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袁崇焕传(修订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清史大家阎崇年先生,积30多年研究之功,诠释军事天才袁崇焕的丰功伟绩与人生悲剧;

充实内容,更新资料,修正讹误,彩色插页,推出全新修订本。

明朝在辽东的边事上,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从而使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焚毁朱明王朝大厦的纵火者;另一个是袁崇焕,使得明王朝再无人能抵御八旗铁蹄,再无人能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清史名家阎崇年先生积数十年之功力,厚积薄发,撰成此书。

《袁崇焕传(修订本)》由阎崇年著。

内容推荐

明朝后期为辽东边事,有两个人被错杀: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由阎崇年著的《袁崇焕传(修订本)》全面记述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重点是写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在辽东抵御着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大厦将倾的局面之下,袁崇焕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不避不畏,最终惨遭冤杀的历史悲剧。

目录

第一章 青年时代

 一 读书科考

 二 满洲兴起

第二章 投笔从戎

 一 邵武清官

 二 察视边防

第三章 营筑宁远

 一 奏告首辅

 二 营筑宁远

第四章 宁远大捷

 一 独卧孤城

 二 宁远告捷

第五章 宁锦大捷

 一 吊丧修城

 二 宁锦大捷

第六章 因功遭嫉

 一 胜败申说

 二 遭谗去职

第七章 督师蓟辽

 一 赴辽饯别

 二 平台奏对

 附录:《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卷》作者与诗

第八章 平息兵变

 一 官逼兵反

 二 平息兵变

第九章 议和受冤

 一 天启议和

 二 崇祯议和

第十章 斩毛文龙

 一 毛帅跋扈

 二 计斩毛帅

 附录: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第十一章 保卫京师

 一 北京危急

 二 两战告捷

第十二章 含冤磔死

 一 反间毒计

 二 惨遭杀害

第十三章 诗文著述

 一 重要诗文

 二 不同流传

第十四章 后人追念

 一 丰功伟绩

 二 千古凭吊

第十五章 崇焕精神

 一 爱国精神

 二 清廉为官

袁崇焕年谱

附录: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五月二十九日,抵双岛,而文龙至矣。臣诎体待之,杯酒款之,文龙若不屑于臣者。臣宣谕“皇上神圣,合尧、舜、汤、武为一君。臣子当勉旃疆埸、”而文龙若怏怏不得志,止谓“熹宗皇帝恩遇之隆也。”臣不觉失色,徐叩其方略。则谓:”关、宁兵马俱无用,止用东江二三千人,藏云隐雾,一把火遂灭了东夷。”臣愈讶之。与之言节制及更定营伍为道厅,以监临查核,彼悍然不乐,而咬恨阎呜泰、武之望二人,其意在臣也。臣见其难制也,不可用也,讽之曰:”久劳边塞,杭州西湖尽有乐地。”文龙应臣曰”久有此心。但惟我知灭奴孔窍。灭丁东夷,朝鲜文弱,可袭而有也。”臣曰“朝廷不勤远略,当有代君者。”文龙曰“此处谁代得?”

次日,臣又召其左右人来婉谕之,而令其亲信者往复开导,文龙于是毅然愿编营伍,受节制,惟道厅必不可用,曰:“一用道厅,必激之为变。岛中人俱夷性,不可狎也。”臣以为,若定营伍,则有协、有将,从此收其权亦不难。然求其必为营伍也,曰”营伍定,则年终必行甄别。祖宗自有法度,不得假也。”文龙于是悔其言之失,私对副将汪翥曰:“我姑以此了督师之意。其实,营制难,我只包管完东事便了。”臣于是悉其狼子野心终不可制。欲擒之还朝,待皇上处分。然一擒则其下必哄然,事将不测,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法,诛之顷刻,则众无得为。文龙死,诸翼恶者,念便断矣。

遂于六月初五日,臣授计随行参将谢尚政等,布置已定。于是往辞之,将带去银十万两尽盘上岸,促之收银。仍宣告兵众曰:“米与银在是,此后接续来,尔等不忧饷矣。”文龙果来谢。臣先设一帐房于山上,坐待之。文龙至,臣与之坐,曰:”镇下各官何不俱宋一见?”文龙亦召之俱来。各官既集,臣始宣言于众曰:

各官兵海上劳苦,皇上深念。惟汝之镇主毛文龙不良,历年所为,俱干国法。如兵戎重任,祖制非五府官不领兵,即专征于外,必请文臣力监。文龙夜郎自雄,专制一方。九年以来,兵马钱粮,不受经、抚管核,专恣孰甚!一当斩。

人臣罪莫大于说诳欺君。文龙自开镇来,一切奏报,有一事一语核实否?捕零夷,杀降夷,杀难民,全无征战,却报首功。刘兴祚忠顺奔来,止二十令人,而曰率数百众,当阵捉降,欺诳孰甚!二当斩。

人臣不宜犯无将之戒。文龙刚愎撒泼。无人臣礼。前后章疏,具在御前。近且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等语。据登莱道申报,岂堪听闻?大臣不道,三当斩。

