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女的红围巾(朗读版)/少女红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雨儿高中没毕业,就被父母送到德国读预科,她先是住在父亲的学生于阡家,后搬出去和两个中国男孩租房合住,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可住的德国女孩……

《少女的红围巾(朗读版)》作者程玮善于把握人物心理,描写细腻准确,对于少年读者了解同龄人,了解自身,都具有启迪意义。

内容推荐

程玮创作的《少女的红围巾(朗读版)》讲述了雨儿高中没毕业,就被父母送到德国读预科,她先是住在父亲的学生于阡家,后搬出去和两个中国男孩租房合住,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可住的德国女孩。于是,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床前明月光

第二章 梦中的橄榄树

第三章 寻找同行的人

第四章 破碎的梦

第五章 在夜色的翅膀下

第六章 今夜无眠

第七章 身边的风景

第八章 又是床前明月光

尾声飘扬的红围巾

蓦然回首

——写在《少女的红围巾》后面

试读章节

车子里浮动着一种淡淡的香水气,没有放音乐,因此显得更加安静。于阡静静地开着车,迎面闪过的车灯把她的眼睛照得骤然发亮,又骤然黯淡无光,看上去有点神秘莫测。马路上车来车往,却听不到一点杂乱的声音,感觉上像是一部无声电影。

这样的静默让雨儿很犯困,还没几分钟,她就忍不住打了个很响的哈欠。

于阡侧脸看了她一眼,微微笑着谴责地说:“一个女孩子别这么打哈欠,知道吗,不雅!”

一开口居然就说教,好像雨儿很欠家教的样子。雨儿有点郁闷,她在飞机上根本没睡好。她坐的是过道,里座的一个胖女人一会儿就要出去一趟,真把雨儿弄得烦死了。十多个小时没睡觉,她随便打个哈欠还嫌响。

上个世纪的留学生第一次走出国门,踏上陌生国度的欣喜和惊诧,雨儿现在一丁点儿都体会不到。在恶补德语的时候,德国老师给他们放过很多德国的视频,也给他们看过德国风光的画册。雨儿心里觉得跟这片土地已经是老熟人了,看到什么都见怪不怪。

雨儿一直向往离开父母,出去经历一番。如果能让她自己选择的话,她会去法国,或者是英国。去法国是因为她爱读“小王子》,去英国是因为她爱读“哈利·波特))。只是因为于阡阿姨,爸爸妈妈把她送到了德国。德国,听起来有点一本正经的感觉。当然德国有哥德还有贝多芬,但那些死了几百年的人物对雨儿一点亲近感也没有。总之,在到德国这件事情上,她从头到脚是个被动挨打的角色。

雨儿东想西想的,不知怎么就睡了,直到于阡把她推醒。

“到了!”于阡简单地说。

雨儿这才发现,车子停在一座被绿树包围起来的白楼前面。这座楼不高,但看上去非常古典,黑暗中的花园树影憧憧,幽深空旷。大门旁的两根柱子是两个女性雕塑,她们半裸着丰满健壮的胸部,姿态优雅地挺立着。灯光透过绿树婆娑斑驳地射过来,有一种温柔宁静和很贵族的感觉。

这是一栋公寓楼,于阡住在楼的最顶层。雨儿记得在一本介绍德国的书里看到,这叫penthouse,高高在上,是单身贵族喜欢住的地方。

门厅和楼梯是白色的大理石,白得有点不可一世。想象得出,一百多年以前,那些贵族女人在这里长裙曳地、飘然而行的情景。雨儿倒也是看过几本欧洲经典的,看到这样的环境心里竟然有几分欢喜。

她们来回搬了两趟,才把雨儿的大小行李搬进窄小的雕花木头的电梯。装行李的时候,老妈把春夏秋冬的衣服一起打包装进箱子里,大有要把雨儿当水彻底泼出去的意思。  。

好像对电梯的窄小很抱歉,于阡解释说: “在德国,一百多年的房子都是这样的小电梯。”

“一百多年?”雨儿吃了一惊, “在中国就是文物了,要买门票才能进来了。”说完自己先笑起来。

于阡也笑了。她把电梯门关上,按了顶楼,电梯咯噔了一下,就开始缓缓地向上升去。

于阡和雨儿面对面靠得很近。她们的个头差不多,因此互相平视着。两个人都没说什么,也没有避开眼睛,好像彼此都想往对方的心里看,可是彼此都看不进去。雨儿先把目光挪开了,在优雅的美女面前她有些自卑,她突然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合适,发型也不妥当,总之,哪里哪里都有点问题,就像丑小鸭站在天鹅旁边一样。

电梯缓慢地向上升着,发出单调而有节奏的机械声。雨儿第一次坐这么古典的电梯,心里竟然有点紧张。

于阡突然说:“雨儿,你长得不像你爸爸。”

雨儿笑一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知道于阡是老爸的学生,她也知道于阡是冲着老爸的面子才为她做这一切的。她这样的比较让雨儿有了一种亲密感,毕竟她们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

