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民、张琳主编的《桐乡高杆船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着重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代表人物、典型作品、文化价值、艺术特征和民俗风隋等,发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彰显非遗的魅力与特色。本书力求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把“非遗故事”讲述得再精彩些、生动些、浅显些,让读者朋友阅读更愉悦些、理解更通透些、记忆更深刻些,反映了浙江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全貌,也为浙江文化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财富。
图书 | 桐乡高杆船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吴利民、张琳主编的《桐乡高杆船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着重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代表人物、典型作品、文化价值、艺术特征和民俗风隋等,发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彰显非遗的魅力与特色。本书力求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把“非遗故事”讲述得再精彩些、生动些、浅显些,让读者朋友阅读更愉悦些、理解更通透些、记忆更深刻些,反映了浙江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全貌,也为浙江文化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财富。 内容推荐 吴利民、张琳主编的《桐乡高杆船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讲述,桐乡高杆船技是蚕神祭祀仪式上表演的水上模拟蚕宝宝吐丝做茧动作的民俗杂技项目。它的精神内核是蚕神信仰,主要流传于桐乡洲泉镇一带农村。高杆船是清明水上蚕俗活动的一种,时间一般是清明前后三日。高杆船技的表演道具均是就地取材的,主要有农船、石臼、毛竹、升箩、绵绳索等。表演者以青壮年为宜,表演动作柔软、敏捷、连贯,表演难度大,观赏性强。 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一、桐乡高杆船技产生的背景 【壹】地理环境 【贰】经济成因 【叁】蚕桑习俗 二、桐乡高杆船技的文化空间 【壹】活动时域 【贰】活动地域 【叁】各类庙会 三、桐乡高杆船技的表演 【壹】准备阶段 【贰】动作套路 【叁】技艺要领 【肆】道具服饰 四、桐乡高杆船技的传人 【壹】谢世的传人 【贰】在世的传人 五、桐乡高杆船技的现状与保护 【壹】濒危现状及原因 【贰】保护与传承措施 附录 清明其他蚕俗文化项目 本地有关蚕俗活动的诗歌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桐乡高杆船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吴利民//张琳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4116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 |
CIP核字 | 2015282406 |
中图分类号 | J828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