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内容
编辑推荐

读过许多企业家写的自传和知名作家写的企业家传记,企业家奋斗过程中的谦虚、坚韧与执着,曾经一次次打动过我们。可是,他们成功后除了不厌其烦地述说那些成功往事,很难再有更深入的主题。他们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不能自拔。石川康著的《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一本书。

内容推荐

石川康著的《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是一本关于稻盛和夫人生哲学的著作。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实业家,更是世界闻名的哲学家。本书通过介绍稻盛和夫的几十年来的经营心得和人生经验,阐释了稻盛和夫独特的人生哲学。作者以详实的案例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企业管理者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竞争中所要面临的挑战和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更给出了有效的应对方案以及培养方案。

在本书中,作者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经营人生贵在心性修行,人的心性应该超越外在的环境。只有在不断地使自己安定下来的基础上,审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走出困境达到人生的巅峰。

目录

Chapter 01 提升心性的活法——怎样寻找自己的人生王道

 1.经营人生,贵在心性修行

 2.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

 3.从“佛道”到“商道”的人格修炼

 4.如何磨炼出一个更为纯净的灵魂

 5.命运在左,活法在右

Chapter 02 六项精进的研修——怎样固化自己的精神结界

 1.努力:人生该追求的不是前方,而是远方

 2.骄躁——人生精进的绊脚石

 3.进步,从点滴反省做起

 4.活着的幸福——感谢生命

 5.行善利他:你的行善方式正确吗?

 6.感性修炼:令烦恼生于此便散于此

Chapter 03 自燃人格的顿悟——怎样扩大自己的人生影响

 1.世界上有三种人,请对号入座

 2.自燃人的高尚活法

 3.寻找自燃人的养成阶梯

 4.自燃人格——人生道路的成功法则

 5.让生活被自燃人包围

Chapter 04 “地头力”学的福缘——怎样扭转自己的逆境困局

 1.“地头力”——学习柯南的思维方式

 2.获得满分的前提:从零开始思考

 3.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从结果出发

 4.要从打破常规做起

 5.要努力到神灵出手相助的地步

Chapter 05 因善结缘的德业——怎样升华自己的思维境界

 1.懂得感恩,就能够改变人生

 2.人生最大的生意就是区分善与恶

 3.不必担心结果,因为因果必报

 4.抑制邪恶的“自我”,让善良的“真我”舒展

 5.想要赢得他人尊敬,必须具备做人的德性

 6.人要运用良知去磨砺心志

Chapter 06 持续即力的遵戒——怎样砥砺自己的核心力量

 1.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不懈

 2.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3.对付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

 4.坚强的意志可以抗拒经营中的风险

 5.只要有恒心,“地狱”也会变成“天堂”

Chapter 07 完美主义的执念——怎样锤炼自己的精神意志

 1.出色地工作才能产生“完美主义”

 2.完美的产品取决于追求完美的心态

 3.从细节入手磨砺“敏锐度”

 4.清理卫生能够改变命运

 5.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

 6.从“力求最佳”到“追求完美”

Chapter 8 和魂洋才的禅道——怎样优化自己的人生格局

 1.稻盛和夫眼里的“和魂洋才”

 2.“和魂洋才”:善学习,更要会学习

 3.优化人生格局的捷径——汲取他人的优点

 4.和魂洋才:固守与学习的完美统一

Chapter 9 利他主义的慧根——怎样确定为人处事的方式

 1.利他之心可以缩短天堂和地狱之间的距离

 2.利他的同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3.用“一壶水”的利他哲学经营自己的人生

 4.哲理人生: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5.将“敬天爱人”发扬光大

Chapter 10 阿米巴式的事业观——怎样正视自己的事业

 1.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的核算管理是核心

 2.阿米巴经营就是激发企业活力

 3.稻式定价:阿米巴的经营之本

 4.阿米巴经营: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市场

 5.对阿米巴经营中的一些误解需消除

试读章节

经营人生,贵在心性修行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应当怎样经营?人是否要为死亡做准备?这是稻盛和夫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常言道,特殊的经历总能给人带来特殊的感悟。稻盛和夫对于人生的思考在一场大病之后,真正付诸了行动。

人的心性应该超越外在的环境,在不断地使自己安定下来的基础上审视自己、看清自己。稻盛和夫表示,人的心性有善恶之分,也许我们做不到完全持有善良之心,但是我们可以让善良之心比邪恶之心更多地占据自己的心灵,这是心性的修养,是人格的塑造,有助于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正直、坦言、不撒谎,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再拿到台面上说或许就显得幼稚而愚蠢了。但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能够真正做到的人(特别是企业)却为数不多。

作为京瓷和KDDI(第二电信电话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白手起家,把这两家公司推到了世界500强的位置,也一度获得了“经营之圣”的称号。然而,这位在金融界享有无数尊荣的圣者,内心对于佛偈禅语也是情有独钟。

