空间

范特西

依然范特西

虎符

黑色卡农

白云女孩

戒烟

神权

学生和学生会

左边

右边

=橘=谋杀

小梦

废物流

时间餐厅

台风天

发烧之爱

阿光师的烘焙课

节拍

小说家

致谢

试读章节

“你画这样的东西,要模特干什么呀?”他的同学做完模特后总会这么问道。

“你就当我在画抽象画吧,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抽象,我画的就是那个东西。”林生总是这么回答,同学还有些困惑,不过他们知道这世上什么先锋画家都有的,就用一种宽容艺术家的表情理解了林生。

其实林生没有说实话,他画的是他们的灵魂,每次画画,林生都把一面镜子夹在画板和画布之间,把镜子的正面对准模特,那面镜子会收走模特的灵魂,此时画布上就会显现灵魂的样貌,林生其实只要描摹就行。

描摹灵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把颜料用得无比空灵和精确。然而林生从小和爷爷学的那一套运笔的手法就是专门描摹灵魂的,林生才明白爷爷烧掉画作的用意,自己和爷爷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爷爷愿意让林生成为独一无二的灵魂画家,因此烧掉了自己的作品。

起初林生是有些害怕的,收走别人的灵魂,别人会不会生病?灵魂是在人体的哪个器官寄居?笛卡尔说是松果体,还有人说是在脊柱的骨髓当中,那么收走了灵魂,会不会影响智商,会不会内分泌失调,会不会得白血病?

难怪爷爷从来不用自己家人当模特呢,不,爷爷给自己画过一张,那是林生十岁的时候,死皮赖脸要爷爷给自己画一张画像,那张画十分正常,是用正常的手法画的,也就是说爷爷没有使用那面镜子,那幅画现在还挂在林生家里的卧室,爷爷根本不把那幅画当作自己的画作。

林生的心中充满了罪恶感,晚上常常做噩梦,梦见同学的灵魂来找自己算账。他后悔自己总是找同学做模特,但是不找同学他又没钱找别人。同学都被自己画过了,现在的模特都是在同学那边蹭的,同学总说顺便让你画五分钟又不费事,但是林生知道同学肯定是要多给模特一点钱的,同学们总是这么照顾自己,可是自己却收走了他们的灵魂。

还好同学们都没有生病,事业都发展得很好,他们班的同学成为这个城市的生力军,一个个年轻有为。开同学会的时候,酒店的停车场都被他们的名车占满了,还有大批的记者闻风而来,他们的同学会,就是青年艺术家的聚会。

混得最差的是林生。几年过去,他还住在那间小出租屋里,近百张作品无人问津,家里已经不给他经济支持,希望他赶紧回家做点有意义的工作。他们不希望家里又出一个神经兮兮的画家,林生还是坚持着,在同学那边借钱周转,混得最好的那个同学还帮忙联系画廊,给林生办了人生中第一次个人画展,林生精心挑选了三十幅参展,结果一张画也没卖出去,有评论家来看过,都笑掉了大牙。

那次画展刺痛了林生的心,他很绝望,夜深人静时抱着那面镜子饮泣,他仿佛看到了爷爷,爷爷笑着说:“这点打击算什么,看看我是怎么过来的吧。”

得不到社会的理解,林生更加坚定了信念,他不能认输,不能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他相信这是最好的画,这个世上可曾有人直接画过灵魂?绝无仅有!塞尚说过,观看是想象的过程。林生明白,在这个缺乏想象力的世界,只有通俗明了的画才能被观看被理解,他当然随时可以选择平庸,但是选择了平庸,就对不起这面镜子,对不起灵魂,对不起艺术,对不起爷爷,也对不起自己。

这天同学又打电话来说有模特了,林生匆忙准备好工具就赶到了同学的画室。同学总是笑着说画板画布这边什么都有,不过林生总是坚持自己带上,因为画板里面得夹着镜子呀。

林生很快就看到了灵魂,林生并不担心别人看自己画画,因为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上面的灵魂是用铅笔先素描上去的轮廓。很快林生就画完了,他告辞先走,回到出租屋一看,林生吓傻了。

