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胁迫之术--心理战与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1945-1960)/批判传播学译丛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知识的积累与演进是现代性进行自我确证的关键依据。与此紧密相关,知识分子对真理的真诚追求、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都早已成为现代学术事业的道德准则。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科学精神,这些专业伦理有着令人崇敬的品质,并对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多卓越贡献。然而,当人们片面强调现代知识的自主性和普遍性,以至于对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因素视而不见时,这些崇高的伦理却可能沦为矫饰霸权的意识形态,走向“学术自由”的反面。

《胁迫之术——心理战与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1945-1960)》给我们展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正如此书的副标题所指,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和传播学科的构建离不开冷战时期国家心理战工程的资助和引导。本书作者,美利坚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辛普森通过对大量档案材料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二战后几十年间,为了满足冷战的需要,美国军方、情报机构、政府部门、重要的基金会组织等如何推动传播学者们从事说服技巧、民意测量、刑讯审问、政治与军事动员、意识形态宣传等课题的研究。这些以宣传和胁迫为目的的研究项目不但在传播学“奠基人”的选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帮助确立了学科的核心问题与主导范式。

内容推荐

辛普森编著的《胁迫之术——心理战与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1945-1960)》基于公开文献与美国解密档案,从知识考古的角度,梳理了1945年至1960年问美国大众传播学在“冷战”背景下兴起的过程。

“二战”后,为了满足冷战的需要,美国政府部门、军方、情报机构和重要的基金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推动传播学者们从事说服技巧、民意测量、刑讯审问、政治与军事动员、意识形态宣传等课题的研究。这些以宣传和胁迫为目的的研究项目不但在传播学“奠基人”的选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帮助确立了学科的核心问题与主导范式。

目录

中译本序言(王维佳)

第一章 定义心理战

第二章 世界大战与早期的现代传播研究

第三章 “社会科学者们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章 学界的倡导

第五章 政府的前哨

第六章 “同生死共患难的伙伴”

第七章 主导研究范式的国际化和强化

第八章 心理战的遗产

附录:斯图亚特·多德“里维尔相关论文”系列清单

研究文献概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胁迫之术--心理战与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1945-1960)/批判传播学译丛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辛普森
译者 王维佳//刘扬//李杰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60017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2017-03-01
印刷时间 201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2016308025
中图分类号 G206.3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tuzi 09-2015-151hao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