稻盛和夫对于佛教的信仰源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在稻盛和夫幼年的时候,身为佛教徒的父母便经常带他前往庙宇礼佛,他也曾接受过和尚的祝福,对佛教有着朴素的皈依感。创建京瓷的时候,公司内部有一位名叫西枝一江的员工拿出了自己的财产,包括房屋和土地,给京瓷作担保,并且还为京瓷筹集了1000万日元的资金。西枝一江与圆福寺的住持西片担雪法师交好,所以把稻盛和夫引见给了西片法师。颇有佛缘的稻盛和夫与西片法师一见如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西片法师经常作为倾听者,静听着稻盛和夫对于生活以及工作的种种烦闷与感触,有时西片法师也会作为开释者,给稻盛和夫提出一些人生的哲理建议。

1997年,稻盛和夫因胃癌住进了医院,时年65岁。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经过一番疗养,癌细胞也已经全部消散。然而,身体上的疾病祛除了,精神上的疑惑却日益强烈起来,稻盛和夫不禁有些惘然,大半生的时光已经在金融领域中度过了,如今年过花甲,是否还要继续这样过下去?怎样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呢?

稻盛和夫曾经把人生划分出了多个阶段,并且列出了每个阶段应该做到的事。以80年为期,在人生的前20年,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学生时代,之所以称作“学生”,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我们都在为步人社会而学习、做准备;从20岁到40岁,我们就要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去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然后回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60岁往后,人生慢慢走向尽头,这便到了为死亡做准备的时候,而我们在死亡之前,需要进一步净化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进行心性的修行。  9月,稻盛和夫病愈出院,然而他却没有回到京瓷继续担任名誉会长,而是辞去了公司的一切职务,只身来到了东京八幡的圆福寺。这一次,稻盛和夫并不是来听西片法师开释的,而是要真正皈依佛门,他要在佛教的智慧之下,探寻人生的答案。就这样,远离红尘世俗、毅然剃度出家的稻盛和夫获得了“大和”的法名,开始了苦行僧的修行之路。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圆福寺没有商人,也没有圣人,只有因缘聚在一起的普通人。稻盛和夫与众位僧人同吃同睡,也修习着每天的必修课程——化缘。

已经进入深秋,林间的落叶不时从树间飘落下来,稻盛和夫手捧钵盂,望着飘零的落叶,感悟到了生命的无奈,但也体会到了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苦行僧的生活开始了,在寒冷的天气里,稻盛和夫身穿破旧的僧衣,赤脚穿着脱线的草鞋,在村落里挨家挨户地化缘。

直到傍晚,才拖着微微冻僵的身体穿过那片树林往回走。然而就在这返程途中,稻盛和夫遇到了一位普通的老妇人,也正是这位老妇人,使稻盛和夫在心性修行上豁然开悟——这位老妇人正在清扫飘落的枯叶,远远看见一位衣衫单薄的僧人走过来,她看出僧人饥寒交迫,于是放下手中的扫把,向僧入走去。看到一位老妇人朝自己走来,稻盛和夫停下脚步,朝她作揖。老妇人从口袋中摸出一枚尚有体温的100日元硬币,递到了稻盛和夫的手里,然后和善地对他说:“你是出家人吧,天这么冷,想必你也没有化到多少可以充饥的食物,这些钱你拿去,买一点取暖充饥的东西吧。”

老妇人的话就像泉水一般流淌进了稻盛和夫的心里,而手中的硬币在寒冷的空气之中却显得异常温暖。稻盛和夫感动得无言以对,热泪顿时便浸满了双眼,这一刻,他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觉。这应该就是人生的真谛吧,给予幸福,并且收获幸福。P3-5

序言

我们大多数人眼中的哲学大多是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而哲学家在普通人眼里,也总是那些饿着肚子胡言乱语的怪人。但是,许多人在依靠主观意识为哲学下定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哲学的真正含义。哲学代表着热爱智慧、追求真理,是一门能够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这样说或许太过泛泛,有人不禁会问:“哲学家可以做什么?”哲学家是活跃在精神世界的人物,似乎与这个物质世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但是当他们走出精神领域,实实在在地做一番事业,甚至在商海中驰骋,经营管理企业,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作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传奇。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称赞稻盛和夫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作为用哲学理念管理企业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是全球第一位。靠着这些哲学理念,稻盛和夫白手起家,打造出了京瓷集团和第二电信电话公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了一个商界传奇。

稻盛和夫学习哲学理念,并使之与自身的企业经营理念相结合,以此构成了自己独到的经营哲学。驰骋于世界商海的数以万计的追梦者都在追随这位伟大的企业家,1983年创立的“盛和塾”,学友数量已经上万,在稻盛和夫指导下走出来的杰出企业家和创业家也不计其数。

