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新主编的《宜居之城》试图用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奋斗的红安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将一个落后的山区小城镇塑造成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清新的空间环境、优秀的人文社会环境、和谐的生态与自然环境、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现代化城镇。这座城市正在融入世界繁华的浪潮中,并向智能社会迈开步伐,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名片擦得更加璀璨光亮。
| 图书 | 宜居之城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再新主编的《宜居之城》试图用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奋斗的红安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将一个落后的山区小城镇塑造成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清新的空间环境、优秀的人文社会环境、和谐的生态与自然环境、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现代化城镇。这座城市正在融入世界繁华的浪潮中,并向智能社会迈开步伐,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名片擦得更加璀璨光亮。 目录 县城在发展 宜居是目标(代序) 释《宜居之城》——编者之言 说古道今篇 评古道今话宜居 喋血百战地风雨诞黄安 刍议风水看红安 基础设施篇 告别棚区共建诗意栖居红安城 装点红安城今朝更好看 为红安披上条条彩带 电力之光照靓宜居县城 创业创富篇 创业创富更宜居 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构建宜居宜业红安 呵护温馨港湾 社会公益篇 春夏秋冬总相宜 为了六十多万红安人民的健康 公共安全篇 365个平安祝福 质量的画笔在描绘我们的生活之树 文教信息篇 孩子,学校门向你敞开 让红安人阅读世界 文化为幸福生活起舞 后记 红安-河两岸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宜居之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陈再新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820635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8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5 |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2 |
| CIP核字 | 2016210990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