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立、徐炜、屠丽辉编著的《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着重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代表人物、典型作品、文化价值、艺术特征和民俗风隋等,发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彰显非遗的魅力与特色。本书力求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把“非遗故事”讲述得再精彩些、生动些、浅显些,让读者朋友阅读更愉悦些、理解更通透些、记忆更深刻些,反映了浙江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全貌,也为浙江文化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财富。
| 图书 |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颖立、徐炜、屠丽辉编著的《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着重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代表人物、典型作品、文化价值、艺术特征和民俗风隋等,发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彰显非遗的魅力与特色。本书力求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把“非遗故事”讲述得再精彩些、生动些、浅显些,让读者朋友阅读更愉悦些、理解更通透些、记忆更深刻些,反映了浙江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全貌,也为浙江文化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财富。 内容推荐 杨颖立、徐炜、屠丽辉编著的《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讲述,七千年稻作文化和吴越文化孕育了五芳斋粽子特有的制作技艺。五芳斋粽子的传统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选料、浸米、煮叶、制馅、打壳、包裹、扎线、烧煮等三十六道工序,并形成了特有绝活和独门秘方,造就了五芳斋粽子“糯而不糊、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的显著特征。五芳斋粽子品种多达百余种,很好地保存了江南地区传统点心文化的精髓。 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一、概述 【壹】粽子起源史 【贰】粽子发展史 二、五芳斋粽子的制作技艺 【壹】五芳斋粽子的种类 【贰】五芳斋粽子的制作技艺 三、五芳斋粽子的传承与保护 【壹】五芳斋粽子的传承谱系 【贰】五芳斋粽子的重要价值 【叁】五芳斋棕子的保护措施 附录 专家学者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杨颖立//徐炜//屠丽辉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41185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62 |
| CIP核字 | 2015277720 |
| 中图分类号 | TS972.11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