当他拆开画布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脸,那张因恐惧变形失魂落魄的脸,他居然把镜子对准了自己,居然把镜子给放反了,他刚才画的根本不是模特,而是自己的灵魂。

林生一屁股坐在地上发抖,身体确实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如果不知道灵魂已经不在的话,的确一切都照常进行。但是林生知道,他知道自己也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他看着那张灵魂自画像,如同一缕缓缓消散的青烟,原来这就是自己的灵魂,也许这也是自己的命运。

P12-13

序言

心里的声音

杨少衡

小说家W和Y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W在Y的身上发现了商机。W找Y商量,要他写小说来赚钱:“啊你看人家唐家三少一年几千万啊,啊你看人家郭敬明也是啊。”W给Y找来很多书,让Y别看什么卡夫卡、乔伊斯了。Y看清了这些人的套路,把它告诉W。W在网上写一本玄幻小说,不停升级打怪的那种,已经更新到一百二十万字了,虽然男主角还没上过一个美女,小说却也进入月收入上万的赚钱轨道。与此同时,Y在不断地把自己写的小说稿纸做成纸飞机点燃,丢到悬崖下的虚空里。因为他写的这种小说没地方发表,写法不主流,发到网上也没人看。

这个故事取自可彦的小说《小说家》。读它的时候我问自己:“可彦是哪一个?Y还是W?”

他当然是前者,那个读卡夫卡、乔伊斯的Y。但是W其实就藏在Y的身上,如果可彦想当W,只要一个华丽转身。只是他不愿意。

我感觉,在可彦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第三个小说家存在,也许可以把他命名为K。这个小说家接近于可彦所称的“主流”,也就是传统写作方式。这本书里有若干K方式作品,例如《小梦》,写一个当了催乳师的女孩拒绝堕落;还有《发烧之爱》,写一对兄弟在不同境地中与各自女友相逢的故事,以俗称“大馒头”牌子的耳机联系、比照,演绎出彼此的命运与心灵;《阿光师的烘焙课》似也可以归入其列,它是非虚构的,于朴实而不动声色间,勾勒一个慈善事件,读来动人。但是K在这本书里肯定是非主流作家。具有最多数量,最具代表性,也最得可彦自己钟情的是Y方式小说,或者叫先锋小说。可彦对自己的小说不乏调侃,在他最中意的《八度空间》里,有个木水一进书店买了一本村上龙的《无限近似透明的蓝》,书店服务员找钱时还递给他另一本小说《星期八》,说是赠品。该赠品里有一句木水一常说却不知出处的话:“生活就像一条被摩托车碾过的死狗。”这本只能充当赠品的《星期八》其实非虚构,确有其书,其作者就是可彦,那是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彦拿它说事,有如拿《变形记》调侃,都出于对先锋小说的珍重与钟情。

可彦创作的这一特点让我感觉困难,因为我对当下先锋创作缺乏见识。我这种年纪的写作者都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先锋主义的狂飙突进,当时叫“现代派”,年轻作者少有不受其影响的,我也不例外。但是我浅尝辄止,很快发觉本人不是那根草,回到原有轨道才算找到自己。后来的先锋作品让我敬而远之,读得不多,了解有限,对这类作品说三道四实不合适。但是我不能不来对可彦说三道四,因为他是我的乡党后生,我们除了用普通话写作,还同说一种被讥为“鸟语”的土话。于情于理,我都感觉自己应该来努力说点什么。  我想我可以说说可彦创作中最为突出的那些影响因素。这本书于不经意间显露出其作者宽阔的阅读面和知识范围。在文学之外,可彦应该接触过不少哲学、历史、宗教、天文类书籍,对音乐以及中国象棋棋谱似都有很多研究。不过在众多知识素养基础上,可彦当下创作中显然有两大核心元素,一方面来自卡夫卡、乔伊斯等,一方面却是来自老、庄学说。这两方面的经典文献和观点在可彦笔下反复出现,交相映衬。可彦对其了解之多,运用之自如令人印象深刻,在他这么年轻的作者中确实不太多见。