文龙总兵来,每岁饷银数十万,无分毫给兵,每月止散米三斗五升,侵盗边海钱粮,四当斩。

皮岛自开马市,私通外夷,五当斩。

命姓赐氏,即朝廷不多行。文龙部下官兵,毛其姓者数千人。且以总兵而给副、参、游、守之札,不下个人。其走使、舆台.俱参、游名色,亵朝廷名器,树自己爪牙,犯上无等,六当斩。

由宁远回,即劫掠商人洪秀、方奉等,取其银九百两,没其货,夺其舡,仍禁其人,恬不为怪。积岁所为,劫赃无算,躬为盗贼,七当斩。

收部将之女为妾,凡民间妇女有姿色者,俱设法致之。或收不复出,或旋入旋出。身为不法,故官丁效尤,俱以虏掠财贷子女为常。好色诲淫,八当斩。

人命关天。文龙拘锢难民,不今一人渡海,日给之米一碗,令往夷地掘参,遭夷屠杀无算.其畏死不肯往者,听其饿死岛中,皮岛白骨如山.草管民命,九当斩。

疏请内臣出镇,用其腹爪陈汝明、孟斌、周显谟等,辈金长安,拜魏忠贤为父,绘□旒像于岛中。至今陈汝明等一伙,仍盘踞京中。皇上登极之赏,俱留费都门,是何缘故?交结近侍,十当斩。

奴酋攻破铁山,杀辽人无算。文龙逃窜皮岛,且掩败为功,十一当斩.

开镇八年,不能复辽东寸土,观望养寇,十二当斩。

P184-185

序言

明朝历史上有三位军事天才:早期的徐天德(徐达),中期的戚继光,晚期的袁崇焕。他们都能做到为官、为将、为帅的高修养、高境界:仁、智、勇、新、廉。徐天德和戚继光都算是善终,袁崇焕却吞下恶果。

袁崇焕既是一位悲剧的天才,也是一位天才的悲剧。

明朝后期为辽东边事,有两个人被错杀: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历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通俗地说,万历帝误杀了塔克世,大明皇朝自己制造了焚烧朱家皇朝大厦的纵火者;崇祯帝错杀了袁崇焕,大明皇朝又自己杀死了保护朱家皇朝大厦的救火者。

历史逻辑,值得深思:前因后果,因缘相报——袁崇焕是努尔哈赤的克星,皇太极又是袁崇焕的克星。

本书主要叙述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如何中反间计、错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叙述明朝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而忘家卫国,为辽事而施展才华,也为辽事而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得罪同僚,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名垂千古。

袁崇焕留下了滴滴血、声声泪、字字金、句句玉的至理名言:

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

撰写袁崇焕的生平传记,使我想起《石灰吟》诗云: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形象地概括了英雄豪杰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也形象地概括了袁崇焕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

袁崇焕平生第一大历史功绩,就是夺取宁远大捷。袁崇焕夺取宁远大捷的原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凭坚城以用大炮”。这个历史经验概括得贴切,也很精辟。我认为,袁崇焕获得宁远大捷,自然有其政治的、军事的、思想的、策略的、经济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指挥的、武器的原因;然而,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的直接经验,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八个字,这就是“指挥正确”和“武器先进”。

袁崇焕夺取宁远大捷之后,又相继夺取了宁锦大捷和京师大捷。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奠定了袁崇焕的历史地位。袁崇焕感人之处,既是他的丰功伟绩,更是他的品格精神。

袁崇焕的性格,凸显一个“敢”字——敢走险路,敢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圣颜。他为大明江山社稷,披荆斩棘,跋涉前进,竭尽所能,身心践行。袁崇焕的这种性格,既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也铸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袁崇焕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爱国、智慧、勇敢、求新、清廉,简言之,就是仁、智、勇、新、廉。为官清廉,很不容易。《宋史·岳飞传》记载:“或问天下何时太平,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袁崇焕的确做到了——当文官不爱钱,做武官既不爱钱又不惜死。他能够爱国亲民,任劳任怨,知难而上,敢于创新。他居官十年,热血沸腾,智勇超群,勤恳敬业,俭朴清廉,坦坦荡荡,熠熠煌煌,其“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袁崇焕留给后人的座右铭是: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袁崇焕的德言与功业、勤政与清廉、无私与无畏、冤死与风骨,动天地、泣鬼神、撼人心、贯古今。袁崇焕之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不仅是大明朝的悲剧,不仅是汉文化的一幕悲剧,而且是中华文明的一场悲剧。这场历史悲剧,袁崇焕以陨星的光亮,划破君主专制黑暗的天庭,震撼世人的愚昧与心灵,激发人们的智慧与觉醒。

袁崇焕也有疏失——失言(如五年复辽)、失友(如同满桂关系)、失礼(如先斩毛文龙而后奏)。疏失之原,或则有三:其一,阅历:袁崇焕由七品知县在五年之间升为巡抚,不到一年又升为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历练短,见识浅,未能把握明朝、后金、蒙古、朝鲜四方关系之大局与走势,智慧不周,谋虑有隙,顾此失彼,留下后患;其二,性格:性情狷躁,急于求成,袁崇焕“复辽”的话说得过满,斩帅的事做得过莽;其三,修养:格局贵大,器量忌小,袁崇焕在处理高层人事关系上,缺乏胸怀、机谋、沉稳和气度。

