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1辑)》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主要关注,但并不排斥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希腊罗马科学与宗教等方面的论题。本书收录近年来古希腊罗马哲学相关研究的重要论文14篇,研究书评2篇,另附英文摘要、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动态等。
| 图书 | 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1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1辑)》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主要关注,但并不排斥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希腊罗马科学与宗教等方面的论题。本书收录近年来古希腊罗马哲学相关研究的重要论文14篇,研究书评2篇,另附英文摘要、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动态等。 内容推荐 百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在中国学界已经取得长足进步,近十几年来发展尤其迅猛。许多古代经典著作和现代研究文献得到了翻译和介绍,许多重要哲学家的学说和哲学经典文本得到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一些关键性的哲学问题成为讨论热点并得到切实推进,有志于献身此项事业的专业人才不断涌现。 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1辑)》秉持专业性、前沿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以期展现国内学者在西方古代哲学研究方面的全新学术成果,旨在为国内外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专业平台,以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 目录 论文 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的本源论—本原论思路探讨 “为什么自杀是不被允许的?”:《斐多》自杀疑难与神话 家长与国王 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与哲学的“第二次启航” 论无敌大卫对亚里士多德的诠释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与当代功能主义 论亚里士多德的phronēsis及其在理性活动中的位置 理性与先验的行为心理学还原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技艺——斯多亚派的技艺概念 罗马共和晚期友谊观的矛盾与割裂 法律、习俗与罗马政治 论奥古斯丁的“为恶而恶”的观念 人类的受造:奥古斯丁驳斥摩尼教 书评 《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先刚著) 《跨文化视野下的希腊形上学反思》 英文摘要 2014年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动态 《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征稿启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4429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5 |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4 |
| CIP核字 | 2015296514 |
| 中图分类号 | B50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