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2大字版)》是一本由养生专家,京城孔伯华中医世家、孔氏传人孔令谦先生编著的中医养生书。本书从养生的三本主义出发,讲解养生要本于己、本于自然、本于经验的原则,授人以渔,让读者能够自己修炼成一双火眼金睛,进行自我辨别,自我选择,进而到重视内外环境,补养正气所取之饮食,清热、滋阴、除湿,调整体质内病不生,再到预防三高如何饮食,层层深入,娓娓道来。
图书 | 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2大字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2大字版)》是一本由养生专家,京城孔伯华中医世家、孔氏传人孔令谦先生编著的中医养生书。本书从养生的三本主义出发,讲解养生要本于己、本于自然、本于经验的原则,授人以渔,让读者能够自己修炼成一双火眼金睛,进行自我辨别,自我选择,进而到重视内外环境,补养正气所取之饮食,清热、滋阴、除湿,调整体质内病不生,再到预防三高如何饮食,层层深入,娓娓道来。 目录 第一章 人人都该掌握的养生原则 第一节 养生的三本主义 本之于己 本之于社会 本之于经验 第二节 养生就是生活 顺四时,适寒暑即是大补益 心情愉悦的人不容易生病 第三节 养生的目的是治未病 医的最高境界——治未病 读者的疑问——有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 第二章 内外环境失衡是人生病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 外环境被破坏,是给瘟疫造温床 中医时气论:夺命传染病缘何接连不断 洪水、干旱、地震之后为什么容易发生疫情 流感越来越难治,都是病毒的错吗 第二节 内环境不平衡,疾病就有机可乘 出入平衡,别让人体通道堵车 升降平衡,气机运化的玄妙在情绪 第三节 别看不起草根树皮 食物是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使者 以食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 食物蕴藏天地之德 第三章 补养正气,外邪难侵 第一节 中医没有病毒之说,风寒暑湿燥火的过或 不及代表致病外邪 甲流为什么最“钟爱"青壮年 感冒是你的“常客”吗 第二节 中医的五脏系统都有与自然沟通之处 人体与病邪的第一战场:肺与大肠系统 人体与病邪的第二战场:心与小肠系统 人体与病邪的第三战场:肝与胆系统 人体与病邪的第四战场:脾与胃系统 人体与病邪的第五战场:肾与膀胱系统 第三节 正确的饮食能增强自身正气 第四章 清热、滋阴、除湿,调整体质内病不生 第一节 清内热,让外邪无懈可击 水火交融,火旺于水,就是内热 内热的四大罪魁祸首 清内热要分清部位 小儿咳嗽多是内热引起的 第二节 滋阴血,增加消灭病邪的卫兵 内热是外忧,阴虚是内患 阴血,就是人体中的物质基础 肝肾阴虚吃什么 第三节 除湿邪,让体内得到清洁的内环境 湿为百病助力 化湿是慢病饮食第一步 第五章 吃一菜长一智 第一节 高血压 预防:把高血压扼杀于未发 食疗:以清肝火为手段,补气血为根基 适合高血压病人吃的食物 中药食补预防、治疗高血压 第二节 糖尿病 预防:从缓解阴虚、内热、脾湿开始 食疗:关键是管住自己的嘴 适合糖尿病人吃的食物 中药食补预防、治疗糖尿病 第三节 高血脂 预防:预防高血脂主要靠除湿 食疗:多方面平衡饮食 适合高血脂病人吃的食物 中药食补预防、治疗高血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2大字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孔令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2571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2015010325 |
中图分类号 | R24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