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精)》讲述的是对人类自己以及世界的新的认知,让我们感受人类心智活动的繁复与奇妙,以新的眼光重新发现日常与人生。我们在面对自己认知自己而感觉恐惧无助时,会调动身体的创造潜能创造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些顽强的适应性会让我们对于生命有一个崭新的观念。本书作者奥利弗·萨克斯怀着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以独特的视角,平等的立场,成功地塑造出特色鲜明的人物,讲述他们奇特的命运,展示了人类积极的生活态度,大脑惊人的重建和适应能力。这本书是一段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探索的旅程。

内容推荐

奥利弗·萨克斯是杰出的脑神经专家,也是誉满全球的畅销书作家。他认为:大脑是整个宇宙中不可思议的物体,具有卓越的可塑性和惊人的适应能力。《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精)》讲述了七名脑神经受伤者遭受的巨大生活变故。车祸后患上色盲症、双眼看不见色彩的画家,反而迎来事业的高峰;从小失明的男孩,因爱情而手术,恢复视觉后,却想再度变回盲人;对生活绝望的男人,因为患上怪病,意外成为才华横溢的画家;自己是无法治愈的病人,却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这些常人眼中的异类,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中激发的巨大潜能,超过了我们现有的认知。萨克斯的作品兼具科学与浪漫的情怀,对人类心智的奇妙探索给我们带来无限启发。

目录

推荐序1 姬十三

推荐序2 蔡曙山

自序 想象之外的国度

第一章 失去色彩的画家

第二章 最后的嬉皮士

第三章 精采过活的妥瑞氏症医师

第四章 宁可再度失明的人

第五章 用画笔重建故乡的人

第六章 孤绝的奇才

第七章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试读章节

第七章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7月,我与史蒂芬共处几天之后不久,我又开车到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去看另一位自闭画家杰西[她母亲曾以最美且最有智慧的个人观点,将她的故事写成《心的围城》(TheSiege)一文],欣赏她色彩强烈、缀满星斗的图画(和史蒂芬的画非常不同),以及那似迷宫又似魔术般相互关联的世界(数字、色彩、道德与天气之间的相互关联)。我又拜访了几所专收自闭症儿童的学校,并且参加了一个为自闭儿童举办的夏令营,与他们共同度过了非常特别的一星期,这个温士顿营地位于安大略省(Ontario)。这次的经验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其中一位顾问是患有妥瑞氏症的朋友夏安,他又冲又撞,一会儿摸这儿,一会儿碰那儿,充满了活力与情不自禁的冲动,却似乎能够触动把自己锁得最紧密的自闭儿童的心灵,这是我们一般人所做不到的。

后来我又转往西行,拜访了加州一个自闭患者家庭。父母两人都非常有天赋,还有他们的两个小孩,4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自主地蹦上跳下,挥动双手,并且大声尖叫。这会儿我终于启程往科罗拉多州(Colorado)的柯林堡(FortCollins),去看所有自闭患者当中最不寻常的一位:坦普·葛兰汀。她虽然有自闭症,却取得了动物学的博士学位,任教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StateUniversity),并且经营一份自己的事业。

20世纪40年代,坎纳与阿斯伯格虽然同时描述了自闭症的现象,但坎纳似乎视之为一种彻头彻尾的大灾难,阿斯伯格倒觉得其中或许有某些正面或补偿性的特质,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新思想与经验,很可能促使未来取得杰出的成就”。

在这些初步的描述中,就可看到自闭症的各种现象与病征,不过仍可以再加更多内容。坎纳类型的自闭儿多半智障,而且往往是严重智障,还有一大部分会并发癫痫,或是有“非定位性”神经系统的迹象与征候,包括各式各样重复或无意识的动作,如痉挛、抽搐、摇晃、旋转、弹弄手指、两手翻来翻去。他们的身体协调与平衡有困难,有时要启动动作时有困难,跟帕金森症的症状很类似,同时也可能有很明显且矛盾难解的知觉反应,有些知觉极为强烈,甚至到难以忍受的地步,其他知觉(可能包括疼痛的知觉)则降低或彻底消失。

如果自闭儿能发展出语言能力的话,会有怪异且复杂的语言失序现象,倾向于喋喋不休、空洞的多言、充满了陈词滥调与公式化的言语。心理学家艾伦(DorisAllen)形容自闭症的这一面向为“语义一语用障碍”。相对来说,阿斯伯格型自闭儿童往往智能正常(有时甚至非常优异),通常在神经方面的问题也较少。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

坎纳与阿斯伯格以临床观点来看待自闭症,提出如此完整与精确的病情说明,即使到了50年后的今天,仍难有人与之抗衡。不过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赫梅林、奥康纳与他们在伦敦的同僚,由于受过认知学新方法的训练,才开始运用较系统的方法,将心力集中于研究自闭症的心智结构。他们的工作成果(其中尤以温恩为最)使我们认识到所有的自闭患者都会呈现某种核心症状,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种:与他人社交互动的缺陷,言语与非言语上的沟通缺陷,游戏与想象活动的缺陷。

他们认为这三种缺陷一起出现并非偶然,它们都显示出某种根本性的发展失常。他们提出一种学说,认为自闭患者对别人或自己的心智了无概念,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些患者并不具备“心智理论”。不过这只是许多假设之中的一种,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足以涵盖我们见到的各种自闭现象。坎纳与阿斯伯格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仍在思索他们30年前所描绘的综合征;而今天神经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也都至少花了二十多年在思考这个问题。自闭症触及本体论最难以了解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头脑与心智发展的一种极端偏离的现象。我们的了解有所进展,但却缓慢得令人心焦。要彻底了解自闭症,可能需要先进的科技与概念,但这些是我们现今想象不到的。