然而,瑕不掩瑜,这些都不能掩盖袁崇焕的英雄光辉。

历史表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天才和英雄。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伟岸脊梁、精神化身,是历史和人民的传承者、引路人。人们可以生动而通俗地讲述他们的故事,却不可以低俗、庸俗、媚俗、粗俗地扭曲历史事实,更不能玷污他们的才华、人格、贡献和牺牲。天才和英雄是人、不是神,他们身上也有欠缺和灰尘。不满的污水可以倒掉,但不能泼在他们身上以发泄愤情,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光荣,玷污他们就是在玷污自己;而讲述他们的英雄故事,也就是讲述我们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历史。

历史人物,不胜枚举。研究袁崇焕个案历史,重要价值与意义在于:

第一,从历史观来说,有助于探讨英雄与群众在历史体系、历史事件中的相互作用,没有群众的英雄是好汉,没有英雄的群众是众生,英雄与群众结合,才会产生巨大的历史能量,翻江倒海,惊天动地,克敌制胜,天下守正。

第二,从国家观来说,有助于研究并认识明清交替历史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明朝“治也封藩、乱也封藩”,清朝“兴也八旗、亡也八旗”,前人创设典宪,后人率祖旧章,其兴其亡,血之教训,殷鉴不远,勿覆前辙。

第三,从方法论来说,有助于透过明清之际的十字路口,打开三个视窗:既从明亡看清兴,看到清朝崛起之文化专横;又从清兴看明亡,看到明末衰朽之吏治腐败;更从大历史走向,看到中华民族之融合强盛。

第四,从人生观来说,有助于从袁崇焕性格长短,考察历史人物性格的正负影响。《三国志》记述关羽和张飞言:“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之后论道:“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历史是一面镜子——以长取胜,以短取败,人当自警,扬长制短。

第五,从世界观来说,有助于从袁崇焕一生轨迹,来看人生四合即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袁崇焕个案提供一个典型史例:人生的成败、得失、进退、荣辱——天、地、人、己,四合则泰;天、地、人、己,四不合则否。

早在1981年,我就打算写一本《袁崇焕传》。出版社为此发布了新书预告。文债久未偿还,心中甚为愧歉。其后,我研究袁崇焕写了五本书:一是《袁崇焕资料集录》(合作,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二是《袁崇焕研究论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三是《袁崇焕》(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四是《袁崇焕传》(中华书局,2005年);五是《明亡清兴六十年》(其原名是《袁崇焕》),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播出,讲稿由中华书局于2006年出版。30多年来,我对袁崇焕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发现新资料,不断探索新问题,不断纵横新思考,不断取得新收获,值《袁崇焕传》出版10周年之际,再加修订,并做补充,战战兢兢,献给读者。

后记

拙著《袁崇焕传》于200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至今已经十年。十年来,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明亡清兴六十年》,并以同名由中华书局出书.有一件事情,鲜为人知,我在这里,做个交代.“清十二帝疑案”热播和《正说清朝十二帝》热销之后.任时《百家讲坛》制片人的万卫先生约我讲《袁崇焕》.他提出讲100集,我说袁崇焕在辽东军事舞台上只有八年;他说:那就打对折,讲50集。随之.设计为48讲.这48讲每一讲的片头,都是“袁崇焕’三个红色大字.

《袁祟焕》录播片已经制好、审查、入库、待播。在正式播出前10余天,万卫先生突然打电话来说:片名“袁崇焕’不行,因为我们做问卷调查,有的观众不知道“袁祟焕.是谁,这会影响收视率。我说:这不可能,上过学的都知道“袁崇焕”。他说:农村有没上过学的家庭妇女,她们不知道“袁崇焕”!我无言以对。万卫先生说:我们经过商量,片名就叫《明亡清兴六十年》,因为不管上过学的还是没上过学的,说“明清”、说‘兴亡’、说“六十年”都能懂。我说因为书已排版,要征求中华书局的意见,书局李岩、宋志军先生反馈的信息是:“可以!”这样,我们就把原定电视历史系列讲座的题目,由《袁崇焕》改为《明亡清兴六十年》.

在准备、讲述的过程中,对衰崇焕的时代、文化、史料,其性格、业绩、精神,重新梳理,剪裁资料,全面思考,加深认识.

所以,在《袁祟焕传》问世以来的十年间,积累资料,反复思考,调整架构,订正疏误,补充内容,设计图片,编辑加工,仔细雕琢,而以《袁崇焕传》(修订本)新版问世.

本书增加《平息兵变》一章,抽掉《论衰崇焕》长文,附录《参考书目》,全书十五章,约20万字.

书中《袁崇焕年谱》是由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解立红馆长编写,谨致谢意。责编宋志军、李洪超先生、插图左远波先生等均为之辛劳,一并致谢.

阎祟年记

2015年12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袁崇焕传(修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崇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15390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6028197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