哲学代表着真理,代表着智慧,是我们进行任何活动都无法摒弃的学问。稻盛和夫常说,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他的人生理念,这一理念也被他应用到了企业管理当中。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源于佛教的熏陶,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因此,人生所有的活动包括工作,都是一种修行。“佛道”“商道”看似平行无交集,稻盛和夫却把它们走成了一条直线。用修行的心去工作,这是一种人格的历练。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当中,存在着很多浅显易懂的道理,这些道理多数都被我们忽略了,但稻盛和夫却把它们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他自己遵循着,整个京瓷的员工也都在全力信奉。人往高处走,人生道路就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在稻盛和夫的精进之路中,他一直秉承的是以下道理:

第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就是努力,我们之所以要拼命努力,是因为在自然界中,只要是活着的生命,他们都在拼命生存。努力的过程往往是很痛苦的,想要让自己轻松起来,不要那么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喜欢上自己正在为之努力的事情,只要做到这样,再苦再累也将乐此不疲。

第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在人格的历练过程中,谦虚是最重要的修行之一。不论身处怎样的人生位置,都应该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人所处的位置越高,就越容易产生高傲的情绪,这时候应该告诫自己秉承“谦虚”二字,要知道,谦虚谨慎往往是成功的垫脚石。

第三,学会每天自我反省。

为人处世,我们无法每时每刻都保持面面俱到,所以,自我反省就尤为重要。在反省的过程中,灵魂也在进一步提升。人格的磨砺也是得益于这个过程。当你竭尽全力去做手头上的事情,再加上自我反省的心态,你就可以磨炼出更为纯净的灵魂。

第四,生命是伟大的,活着,就要感谢。

稻盛和夫说:“对一切,都要说谢谢。要长存一颗感恩之心,即便是违心说谎,也要说一声‘谢谢’。因为这样的一句‘谢谢’总是会让说者舒心,听者愉悦。”善意往往是会传染的,心存感恩,善意就会传递下去。

第五,积行善,思利他。

“积善之家有余庆”,赠人玫瑰,总会手有余香。善因有善果,常存善念,多行善事,心中多为他人着想,总能获得相应的福报。

第六,忘却感性的烦恼。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与其怨天尤人,浑浑噩噩,不如振作起来,把虚耗的精力放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去。遇事,我们是该反思,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得出一个可以作为前车之鉴的案例,并掌握好解决之法,以此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而不是沉浸在后悔、自责和哀怨中难以自拔。

哲学教育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那么,怎样才是高尚的活法呢?稻盛和夫给出了“不可燃人”“可燃人”“自燃人”三种类型的人。稻盛和夫认为,自燃人具备自我燃烧的品格,信奉因善结缘的德业,秉承行善利他的思想,懂得自我燃烧并且感染周边人的活法,便是一种高尚。

经营人生,有时候需要一股闯劲。稻盛和夫说:“要拿出一种以头拱地的劲头来!”这是对“地头力”的形象解说。在“地头力”的思想中,若要解决问题,我们应当学会从现场找寻答案。在问题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不妨把思维简单化,从源头出发,或者利用逆向思维去打破常规。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坚毅的品格,用不断积累的人生经验去砥砺自己的核心力量。

在大多数人眼里,哲学家或许都有一些偏执。他们的很多行为或许为世人所不解,但是他们心中却总摆着一杆高傲的秤。他们或许追求极致,或许苛求完美,虽然有时难以置信,但是结果却总是令人叹为观止。稻盛和夫就是这样一个偏执较真、追求完美的人,而若是没有这一份执念,也就没有今天的京瓷和第二电信电话。

65岁,稻盛和夫身患胃癌,所幸手术非常成功。世人原本以为康复之后的稻盛和夫会在迅猛发展的京瓷集团趁热打铁,但他却出乎意料地遁入空门,成了一名佛家的修行者。用稻盛和夫自己的话说:“是时候净化一下自己的灵魂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两个人生轨迹,就像是游走在“佛道”与“商道”的稻盛和夫,他能够在这两段轨迹当中行走得游刃有余,得益于其人生哲学从中协调并推进发展。

学习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更要关注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要先经营好人生,才能去经营企业。走近稻盛和夫,体验别样的人生哲学。

书评(媒体评论)

工作就是养生,这不是理论逻辑,纯然是生命深处的震颤,是本性的流露。这样一种生命状态,也是稻盛哲学引发中国企业人共鸣共振最重要的部分,稻盛哲学,是稻盛和夫人生的体验报告。

——《中国经济周刊》

稻盛之所以成为大企业家并在经营理论和人生哲学方面有重大建树,都与他们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包括学习、思考、实践中国文化的经典息息相关。

——新浪网

读过许多企业家写的自传和知名作家写的企业家传记,企业家奋斗过程中的谦虚、坚韧与执着,曾经一次次打动过我们。可是,他们成功后除了不厌其烦地述说那些成功往事,很难再有更深入的主题。他们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不能自拔。稻盛和夫,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商业领袖。

——《创业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川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53679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2016218387
中图分类号 K833.135.3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