我想我还可以说说可彦对创作的敬畏与努力。我与可彦以往并无接触,因这本书才有若干联系。他给我发了数次小说稿,每一次都有所不同,为此他还颇过意不去。他在一封邮件里说,忍不住又把小说改了一遍,这应当是最后定稿了,希望没给我的阅读造成不便。

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涉及他人,出于客气,只要稿子还没有付梓印刷,他都会情不自禁一遍又一遍去修改它。因为它时时在心头滚动,总会有新的感觉和想法。这让我想起巴尔扎克,据说有时他会守在印刷机边再三修改小说,让印刷工人叫苦不迭。这样的作家更多的是在跟自己较劲,他们对笔下文字的敬畏,对表达完美的追求由此可见。

我还可以来说说才情。这本书中《新聊斋志异》里有一位谭生正为参加公务员考试苦读,一女忽来纠缠,谭生终随女下地狱,冒死率正义军与企图炸地柱制造大地震的邪恶军作战,归来后赴考高中。小说构思可称奇诡,让人联想众多。《梅花谱》描绘两个下生死棋对手的情境:“在一个看不见阳光的地下世界,死神坐在我们身边,坐在一张隐形沙发上打着拍子,时不时冷笑一声,牛头和马面分别站在我们的身后。”《驽马难得》形容一位女子:“感觉面前的她是什么富豪包养的情人,她身上有一种富豪喜欢的颓废气息,一种艺术的气息,富豪无论如何用金钱买不来的,却因此而憧憬的,而她又恰恰需要奢侈的物质来喂养自己的颓废。”这类描写令我读之难忘。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尽在其中。类似文采不俗的文字于可彦似属寻常,书中比比皆是。可彦熟练驾驭文字,精到表达复杂思想,其才华在字里行间如繁星般闪现。

我觉得还有若干感觉似可一说,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我想或许我应该试着为这位年轻乡党开张处方?有如《范特西》里火金四的那张祖传秘籍?众所周知,受制于因素种种,时下先锋创作早已风头不再,确如可彦自嘲一般。可彦其实已经表现出众多可能,他完全可以有更多选择。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那些人一边热衷先锋写作,一边也换个名字试着写通俗小说。当时的通俗小说相当于今日的网络文学,那玩意儿不太靠谱,但是稿酬可观。可彦不需要去做W,他完全可以做K,不说他已经写出相当漂亮的这一类作品,他的先锋小说里也有着很强烈的现实关注。《白云女孩》问及水污染和酸雨;《左边》有着反右与彭德怀内容;《范特西》则触及“二战”与共产主义。保护环境、同情弱者、批判黄赌毒和坑蒙拐骗、厌恶腐败与为富不仁等内容在他笔下随处可见,他只要换个手法就能写得备受关注。

但是我非常清楚,这个处方既不能开,也绝无用处。不能开是因为我心存担忧,类似处方很可能会制造出又一个“我们”,而毁掉未来一位创作个性鲜明的优秀作家。可彦已经表现出思维、感觉方面的独特性,这于他有如命定,无论是与生俱来或时运再造。这种独特品格格外需要珍惜。同时我相信可彦不会接受类似处方。他给我的感觉是个彬彬有礼很温和的年轻人,家教很好,素养很高,他显得纤弱的身体里却有一颗比常人更为坚强的心,支撑他战胜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自己的学习与创作自强不息。显然这也让他在自己的选择上格外坚韧。我想他会对他人的任何处方报以理解的微笑,但是只会听从自己心里的声音。

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说的:听从心里的声音。一个作家的创作会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可彦阅历的增长,生活的丰富,他可能会有新的想法,会想用另外的表现手法,那时候他写的小说可能与现在大不相同。也可能新的生活反让他越发初衷不改,继续在当下这条路走下去。不管怎样都好,只要是听从自己心里的声音,坚持自己的独到就行。

我是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可能是。无论如何,聊为可彦一说。

(序作者杨少衡,中国著名小说家,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度空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可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91153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8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6209271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