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家与左翼文学的互动相生》选编了作者陈红旗研究鲁迅、郭沫若、蒋光慈、周文、任钧、蒲风、温流、老舍和张资平等九位作家的作品的相关论文20多篇,包括《论鲁迅小说中叛逆者的“归化”》、《论郭沫若革命文艺思想的现代生成和先锋性》、《从“大众诗歌”的战士到“国防诗歌”的歌者——客籍诗人温流论》、《都市体验、革命叙事与老舍的文化选择》等。
图书 | 中国现代作家与左翼文学的互动相生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作家与左翼文学的互动相生》选编了作者陈红旗研究鲁迅、郭沫若、蒋光慈、周文、任钧、蒲风、温流、老舍和张资平等九位作家的作品的相关论文20多篇,包括《论鲁迅小说中叛逆者的“归化”》、《论郭沫若革命文艺思想的现代生成和先锋性》、《从“大众诗歌”的战士到“国防诗歌”的歌者——客籍诗人温流论》、《都市体验、革命叙事与老舍的文化选择》等。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作家与左翼文学的互动相生》是关于中国现代作家与左翼文学关系的论文结集,作者陈红旗选取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有影响的九位作家——鲁迅、郭沫若、蒋光慈、周文、任钧、蒲风、温流、老舍、张资平等,从作家作品论的角度,对左翼文学的酝酿生成、左翼作家文艺观念从“化大众”到“大众化”的嬗变以及市民文学与左翼文学的纠葛互动,进行了深入扎实的阐述。 目录 上编 革命作家与左翼文学的酝酿生成 论鲁迅小说中叛逆者的“归化” 从“突外”向“归化”的转变——狂人言行的“生存论”视角解读 论郭沫若革命文艺思想的现代生成和先锋性 叙事的源起和欲望介体的场景化——蒋光慈前期革命小说读解 生命感受、叙述策略和阶级历史的延续——论蒋光慈的“革命加恋爱”小说 “单纯”的叙述与欲望化历史场景——论蒋光慈的革命小说《咆哮了的土地》 蒋光慈与《丽莎的哀怨》:革命现代性主题的忧郁表达 中编 从“化大众”到“大众化”:左翼作家文艺观念的嬗变 现代性的风度:周文与川康边地忆叙 用生命和血泪书写真、善、美的客籍诗人——任钧论(上) 用生命和血泪书写真、善、美的客籍诗人——任钧论(下) 黑暗社会的批判与诗歌歌谣化的努力(1924—1934)——客籍诗人蒲风诗歌创作论(上) 农村革命与台湾往事的长篇书写(1934—1936)——客籍诗人蒲风诗歌创作论(中) 国防诗歌的拥趸与抗日战争的歌者(1936—1942)——客籍诗人蒲风诗歌创作论(下) 从“大众诗歌”的战士到“国防诗歌”的歌者——客籍诗人温流论 下编 市民文学作家与左翼文学的纠葛互动 老舍与左翼文学(1926—1937) 老舍的“新武化主义”批判与“唯物辩证法”的幽灵——再论老舍与左翼文学(1926—1937) 都市体验、革命叙事与老舍的文化选择 《猫城记》的创作动机和意象建构 张资平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1920—1927) 俗趣·伪革命与多角恋:1928—1929年的张资平小说 俗趣·滥情与排日:1930—1933年的张资平小说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现代作家与左翼文学的互动相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红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101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6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8 |
CIP核字 | 2016214888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