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生所著的《我们的文学道路(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编年史)(精)》是对《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从1950年创刊起到2015年创刊65年以来,重要作者、重要作品、重要事件的一次全面细致的梳理,对于铁路文学历程的回望具有史料价值,对于铁路文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图书 | 我们的文学道路(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编年史)(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京生所著的《我们的文学道路(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编年史)(精)》是对《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副刊从1950年创刊起到2015年创刊65年以来,重要作者、重要作品、重要事件的一次全面细致的梳理,对于铁路文学历程的回望具有史料价值,对于铁路文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目录 1950年 文学的火车头向新时代开来 1979年 《汽笛》复刊:新时期铁路文学集结令 1980年 文学宣言“我是青年,我是火车头” 1981年 走进小说的世界 1982年 “写出人民心中的春天” 1983年 “祝《汽笛》繁荣” 1984年 高歌“汽笛” 1985年 在思想启蒙的年代里 1986年 太阳上升的时刻 1987年 “火车头”与“绿血”的复调交响诗 1988年 呼唤铁路文学的崛起 1989年 看火车:结局或开始 1990年 90年代意义的汽笛启动 1991年 “最后一封代序的信” 1992年 火车语境中的“汽笛共同体” 1993年 汽笛,我们一直工作在文学身边 1994年 火车之铁和《汽笛》灵魂相握 1995年 “谁在我们中间”或持续抵达的文学 1996年 汽笛在它自己的时代 1997年 纸上建筑“汽笛体” 1998年 铁路文学新景观 1999年 火车作业的肖像 2000年 新世纪火车语境蔚蓝无限 2001年 大地上黎明工作间:站在火车这边 2002年 在汽笛的长远语境里 2003年 洗礼或列车上有一双未来的眼睛 2004年 文学向火车致敬 2005年 火车环游的世界 2006年 以火车之名 2007年 汽笛穿越的嘹亮 2008年 在文学的站台搭火车 2009年 火车VS文学的机遇篇章 2010年 时光狂想汽笛曲 2011年 汽笛“风一样奔走的线条” 2012年 火车出发:向春天我们走得如此蓝天白云 2013年 向阳:速度之夏的火车香颂 2014年 高铁前行途经我的盛放 2015年 在火车的那边 后记 汽笛所在:写给未来的回忆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的文学道路(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编年史)(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京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32162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7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9 |
CIP核字 | 2016067092 |
中图分类号 | G219.297 |
丛书名 | |
印张 | 2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8 |
宽 | 168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