“典型的自闭儿”真是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如果问到大部分的人(大部分的医生亦然)什么是自闭症,大家脑中即刻会出现一个重度残障儿童的影像,有着常同性的动作,或许是拿头去撞墙,语言也极有限,几乎无法了解其想法,是一种几乎没有未来的动物。

P297-300

序言

推荐序1

因为写这篇序的缘故,仔细阅读了奥利弗·萨克斯的生平,发现其实我早就与他有些联系。萨克斯的研究理念,可以说师承俄国神经科学家卢瑞亚(A.R.Luria),而这位前辈,曾经因为在大脑皮层功能研究领域的探索性研究,被我的博士论文多次引用。

五六十年前,关于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研究,还远没有现在这么深入,大脑内“神经线路”的联系,一旦固定还能否改变,还没有一个笃定的结论。卢瑞亚和萨克斯认定大脑有“卓越的可塑性、惊人的适应能力”,而且这些“不仅仅是在神经或感知障碍的这种特殊(而且经常是令人绝望的)环境下才会出现”,他们主张不单单要面对来问诊的病人,更要看到处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病人。这些见地,在当时的情境下,可谓先锋。

萨克斯和卢瑞亚的交情,始于1974年前后的一段通信。那年萨克斯在挪威的一个边远山区,遭遇了一头愤怒的公牛,情急之下他急转逃生,一脚踩空,左腿肌腱断裂,神经损伤,造成了严重的残疾。

他慢慢发现这条腿仿佛不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奇异的遭遇让他以一个病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他将之称为“医学的机缘”。正是因为这个机缘,他和卢瑞亚讨论起人体的整体机能,关于个体和环境的联系。卢瑞亚鼓励说“你正在揭示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样的信件给了他极大的支持。

萨克斯的这段遭遇,后来被写成《单腿站立》一书,于1984年出版。事实上,从1973年起,他就开始以亲身的医患经历,写作了一系列的“医疗轶事”,《觉醒》、《错把妻子当帽子》,这些都成为世界范围的畅销书。他将病患案例文学化,将虚构与真实融为一体,饱含同情,着力描写患者的各种身心体验,给读者打开一道通往奇异世界之门。这一系列的书,获得了极大成功,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萨克斯因癌症于2015年8月30日在纽约去世,享年82岁。他生前就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为顶尖医生的同时,也成为了著名的畅销

书作家,被称为“脑神经文学家”,被《纽约时报》誉为“医学桂冠诗人”。

萨克斯的书中描写了很多例“病感失认症”,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由于中风或其他原因,病人可能无法辨认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甚至觉得那是别人的。他们会在火车上指着自己的手对邻座说:“对不起,先生,您把手放在我的膝盖上了。”即便被旁人提醒,这些可怜的病人都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身体的错误感知,有时会发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记得英国《卫报》曾有个记者写到自己的遭遇,他有天早晨起来,感觉“自己跟电视机遥控器一样高”,“脚陷进了地毯里”。此后,他时不时被猛然抛进童话世界:手指变得有半里长,走到街上,路旁的车看起来像威尔士矮脚狗那么大。有时办公的时候,身体突然缩小,椅子变得好大,感觉自己就好像走进了仙境的爱丽丝。还记得阿兰·德波顿描写过一个家伙,他把自己当做一个煎蛋,始终不敢坐在椅子上,后来有个朋友出了个招,在椅子上放了块面包。如此,他始终肯把自己像三明治一样放在椅子上了。

萨克斯将神经病学的理论和案例深入浅出地写进书里,既轻盈又沉厚。本来,神经病患,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类与自己很少发生关联的遥远而陌生的群体。萨克斯以客观平等的态度看待他们,与他们交流,在书中展现了他们的心灵世界。那是另外一个伟大而奇异的境界。每一个患者,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值得尊重的人格世界,有着我们未必能够达到的宁静和辽远,甚至是通透。

每一本萨克斯医生的书都可当做非常精彩的医学传奇集。《错把妻子当帽子》展现了24个脑神经失序的患者,这本书大多数讲述的是“白痴天才(或称白痴学者)”的事迹。这些故事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告诉我们,“病”这种东西,未必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缺陷、不适与疾病,会产生出另一些发展、进化与生命的形态,激发出我们远不能预料的创造力。普通读者能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感受到人类心智活动的繁复和奇妙,更能以新的眼光重新发现日常与人生。《火星上的人类学家》描写的则是另一种“变形记”。书名同题文写的则是一位自闭症患者、杰出的动物行为科学家坦普·葛兰汀。一方面,她有韧性、真诚、坦率、非常敏锐,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病症带来的情感缺陷,使得她在感知情绪时会有障碍,在社交中常感困惑。文中也提到阿斯伯格综合征——因为一部动画电影《玛丽与麦克斯》而让影迷们熟知的病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和自闭症的关系,学界尚不是很清楚,两者有类似的症状,例如人际交往障碍、刻板、重复的兴趣、自我中心、然而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不易被发现,他们在外在表现上很难与正常人区分开。影片中的麦克斯就是一个44岁的肥胖古怪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不擅长交际却又渴望温情。我们自认为是正常的地球人,将这些病人视为“火星人”,其实我们又何尝不被他们当做是“外星人”呢?又何尝不处处表现出怪异的举动呢?这正是萨克斯想告诉读者的。

萨克斯的“小说”谈的不仅仅是猎奇的故事,他探讨的是人性的无限可能性,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超越我们现有认知的关系,他希望“火星人”与地球人相互了解,相互表达。这正是萨克斯的文字的珍贵之处,也是中信出版社这套书的珍贵之处。

姬十三(神经生物学博士,果壳网创始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奥利弗·萨克斯
译者 赵永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2206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2016103414
中图分类号 B842.1-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由台湾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