这时候电梯突然咯噔一声停了下来,把雨儿惊了一下。在电梯门打开的时候,雨儿缓过气来,这才回答说:“对不起,这不是我的错。”

于阡也笑了,眼睛亮晶晶的:“这也不是错。”P5-7

后记

十多年以前,当我正式离开中国,去到德国生活的时候,我心里已经跟写作进行了告别。我开始写作很旱,也获得了各种能够获得的奖项。我觉得我已经把自己写空,我没有新的感受可以写出来。我不是一个刻苦的人,只是凭着性情和兴趣写东西。我很怕再写下去会重复自己。这个世界上已经充斥了很多很多的书,少我一本书,对这个世界毫无影响。

于是我开始了新的人生。为德国电视台拍摄传播中国文化的纪录片,我走过了沙漠、草原、戈壁和高原。毫不夸张地说,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我切身经历了中国这些年每一刻的细微变化。事实上,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离开过中国。而当我在巴黎、伦敦、东京和罗马这样的地方行走时,我也没有很多异乡人的孤独和隔膜。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张开了臂膀,把我拥抱入怀。我生活得充实、精彩,也很快乐。

偶尔,在机场来去匆匆的路上,看到朋友们写的新书,我会买下来,在候机时、在旅途中仔细阅读。我钦佩他们在文学道路上自始至终的坚韧不拔,感慨自己原来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分子,现在却做了逃兵。心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惭愧。我觉得写和不写,都是一种负责的生活态度。在我到德国后结识的朋友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很少有人知道我曾经是个作家,曾经写过很多书。他们只知道我是一个把德国人民交纳的电视频道经费大把大把砸到中国的人。

时隔十多年又重新开始写东西,我要感谢三个人。

周益民,一个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这些年来,他收集了所有我发表过的文字和所有对我文字的评论文章。他在他情景教育的语文课上反复用我的作品作范文。他在“亲近母语”的论坛上一篇篇地贴我的作品。他反复提醒我,在我的祖国还有人喜欢我的作品,还没有忘记我。他第一次在南京跟我见面的时候,他送了我一束花。那是我生平见过的最关的鲜花之一。

章文焙,我大学时代的同学。她是一个温和宽容的学姐。她也是唯一一个坚定不移地把新书和催稿信一直寄到德国的编辑。我是一个不喜欢也不善于保存旧东西的人,但她十多年以前给我的信,我至今还保存着。在她读完我刚写的“少女的红围巾))以后,她告诉我,她已经把它邮给了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她想让她的女儿读我这本书,她觉得,我的书对孩子尤其是对女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她甚至把这本书比喻为女孩子必读的“圣经”。我想,这里面可能有她作为学姐对我作品的偏爱。但是,一个母亲把我的书推荐给她的女儿,其实已经给我颁了一个大奖。

我的先生LBernd,我特意用英文写这个名字,是希望能给他看懂。在我刚到德国时,他就在海边别墅的花园里专门给我修了一间小房子让我写东西。而我很无耻地让它成了蜘蛛和老鼠作祟的地方。我知道他一直对我突然不写东西耿耿于怀,甚至有一种内疚,以为是他和我的相识让我放弃了写作。他是这些年来那个唯一经常大声提醒我曾经是个作家的人。当我在电脑上敲出这本书的第一个字时,他的欢喜和欣慰实在是难以形容。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想把我打造成一个东西方结合的淑女。但我明白,其实他最喜欢的还是我做我自己。

最重要的是,蓦然回首,我有了这十多年新的生活经历,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感受,我希望能与人分享。

而你,我的读者,就是能跟我共同分享的那个人。

2008年1月完稿于德国波罗的海岸

2015年9月修订

书评(媒体评论)

在《少女的红发卡》这部成长小说中,程玮的高明之处在于,她的叙事并不着眼于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在于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细密地织进具有严密生活逻辑的日常事件中去,从而营造出浓郁的文学氛围。对于表现人物的成长,这种写法是非常有力量的。

——朱自强(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

《少女的红衬衣》是一部写得很机智的作品。它用两个外表完全相同的女孩行为上的不同,揭示了不同文化、不同教育造成的差异,并对形成这种差异的文化进行反思。

——吴其南(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少女的红围巾》对于当代中国青少年认识生活、认识自我、放眼世界,都具有相当的启迪作用。同时,对于青少年初次走上社会的一些必要的人情世故、社交礼仪等相关知识,作者也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流畅地介绍出来,这无疑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相信这一条美丽优雅的“红围巾”,会给年轻的读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汤锐(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我女儿是程玮迷。她说在程玮的文字里,仿佛瞥见自己的影子。她还说,程玮教会她太多东西,让她一下子觉得开阔许多。其实,我几乎和女儿同时迷上程玮的文字。她的文字里渗入了细腻的生命体验,又隐约可见人性关怀的哲思。无疑,我们迷上了她构筑的“美丽新世界”。不同辈分、不同文化的读者,都能为她的文字如此倾倒,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朱永通(华东师大出版社编辑、独立教育研究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女的红围巾(朗读版)/少女红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57967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520148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99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20:13